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罗马宗教(1 / 1)

一、罗马传统宗教

国之大事,惟祭与戎。古代中国如此,古代罗马也一样。普鲁塔克说:“在罗马,所做的一切都依赖于宗教。尽管罗马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他们不允许对预兆和古代礼仪有丝毫的蔑视。他们认为,对于公众的安全来说,行政官吏敬畏诸神比起打败敌人来更为重要。”[214]如果失去对诸神的敬畏,那么所有善良的信念、人类之间的兄弟情谊以及一切美德之基石的正义都将消失。[215]

罗马的传统宗教为多神教,自然崇拜明显。罗马人认为,任何一种物体、任何一种现象都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神;每一个人、每一个过程都有自己的保护神。罗马的农田、山岭、谷物等都有神;一个人从他降生之时起,不同时期就受不同的神的保护。瓦罗推算罗马有3万个神。彼特罗尼乌斯则认为,罗马的有些城市,神比人还要多。

罗马传统宗教尽管崇拜原始多神,但它很早就有了最高神的概念。罗马把朱庇特作为最伟大最好的神,因为在罗马人看来,他使罗马人安全、健康和富裕。罗马人取得巨大胜利,进行凯旋式都得向朱庇特献祭,以感谢朱庇特对罗马的帮助与支持。

罗马人相信,每一城市也与人一样,有自己的保护神。罗马人在围困一座城市并即将取得胜利时,他们都要用某种方式先请出这座城市的保护神。例如,迦太基城将破,罗马人就会用下述语言召唤迦太基城的保护神。

啊,保护迦太基人民及城市的男神或女神啊,保护这座城市和人民的最伟大的神,我祈祷并恳求您,请求您的恩赐,舍弃迦太基人民和城市吧,请放弃这些地方、庙宇、圣地和他们的城市,请您离开他们,并对其城市和人民投以畏惧、恐怖和健忘,抛弃他们,到罗马和我的人民这里来吧,愿我们的地方、庙宇、圣地和城市对您更合意、更愉快。愿您慈悲于我、罗马人及我的士兵,使我们了解领会您的意思。如您完成这些事,我发誓将为您建立庙宇并举行运动会以表敬意……[216]

诸神被请出后,罗马的独裁官和司令官又会把攻下的城市“奉献”给众神,所使用的言辞如下:

啊,冥王之父,维奥菲斯、曼奈斯(都是阴间的神灵)或适于称呼你们的其他名字,我要说,请你们使迦太基的那座城市和军队充满逃跑、畏惧和恐怖吧,对任何拿着武器反抗我们的军团和军队的人,愿你们阻止他们,剥夺他们的军队、城市、田野以及居住在这些城市、田野上的所有人员的阳光。至于我所要说的敌人的军队、城市和田野,你们可以按照敌人特别奉献时所订的条件,像奉献给你们的奉献物一样占有那些城市、田野、他们的人身和生命。我将他们奉上,以便让他们代替我、我的荣誉、我的官员,代替罗马人民、我们的军队和军团,从而使我和我的荣誉、我的最高权力、参与此项事业的我们的军队和军团,在你们的保佑下平安无恙。如果你们俯允所请并使我得知领悟,则无论发此誓者为何人或在何处,都将献祭三头羔羊以还愿。啊,地母,还有您,朱庇特,请你们作证。[217]

早期罗马有分工明晰的宗教组织。祭司是连接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大祭司团(Pontifices)一词,由拉丁文Pons(桥)和Facere(制造、修筑)二词组成。大祭司团的主要负责人是大祭司长(Pontifex Maximus)。他是全体罗马祭司的首领,同时也是国家的公职人员。大祭司团最初为3人,后来增至6人、9人,到苏拉当政时,增至15人,至恺撒当政时多达16人。他们的职责主要是解决神圣法与家族法之间有争议的问题,负责历法的修订,保存相关的史实与逸事。罗马的祭司团没有形成与国家政权相抗衡的力量,没有独立的经济实体。

除了大祭司团以外,罗马的宗教团体中还有:维斯塔祭司团和弗拉明祭司团。

维斯塔为罗马女灶神。维斯塔祭司团由维斯塔贞女组成。根据狄奥尼修斯记载:“侍奉维斯塔的贞女原为4人,据努马所定的原则,这些人全都由国王挑选,但后来由于她们执行的拜神仪式的加多,人数增加到了6人,并一直保持到我们这一时代。她们住在女神庙内,希望入内的人在白天并不受阻止,但夜间所有男子均不得入内停留。她们需守贞不嫁30年,致力于献祭牺牲和履行法律规定的其他仪式。最初10年她们的任务是学习业务,第二个10年是予以执行,余下10年是教育新来的贞女。30年期满后,渴望结婚的人在去掉头上的束带和祭司的其他符号后即可结婚……如行为不端则受严惩,由大祭司长依据律条审讯并处以刑罚。犯轻罪的维斯塔贞女要受鞭笞;如犯有亵渎罪则必须处以极其耻辱而悲痛的死刑。人们必须在她们还活着的时候将她们放入尸架,使用丧事的一切形式,亲友们也悲哀地为之送葬,直至科里纳门。她们被置于墙内准备好的一个地下牢房内,身着装裹,但没有墓碑或葬礼,也没有其他任何习惯性的隆重仪式。种种迹象表明,有许多女祭司没有纯洁地完成她们的神圣使命。有的甚至把圣火熄灭,这是罗马人所最恐惧的灾祸,无论从什么理由出发,罗马人都将此看作是预示毁灭全城的恶兆。因此,他们都得用多种祈求的仪式把火种重新送到庙中。”[218]

所谓弗拉明祭司团,是指侍奉某些神祇的祭司,共有15人,由大祭司长统辖。弗拉明祭司必须履行大量的典礼仪式,但也要遵守诸多的清规戒律。如规定:朱庇特的弗拉明祭司骑马是非法的;他在圣界之外看到“各等级练兵”,即结成战斗序列的军队也是非法的;因此朱庇特祭司极少作执政官,因为后者需被委以战争指挥权;另外,祭司也向来不能发誓;同样,他们戴戒指也是非法的,除非戒指上打了孔,而且没有宝石。按照传统,朱庇特祭司不能碰母山羊、生肉、常春藤以及豆类,甚至不能提及这些名称。

朱庇特祭司不得在葡萄架下走过。他睡觉的床脚上必须涂上一层薄薄的泥土,而且他必须连续三晚在这张**睡觉,其他任何人不得在他这张**睡觉。在他的床脚上应该有一只盛祭饼的盒子。朱庇特祭司剪下的指甲和头发必须埋在多产的果树下面。对于朱庇特祭司而言,每天都是神圣的日子。他不得不戴帽子而出现在露天下。

朱庇特祭司不得触摸由酵母发酵的面包。除非有所遮掩,他不能脱掉束腰内衣,以免**在露天下,亦即暴露在朱庇特眼前。朱庇特祭司如果失去了妻子,则要放弃自己的职位。祭司的婚姻不能解除,除非是因为一方的死亡。他绝对不能进入死者葬身之处,绝对不能触碰死人,但他参加葬礼却并不受限制。[219]

罗马的祭司不是垄断职位,也不是专职。祭司可由世俗人士担任。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就曾是“占卜”祭司团成员;西塞罗也做过祭司团成员;恺撒在13岁时也当过侍奉朱庇特的“弗拉明”成员,37岁时成为“大祭司长”,奥古斯都也长期兼任“大祭司长”。

罗马进入帝国以后,奥古斯都等都希望通过统一宗教信仰来达到整个帝国的统一。但收效甚微。罗马帝国虽然消灭了各民族的政治及社会的独特性,消灭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但罗马人始终没有找到适用于整个帝国的统一宗教。“古代一切宗教都是自发的部落宗教和后来的民族宗教,它们从各民族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中产生,并和它们一起生长。宗教的这些基础一旦遭到破坏,沿袭的社会形式、继承的政治结构和民族独立一旦遭到毁灭,那末与之相适应的宗教自然也就崩溃。本民族神可以容许异民族神和自己并立(这在古代是通常现象),但不能容许他们居于自己之上。东方的祭神仪式移植到罗马,只损害了罗马宗教,但不能阻止东方宗教的衰落。民族神一旦不能保卫本民族的独立和自主,就会自取灭亡。”[220]公元4世纪,在罗马君主们的冷落和禁止下,罗马传统宗教逐渐失去活力。新的世界性宗教,即基督教开始在罗马帝国悄然兴起,并于公元313年成为一支合法的力量迅速壮大。公元392年,基督教的一神教终于战胜了罗马帝国的多神教,变成了罗马的国教。罗马传统宗教在快速发展的基督教面前日趋没落。

二、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出现于公元1世纪,是一种信仰上帝和上帝之子“救世主”的宗教,最初产生于地中海东部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的犹太人团体之中,“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基督教……宣传将来会解脱奴役和贫困;基督教是在死后的彼岸生活中,在天国寻求这种解脱”。[221]“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222]后来,基督教逐渐发展至叙利亚、埃及等地。至公元4世纪,有众多罗马君主成为基督徒。基督教变成了罗马帝国重要的政治力量。基督教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说,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伯利恒,30岁时在约旦河受洗。此后,开始传教。最后因弟子犹大出卖,耶稣被罗马总督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3日复活。耶稣未必真有其人,但基督教的产生却是不争的事实。

很显然,“对于一种征服罗马世界帝国、统治文明人类的绝大多数达一千八百年之久的宗教,简单地说它是骗子手凑集而成的无稽之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223]。那么基督教兴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历史学家吉本把基督教的发展归结为5大原因。“Ⅰ.基督教徒的一成不变和——如果我们可以大胆这样说的话——毫不容人的狂热情绪,这种情绪虽确乎出自于犹太教,但已清除掉了那种非但不设法诱导,反而阻碍非犹太教徒接受摩西戒律的狭隘的不友好的精神。Ⅱ.关于来世生活的教义,这一教义更由于一些能使这一重要真理增加分量和影响的新情况的出现而得到了加强。Ⅲ.一般传说原始基督教教会具有的神奇力量。Ⅳ.基督教徒纯真、严谨的品德。V.基督教世界的内部团结和纪律——它在罗马帝国的中心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日益壮大的国家。”[224]

其实,基督教的发展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说,罗马的征服,直接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使各行省与意大利的社会关系日益接近。而罗马的传统宗教复杂烦琐,无法成为一统帝国精神的力量,无法满足帝国精神一统的需要。基督教正是在时代的需要下应运而生的。它既具有形成罗马社会精神共识的力量,又具备成为世界宗教的条件。因为“在以前的一切宗教中,仪式是一件主要的事情。只有参加祭祀和巡礼,在东方还须遵守十分烦琐的饮食和洁净方面的清规,才能证明自己的教籍。罗马和希腊在这方面是放任的,在东方则盛行着一套宗教戒律,这在不小程度上促使它终于崩溃。属于两种不同宗教的人(埃及人、波斯人、犹太人、迦勒底人)不能共同饮食,不能共同进行日常活动,几乎不能交谈。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隔绝状态,古代东方大部分衰落了。基督教没有造成隔绝的仪式,甚至没有古代世界的祭祀和巡礼。它这样否定一切民族宗教及其共有仪式,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民族,它本身就成了第一个可行的世界宗教”[225]。其次,基督教承认,世界的堕落,罪在于自己,在于大家,在于大家自己内心的堕落。基督教认为每个人在总的不幸中都有一份罪孽,并把它视作灵魂得救的前提。而这种灵魂得救的安排,使每个旧宗教团体的成员都易于理解。因为一切旧宗教都熟悉献祭赎罪这一概念。基督教通过宣扬“信徒因基督的牺牲而得救”,为大家渴求的、摆脱堕落世界获取内心得救、获取思想安慰,提供了人人容易接受的形式,它使信徒们感到,“一切时代的、一切人的罪恶,都可以通过一个中间人的一次伟大自愿牺牲而永远赎掉”[226]。而这正是其成为世界宗教的重要条件。正因为如此,所以吉本认为,“如果我们严格地考虑到基督教教义的纯洁、它的道德律条的纯正以及在这一福音开始被人们接受的初期阶段大多数基督教徒所度过的纯真而艰苦的生活,我们必会很自然地认为:如此充满善意的一种教义,即使是教外人也必会对它十分推崇;那些有教养的上流社会人士,尽管他们可能会嘲笑关于奇迹的种种说法,也不免会对这一新教派的善行表示尊重;而且那些地方官员对这样一批虽不热心于战争和政治,却能够处处奉公守法的教徒也不但不会加以迫害,还定会尽力予以保护”[227]。

基督教兴起之初,罗马政府对其的政策还是温和、不确定的。政策的成效和影响力也极其有限。即使到图拉真时期,罗马帝国对基督徒的政策也很不明朗。这我们可从小普林尼与图拉真元首的通信及图拉真元首的回信中看得很清楚。[228]

公元260年,加里恩努斯就任元首位,对基督教的政策有了一定的调整。他归还教会的部分财产,承认基督教主教的职位,准许他们公开传教。基督教因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有了新的教堂。据英国历史学家吉本估计,至公元3世纪末叶,基督徒已占罗马帝国总人口的1/12。[229]罗马、拜占庭、迦太基和亚历山大里亚等城市教会逐渐成了地中海地区的四大教会中心。基督教的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其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三、基督教的质变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上台,罗马进入晚期帝国时期。公元303年,戴克里先推行迫害基督教政策。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亚努斯双双退位,帝国再次陷入混乱,基督教也日益成为政治家们利用的工具。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乌斯在米兰会晤,联名发表了著名的《米兰敕令》(《宽容敕令》),以确保对神的尊重与敬畏。敕令规定,人人均有权遵循或选择基督教的惯例或崇拜形式,人人均有权将自己的心智献给自认为适合的崇拜对象;凡愿按基督教徒方式行事的信仰者应自由无条件地保留其信仰,不受任何干扰和干预;对于基督徒的种种限制性条款均应废除;凡已由政府或其他私人购得的基督徒集会场所,均应将其归还给基督徒,不得索取付款或任何补偿,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欺骗或作弊;对于教会所有的财产,应立即无误地归还给基督教徒,即还给他们的社团和协会。[230]《米兰敕令》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公元323年,君士坦丁在战胜李锡尼乌斯后,开始在帝国东部大力扶植基督教,基督教与帝国政权逐渐合流。

帝国君主对基督教的支持,促进了基督教势力的增强,也引起了教派内部对教义的激烈争论。为统一教派内部的思想,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召集各地基督教会的主教会议。与会的主教来自不同地区,不仅精神上很不相同,外貌形象上也差异很大。“这是一次决定结束各种矛盾的会议。开会那天参加者均已到齐。会议在王宫中最大的大厅里举行;大厅两侧设置了一排排座位,全体与会者谨慎地坐定,人人屏声静气,等待驾临。于是近臣执事一个、两个、三个相继进来。来者不像往常,并非他的侍臣或卫士,而是信奉基督的顾问和臣下。然后执事者示意君主驾到了,于是全体起立,本人步入大厅走到中央。……他身披紫红色长袍,上面镶满为此盛会特别装饰的珠宝,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至于他本人,显然敬畏上帝和虔信的美德使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231]

尼西亚会议取得了两大成果。第一大成果是制定并颁布了《尼西亚信条》,正式确认三位一体派为正统。信条的内容包括:我信独一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和有形无形万物的主。我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以前为父所生,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与父一体,万物都是借着他造的。为要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因着圣灵,并从童女马利亚成肉身,而为人。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于十字架上,受难,埋葬。照圣经第三天复活,并升天,坐在父的右边。将来必有荣耀再降临,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度永无穷尽。我信圣灵,赐生命的主,从父和子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他曾借众先知说话。我信独一神圣大公使徒的教会。我认使罪得赦的独一洗礼。我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生命。直至现在,信条所统一的内容,依然发挥着作用。罗马教会、东方教会等依然把它当作是公认的正统的标准。第二大成果是宣布阿里乌斯派为“异端”,并将其开除出教。阿里乌斯本人被流放到伊里利亚。与会的主教除了两位之外都在该信条上签了字。

尼西亚会议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大集结。有318位主教参加了会议。会上,主教们拥戴君主作为自己的元首。教会与帝国政权之间的联盟正式形成。会议结束后,君士坦丁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没有一位主教缺席君主的宴席”,恺撒利亚的犹西比乌斯满怀**地写道,“人们很容易想象这就是基督的王国,或者认为这是一场梦而非现实”。[232]基督教与帝国政权的结合大大地推动了基督教教会势力的发展。公元392年,罗马君主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正式确立基督教在罗马的国教地位。一种植根于新宗教的新文明日益成为罗马帝国的正统,在罗马社会的众多领域发挥作用,产生影响。罗马的古典文明消失了,替代它的是新兴的基督教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