第三节 新苏美尔帝国(1 / 1)

在阿卡德帝国的晚期,帝国分崩离析之际,苏美尔城邦便开始纷纷独立。古提人统治最严酷,因此在古提人统治时期,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北部的阿卡德地区,而南部诸城市虽然也遭到了破坏,但实际上还保持着自治的地位。

一、古地亚与拉伽什的复兴

相比之下,在众多的城市之中,南部的拉伽什遭受的破坏较轻。拉伽什城在苏美尔城邦争霸时期曾经遭到乌玛的卢伽尔扎吉西的严重毁坏,幸运的是在阿卡德帝国的繁荣时期得到了修复和重建。拉伽什作为旧时重要的港口城市,其地位仍在,加之其在航海贸易方面最强大的竞争对手阿卡德已经毁灭,所以它有机会和能力重现其昔日的辉煌。

阿卡德帝国崩溃以后,古提人的统治并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使得拉伽什的恩西们能够把自己的权威扩展到他们自己的城邦之外,形成一个新王朝。虽然在《苏美尔王表》中并没有提到拉伽什的这些恩西们,但从他们自己留下来的铭文等历史文献的详细记载中,历史学家都相信拉伽什复兴王朝的存在。拉伽什重新崛起并恢复成为独立城邦的第一个关键人物是乌尔巴瓦(Ur-Bawa),他慢慢地使拉伽什经济复苏,积聚了财富,然后修建了10座神庙,开创了新的王朝。在拉伽什城邦复兴的同时,其他苏美尔城市也在积蓄力量,逐渐地摆脱古提人的统治,恢复了独立城邦的地位,如乌玛、舒路帕克和乌鲁克等。

图4.15 拉伽什王古地亚石雕像

拉伽什复兴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是其第四位恩西古地亚[46](Gudea,约公元前2141—前2122年在位),他是乌尔巴瓦的女婿。古地亚统治的年代相当于古提人末代诸王统治的年代,在古提人统治的末期,拉伽什城邦致力于独立和复兴的努力,终于在古地亚时代得以实现。

图4.16 古地亚献给女神格什提娜娜的雕像。名为“喷涌的罐子”。约公元前2120年。出自特罗(古代吉尔苏)

限于当时拉伽什城邦所处的内外环境,古地亚并没有像早王朝时期的苏美尔城邦以及阿卡德帝国时期的君王们通常所做的那样,倾心于对外征战和开疆拓土,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和文化方面。在保存下来的古地亚统治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只有一处提到了他的一次征战,即一次在安珊的军事行动。所以,拉伽什城邦可以在和平中享受复兴。尽管没有从事大规模的军事征战,古地亚的统治势力也不仅仅局限于拉伽什城邦,他还宣称对尼普尔和乌鲁克拥有统治权。

在经济建设方面,古地亚致力于开展对外贸易。从文献中可以得知,古地亚之所以在对外贸易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他的另一重要活动即修建神庙和开展宗教活动密切相关。据文献记载,“当他(古地亚)正在修建宁吉尔苏神庙之时,宁吉尔苏,他所宠爱之神,为他打开了从上海到下海的(所有)的(商)路”[47]。在其统治时期,拉伽什城邦的对外贸易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文献记载了他在美索不达米亚以外伐山开矿的景象:

古地亚,宁吉尔苏伟大的恩—祭司,开辟了通往雪松山之路,这条路以前未曾有人进入过;他用大斧头砍下雪松树,他用斧子把它们制作成“拉伽什的右臂”(SAR.UR),为他的国王[48]制作抵御“暴风雨洪灾的武器”。像巨蛇一样,排排雪松顺着(河)水从雪松山漂流而下,排排松树从雪松山顺流而下。

在以前未曾有人进入过的采矿场,古地亚,宁吉尔苏伟大的恩—祭司,他开辟了通道,使石头得以大块大块地运送出去。船载着哈路那(haluna)石头、纳鲁(nalu)石头,它们运送给古地亚,宁吉尔苏的恩—祭司。

在基马什(Kimash)[49]铜山——(在)对土地进行(铜矿)勘探(之后),铜便得到了大批量的开采;金也从矿山中运送出来……他们在其山上为古地亚开发银矿,他们为古地亚从梅路哈(Meluhha)[50]运送回来大量的红石。[51]

图4.17 拉伽什王古地亚献给女神宁吉尔苏的雕像。约公元前2120年

古地亚统治时期的对外贸易范围已经比较广泛,除了马干、底尔蒙(Dilmun,今巴林)、哈胡(Hahu)[52]和黎巴嫩外,还远达印度河流域。进口贸易的物品包括石材、木材、宝石、铜、金银等贵金属以及沥青与石膏等。

古地亚的另一项重大活动,就是大力修建和修缮神庙。在其统治时期,他在拉伽什城邦至少修建和修缮了15座神庙,但这15座神庙的奢华程度没有一座及得上吉尔苏城的保护神宁吉尔苏的神庙。在两块大的黏土圆筒印章和古地亚自己雕像的铭文中,详细地记载了他是为什么以及怎样修建神庙的,其中包括复杂的奠基仪式。在典型的苏美尔人思维中,修建神庙的决定不是出于统治者的意志,而是为了完成神的心愿。神的心愿通常以托梦的方式传达给统治者。古地亚就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证据。他做了这样一个梦:

在梦的中心,这里有一个男人:他身高与天齐,体重与地比……在其右侧和左侧蹲伏着狮子……他告诉我为他修建一座神庙,但我并不能明白他的心……

这里有一位女人。她是谁?她不是谁?……她手中正握着一支燃烧着的金属笔,还握着一块天庭中书写完好的泥板;她正陷入沉思中……[53]

古地亚并不能完全理解自己所做的梦的意义,便向神灵询问。为此,他还特意乘船来到了南舍(Nanshe)女神的神庙解梦,因为南舍女神享有“解梦者”的美名。南舍给他讲解道,那个男人是宁吉尔苏,女人则是科学和智慧女神尼萨芭,她建议古地亚向宁吉尔苏奉献一辆战车,战车“以光芒四射的金属和天青石装饰”。

为把神庙建好,充分满足神的心愿,古地亚通过贸易手段从各地网罗建筑和装饰材料。不仅如此,他还不满足于拉伽什城邦的建筑和工艺水平,从世界各地招来能工巧匠:

从埃兰来了埃兰人,从苏撒来了苏撒人。从马干和梅路哈的山里,他收集了木材……为了建造宁吉尔苏神庙,古地亚把所有这一切汇集到了他的城市吉尔苏。[54]

神庙竣工之后,举国之下,无人不怀尊敬之心;陌生之人,无人不生畏惧之意。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尤其是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是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礼仪密切相关的。古地亚在修建神庙与丰富宗教活动和仪式的同时,也鼓励艺术和文学创作活动的开展。这一时期所流传下来的雕刻和雕像艺术作品,不仅成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而且成为世界雕刻艺术的杰作。在这些作品中,一代君王古地亚的雕像最具代表性,它们或站或蹲,表情或庄重或平和,如今坐落在博物馆中,让人产生怀古之幽情。

古地亚所带来的复兴,是拉伽什作为独立的城邦最后的辉煌。他死之后,其儿孙们继承了他恩西的职位,但未能续写他的辉煌。在其儿孙统治时代的后期,拉伽什实际上已经处于其他独立城邦的霸权之下,沦为其他独立城邦的附庸。

二、乌鲁克第五王朝

由于古提人统治时期遵循着烧、杀、掠、抢的政策,极具破坏性,因此苏美尔和阿卡德的城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反抗。我们也可以肯定,在反抗古提人的长期斗争中,苏美尔和阿卡德的城市不断取得成果。在古提人统治的后期,一些苏美尔和阿卡德城市开始逐步取得独立地位。上述的拉伽什城邦就是最早的一例。

最后给古提人的统治以致命一击的是乌鲁克的恩西乌图赫加尔(Utuhegal)。大约在公元前2120年,乌图赫加尔集合了一支军队,揭竿而起,目标直指被称为“山里的带刺毒蛇”的古提人统治者,苏美尔的许多城市的恩西跟随他起义。古提人,作为长期受到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痛恨的外来入侵者,最终战败。其末代统治者提里千(Tiriqan)企图逃跑,但终被抓获,被交到苏美尔人领袖乌图赫加尔手里。对此,有文献这样记载:

乌图赫加尔坐在那里;提里千跪倒在他的脚下。乌图赫加尔把一只脚放在他的脖子上,他把苏美尔的霸权重新揽回到了他(自己)手中。

由于自吉尔伽美什时代以后,乌鲁克先后为苏美尔贡献了四个王朝,所以历史学家们习惯上把乌图赫加尔所创立的王朝称为“乌鲁克第五王朝”。乌鲁克第五王朝是个非常短命的王朝,乌图赫加尔仅仅统治了7年,就被他自己的一位官员——据说还是他的亲属甚至兄弟[55]——乌尔的总督乌尔纳木[56](Ur-Nammu,约公元前2112—前2095年在位)驱逐。

乌图赫加尔死后,“其尸体被河水冲走”。乌尔纳木攫取了“乌尔之王,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的称号。他所创立的王朝,史称“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2—前2004年)。

三、乌尔第三王朝——苏美尔文明最后的辉煌

乌尔纳木所创立的乌尔第三王朝,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不仅是因为乌尔纳木及其继承者们恢复了阿卡德帝国的疆域,还因为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提供了长达100年之久的相对和平与繁荣发展时期,为苏美尔文化在各方面的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苏美尔复兴时期或新苏美尔帝国时期。

图4.18 乌尔纳木的石雕残片。图的中间一栏表现的是位于左侧的乌尔纳木(上身残缺,只余下身腿脚)正走向端坐着的神;最下面一栏表现的则是乌尔纳木肩扛工具亲自参加修建神庙活动的场景,以彰显他对神的虔敬

在乌尔纳木统治的18年时间里,他除了把古提人的残部驱逐出美索不达米亚以及解决与西南埃兰的冲突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经济建设和保持政治稳定。为此,他不惜采取政治联姻的外交手段,娶了一位马里总督的女儿为妻,以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还修建和加固城墙,以防止外来的入侵者,毕竟古提人的“恐怖统治”给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心灵留下了太多的印记。

在经济建设方面,乌尔纳木采取诸多措施保证商路的畅通。这一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乌尔城的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保证商路的畅通成为关键。他花费很大的精力开凿运河,并筑堰或堤坝来调节水位。运河的作用一半是用于农田灌溉,一半是用于内河航运。乌尔纳木开凿的运河使得船队可以从波斯湾最远端的马干抵达乌尔,就像从前在阿卡德帝国时期商船可以从马干直接到达阿卡德城一样。

图4.19 乌尔纳木铜像。描绘了他头顶篮子修建神庙的情景。这样的塑像通常要埋在神庙的地基之中,目的是为了让神灵永远记住统治者修建神庙的善举

经济的发展为乌尔纳木从事宗教和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乌尔纳木像其他盛世时期的君王们一样,当然忘不了修建神庙这样的头等大事。在尼普尔城,他重修了国神恩利尔的庙宇伊库尔(Ekur),因为他只有通过控制尼普尔,才能获得“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的称号。拥有尼普尔之后的“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的称号,无疑意味着巴比伦尼亚的南北统一。他还在国内的许多城市修建了塔庙或阶梯塔庙,这些城市包括乌尔、乌鲁克、埃利都和尼普尔等,还有其他许多城市,现在这些塔庙遗址仍然是其重要的风景。在这些塔庙之中,无疑以乌尔城的工程最大,最为壮观。

乌尔城的塔庙也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好的塔庙,堪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塔庙的典型代表。它是由泥浆做成的土砖建造而成,在土砖的外表用沥青贴上一层烘烤后的黏土砖。乌尔城塔庙的基座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60.50米和43米,整个建筑至少有三层,现在只有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部分保存了下来,保存下来的部分高度为20米左右。其他城市的塔庙没有乌尔城塔庙保存得这么好,在塔庙构造的细节方面也与乌尔城塔庙略有不同,但它们在整体形状、方位、功能以及与主神庙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保持着基本的一致性。乌尔纳木所建造的塔庙为后世所借鉴,它们无疑成为《圣经》中的巴别塔、古埃及人的金字塔甚至古希腊神庙建筑创作的原型和灵感的源泉。

图4.20 舒尔吉青铜奠基雕像。公元前2100—前2000年。出自尼普尔的伊南娜神庙

乌尔纳木的另一项功绩就是在国内建立正义秩序,他“把土地从窃贼、抢劫者和反叛者手中解放出来”,其标志就是长期以来被誉为迄今保存下来的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的《乌尔纳木法典》。但最新的材料,即最新发现的该法典前言的遗失部分表明,这部法典实际上是其子和继任者舒尔吉(Shulgi)编撰和颁布施行的。[57]

虽然乌尔纳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戎马生涯中度过的,但他还是死在了战场上,他所未竟的事业由其长子舒尔吉继承。乌尔纳木在死后被追认为神,这是人民对其业绩的认可。舒尔吉也确实不辱使命,通过他的文治武功,把乌尔第三王朝带到了极盛,不仅使乌尔第三王朝具有了以前阿卡德帝国的规模和气质,更使得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民得享和平、安定与富庶。

根据历史文献和宗教文献记载,舒尔吉是个非凡之人。他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一个有着非凡成就的人,一个很讲道德原则的人。在青年时代,他就在书吏学校里学习,并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他对书写艺术和数学知识的掌握堪称完美。长大以后,他很快就成为优秀的战争指挥官,尤其是他熟知各式各样的武器的运用,是名副其实的武器专家,享受着胜利的喜悦。他还是狩猎能手,面对雄狮、野牛、野驴和野猪,他既不缺乏技术更不缺乏胆识。他拥有很强的运动天赋,跑得奇快,能追赶上羚羊,而从不知疲倦。一份未经确证的宗教文献甚至记载,他从尼普尔跑到乌尔,然后又从乌尔跑回尼普尔,全程320千米。他还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宗教乐师,能够演奏任何一种管弦乐器。他不仅指法精深,而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乐曲都有精到的理解。他不仅精于演奏,而且善于创作,既能作词又能作曲。他把自己创作的词曲作品捐赠给乌尔和尼普尔的书吏学校,希望通过学生的不断传抄而流芳百世。他还精通很多种外语,这在其宫廷之中无人能出其右。他还自称是热爱和平的人士,在他多年的征战生涯中,从未发生毁城行为,至少对巴比伦尼亚的城市是这样。他甚至与很多神灵有亲属关系,他宣称他的母亲是宁荪(Ninsun)女神,太阳神乌图[Utu,即阿卡德语的沙马什(Shamash)]是他的兄弟和伙伴。他是众王之中最伟大者。

图4.21 舒尔吉献给南舍女神的铜牛。其作修建神庙的奠基钉之用,并附有舒尔吉所题写的献词

对于这样一位非凡之人,人们理所当然地期望他能成就非凡的伟业。在舒尔吉统治的48年(公元前2094—前2047年)中,前19年主要修建神庙和从事宗教祭祀活动。在他统治的第20年,他开始把乌尔的人民武装成长矛兵,接下来的主要活动很自然地便是军事行动了。舒尔吉修建神庙和组织祭祀活动,可能主要是为了赢得神庙地产的支持,因为当时的巴比伦尼亚神庙还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势力。舒尔吉的统治业绩可以说是内外兼修,既有文治又不乏武功。

图4.22 女祭司舒库尔图姆献给舒尔吉的圆柱形石罐

在内政方面,舒尔吉进行了律法、行政、经济和宗教等各项改革,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最著名的改革应该是在律法方面,编撰和颁布了以前被我们记在他父亲乌尔纳木名下的著名法典。实际上,舒尔吉才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法典编撰家。从舒尔吉的法典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他的立法精神,即保护弱者,使强不凌弱。虽然这种立法精神可以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传统中找到本源,君王们往往在社会矛盾复杂且十分突出时,采取各种改革措施以缓和和消除既存的矛盾,如著名的乌鲁卡基那改革,但舒尔吉的不同在于,他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不仅着眼于缓和和消除矛盾,更关注于预防这种社会矛盾,使社会永远处于有序的状态。

在对外政策方面,舒尔吉采取征伐与和亲并用的策略,以扩大帝国的影响和维持帝国的统治。在他统治的第24年,舒尔吉开始了对库尔迪斯坦地区平原和山地的征战。居住在该地区的胡里人及其盟友卢路比人对乌尔第三王朝的两条主要商路——沿迪亚拉河通往埃兰中部和沿底格里斯河通往亚美尼亚和安纳托利亚的道路,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胡里人战争的结果是,公元前2051年,舒尔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并把库尔迪斯坦的这部分地区变成了苏美尔人的一个行省。对于长期给美索不达米亚造成威胁的埃兰人,舒尔吉则采取外交、和亲和军事并用的手段对待他们。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埃兰的两位统治者瓦拉赫舍(Warahshe)和阿万(Awan);在苏撒设立了总督府,任命了苏美尔人总督;为埃兰的最高神因舒什那克(Inshushinak)修建了神庙;为了表达他对埃兰人的亲善,他宣称自己如通晓苏美尔语一样通晓埃兰语;对于在安珊发生的叛乱,他则出兵一举平定之;他还征募埃兰士兵组成“海外军团”,来防御苏美尔的东南边境。在北部地区,舒尔吉的统治到达了亚述城,从此再往东北方向,舒尔吉在其统治的晚年还征伐了伊尔比尔(Erbil)。在西北部,虽然舒尔吉的直接统治并没有超越幼发拉底河中游的马里,但与这些保持独立地位的“行省”总督之间的友好关系,使得舒尔吉把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影响扩大到了地中海沿岸。效仿其阿卡德帝国的前辈纳拉姆辛,舒尔吉也自称“(世界)四方之王”。

在舒尔吉长达48年的统治中,乌尔第三王朝或新苏美尔帝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其疆域虽然比不上阿卡德帝国广大,但其统治比阿卡德帝国更为稳定,至少在巴比伦尼亚,没有发生过反叛舒尔吉的军事行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舒尔吉政通人和的开明政策,舒尔吉把所有旅行者能够在全帝国境内畅通无阻地平安旅行,当作自己的努力方向之一。

舒尔吉死后,其子阿马尔辛[58]继位。阿马尔辛的统治时间为9年(公元前2047—前2038年)。与他父亲一样,他的统治生涯也可以分为修建神庙和从事战争两大部分。舒尔吉和阿马尔辛父子的统治时期,是乌尔第三王朝最辉煌的时期。这时期新苏美尔帝国明显地分为三个层次:处于外围的独立的城邦、中间被征服的行省和苏美尔与阿卡德的核心地区。接替阿马尔辛继承王位的是他的弟弟舒辛[59]。在舒辛统治时期(公元前2038/2037—前2030/2029年),乌尔第三王朝的边境变得不太平了,好在他还能应付。在舒辛统治的第4年,他在马尔图[60]建立了军事堡垒。关于活跃在这一地区的阿摩利人,在舒尔吉和阿马尔辛时期的文献中就曾提到过他们的战俘,而此时形势逆转了,处于守势的变成了苏美尔人。公元前2028年,舒辛死后,其子伊比辛(Ibbi-Sin)[61]继位。在伊比辛统治时期,新苏美尔帝国开始分崩离析,东部的行省从埃什努那[62](在其统治的第2年)和苏撒(在其统治的第3年)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宣布脱离乌尔而独立。与此同时,阿摩利人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并在伊比辛统治的第5年进入了苏美尔的心脏地区。在与阿摩利人斗争的过程中,伊比辛王朝的内部出现了分裂的因素,在其统治的第12年(公元前2018年),他的一位将军伊什比伊拉(Ishbi-Erra)在伊新(Isin)自立为王,并在那里统治着尼普尔、基什和埃什努那等城市。而在此前几年,一位阿摩利人酋长纳波拉努姆(Nablanum)在距乌尔城仅25英里的拉尔萨城(Larsa)加冕为王。更为糟糕的是,埃兰人乘虚而入,轻车熟路地大举进犯苏美尔。在军事危机和饥荒的双重打击下,伊比辛做最后一搏,公元前2004年,乌尔城失守,埃兰人占领、洗劫和焚烧了这座伟大的苏美尔城市。伊比辛被掳至埃兰,并最终死在那里。乌尔第三王朝或新苏美尔帝国走完了自己的历程。

图4.23 阿马尔辛的铜像。国王头顶修建神庙用的篮子。约公元前20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