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及同外界商业贸易联系的增加
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同周围世界联系的增加,埃及同其周围地区的商业贸易也发展起来。埃及是当时世界上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它的产品、技术吸引着周边各国;它也需要其他地区的产品、技术和资源。
但是,这种商业贸易仍然带有半掠夺的性质,而且主要是由国家进行的。私人性质的商业贸易的资料很少,但也不是没有。在第一中间期里,有一个努比亚的商人名叫森努,他到埃及来做生意,后死在了埃及,他葬于格别陵附近的埃勒-里泽卡特,墓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雕刻了他一家人,他正接受祭品。不过,这样的资料很少。
关于同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商业贸易联系,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中王国时期埃及已经对这一带有了很大影响。在耶路撒冷的西北部一个名叫盖泽尔(Gezer)的古代城市的废墟中发掘出了埃及的砂岩和花岗岩雕像,以及从埃及运来的各种象牙制品和其他制品(大约是第12王朝时期的)。而且,在这个城市的建筑中有埃及风格的建筑,可能还有埃及人的神庙,人们推测这大概是到这里来经商的埃及人的建筑。有一些有象形文字铭文的建筑物石块被保存了下来。
在腓尼基的毕不勒斯城市废墟中也发现了许多属于中王国时期的制品,有刻着阿美涅姆赫特三世名字的铭文及刻着阿美涅姆赫特四世名字的黑曜石器皿。在叙利亚古城也发现有刻着阿美涅姆赫特二世女儿的狮身人面像。在乌伽里特等地还发现有阿美涅姆赫特三世的狮身人面像的碎片,刻有城市长官、宰相、法官辛努塞尔特-昂赫名字的雕像群。
《辛努海的故事》讲到了埃及同叙利亚之间活跃的商业联系。故事说,辛努海在叙利亚的城市里可以听到有人讲埃及话,看到有埃及的商队。
贝尼哈桑墓中,画有37个亚细亚人,他们属于阿姆部落。他们在其部落领袖伊布舍的率领下来到埃及,可能是同埃及建立了商业联系。第12王朝时期的羚羊诺姆(Oryx nome)的诺马尔赫克赫努姆霍特普友好地接待了他们,并将这一情景刻在了自己的墓中。
考古发掘的资料还证明,这时埃及同巴比伦尼亚也建立起商业联系。1935年在陶德神庙的废墟里曾发现4个铜箱,里面装的尽是从亚细亚运来的产品,而且具有典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风格的印章和护身符。时间是阿美涅姆赫特二世时期。
埃及同克里特岛的联系至少在这时已经建立起来。人们在卡呼恩地方发现了来自克里特的典型的卡马瑞斯式陶器的碎片,在克里特也发现了属于这个时期的来自埃及的产品。埃及同克里特的联系也许在古王国的第4~6王朝时就已开始(在克里特发现有属于埃及第4~6王朝时的石瓶)。
关于埃及同努比亚和蓬特的商业贸易联系,在第11王朝时期,一个名叫赫努(Henu)的官吏在铭文中说,埃及曾装备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商业远征队来到蓬特:“我主……派我装备一艘船到蓬特去为他带回新鲜的木香。……陛下命令我从科普托斯上路,同我一起去的有羚羊诺姆的南方的一支军队……”“我同一支300人的军队一起前去。”[26]“下埃及王的司库和宫廷首长亨特-黑特-乌尔”的铭文里说,他平安地从蓬特回来,他和他的战士安然无恙,而他的船舶在萨乌靠了岸。[27]
《船舶遇难记》这个故事中,讲到埃及的水手在去“法老的矿区”(显然是指西奈)时,途中船遇大风,可能把他们的船吹向了相反的方向。后来船坏了,船上的150名水手除一人外全部遇难。这名幸存的水手遇到了奇迹,一条蛇救了他。后来来了一艘船将他带回了埃及,那条蛇送给他很多珍贵的礼品:香料、肉桂、檀香木、眼圈墨、丝植、乳香、象牙、狒狒、猿等。这个水手和蛇相遇的地方就是蓬特。
从阿美涅姆赫特一世时起,埃及就极力向南边的努比亚推进自己的边界,与其共治的辛努塞尔特一世将边界向南推进到第二瀑布。辛努塞尔特三世在第二瀑布附近的库麦赫和舍姆涅赫建立了要塞,阻止尼格罗人及他们的牲畜越过边界,但允许他们来经商。[28]
为了征伐、统治和开发努比亚,发展同努比亚的商业贸易往来,第12王朝的国王在这里开凿过不止一条运河。这些运河直到新王国时期还在使用,它在战时可用于运兵,平时则可用于商业贸易往来。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埃及同国外贸易往来的加强,一方面是中王国时期对外征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埃及国内奴隶制经济发展的结果和要求。
中王国时期埃及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国家的重新统一,克服了分裂时期的无政府状态,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修复、改善和扩充,对尼罗河的观察范围扩大了,在舍姆涅特地方附近的岩石上有这时关于尼罗河水位的记载。这里发现的阿美涅姆赫特三世在位第14年的铭文记载说,那时的水位比现在要高。阿美涅姆赫特四世在位第5年在离此不远的库麦赫留下的铭文中,也记录了尼罗河水的高度。[29]
对法雍湖周围地区的改造无疑是这一时期农业方面的最大成就。这项工程早在第一中间期的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统治时期就已开始,但只是在中王国时期,特别是在第12王朝时期才大规模地展开并完成。这项工程主要是修建一条从法雍湖到尼罗河的水渠,中间还修有一些水闸和堤坝,以调节尼罗河到法雍湖的水量。当尼罗河水泛滥时,水可流入法雍湖;而当枯水季节,湖水又流回尼罗河。这些水利设施还有一个作用,即疏干法雍湖周围的沼泽地带,使之变为肥田沃土。由于这里大片土地的开垦,人口便迅速增加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卡呼恩,或叫拉呼恩。
希罗多德关于莫伊利斯湖,即法雍湖的记述:
然而在它旁边的莫伊利斯湖却是更值得人们惊奇的。这个湖的周边长达三千六百斯塔迪昂或六十司科伊诺斯,这个长度相当于埃及全部海岸线的长度。它的长度是从北到南的;它最深的地方是五十欧尔巨阿。从湖的本身可以看出,这湖是人工挖掘的,人工造成的;因为几乎在它的正中有两座金字塔,它们修建得水上水下各有五十欧尔巨阿,在每一座金字塔的塔顶上,有一个坐在王座上的巨大石像。因此这些金字塔就是一百欧尔巨阿高;一百欧尔巨阿等于一斯塔迪昂即六普列特隆,一欧尔巨阿等于六尺或四佩巨斯,一尺等于四帕拉司铁,一佩巨斯等于六帕拉司铁。湖里的水不是天然的(因为这一带地方的水异常缺乏),而是通过一道河渠从尼罗河引过来的;有六个月水从河流入湖,六个月从湖倒流入河。在向外流的六个月中间,每天捕得的鱼可使王室的国库收入一塔兰特的白银,而在向内流的场合之下,每日的收入是二十米那。
(150)此外,当地的人还说,这个湖还通过一道地下的水流通到利比亚的叙尔提斯,它是沿着孟斐斯上方的山脉向西方的内地流的,在任何地方我都看不到从这个湖里挖出来的土,这一点使我颇费思索,于是我便去问那些住得离湖最近的人们,从湖中挖出来的东西都在什么地方。他们告诉我这些东西运到什么地方去而我立刻便相信了他们的话,因为我听到了在亚述的尼诺斯城所发生的一件类似的事情。尼诺斯的国王撒尔丹那帕洛司拥有巨大财富,他把这些财富收藏在地下的财库里。有一些贼想偷这个财库;于是他们计算通路并从他们所住的房子到皇宫挖了一条地道,而把挖出来的土在夜里抛到流经尼诺斯地方的底格里斯河,直到最后,他们达成了他们的愿望。我听说,挖掘埃及的湖的时候,情况也是这样,所不同的就是工程不是在夜里,而是在白天进行的。埃及人把挖出来的泥土带到尼罗河去,想来这样做是要河水把这些泥土冲走和散开。湖就是这样挖成的。[30]
农业的发展也反映在农具的改良方面:出现了新式的犁,这是新王国时期横木把手犁的前身。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在第12王朝时期,关于饥荒的记载明显地减少了。
手工业方面,铜器和青铜器的使用更加广泛,石器的制作和使用仍十分流行。纺织业方面,使用了卧式织布机。中王国时期出土了卧式织布机的模型,即在戴尔·埃勒-巴赫利的墓中,有一个织布作坊的模型,在贝尼哈桑墓中画有这种卧式织布机的样式。这时还新兴起了一个手工业部门——玻璃制造业。卢卡斯认为,埃及至少从第5王朝时起便已开始制造玻璃,那时及以后的一些玻璃珠子和护身符保存了下来。[31]由于商业贸易的发展,造船业也随之兴旺起来,西亚的黎巴嫩雪松成为埃及造船业重要的原材料。“中王国和上等木材供应国——腓尼基的联系密切起来,腓尼基的毕不勒斯城简直变成了埃及化的城市……”[32]
图6.5 织布作坊。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艺术手工业的发展,从很早的时候起,埃及的艺术手工业就发展了起来,在古王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如当时用黄金制作的贝壳形容器和用黄金制作的腰带。到中王国时期,艺术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用黄金制作的项链,以及从项链发展来的项链加胸饰等就是证明。
图6.6 黄金腰带。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特别是在第12王朝时期),使埃及国内的商业贸易发展起来。法雍湖附近新兴的城市卡呼恩是一个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城市,也可以说是中王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表现。这个城市遗址已被发掘,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个城市遗址的平面图,还发现有大量的商业文件,对研究这个时期的商品货币关系、城市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图6.7 腰带(左),项链(右)。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正是由于埃及国内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时的埃及同外界的联系才有可能扩大。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一个中小奴隶主阶层——强有力的涅杰斯,在这时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走上了政治舞台。
三、涅杰斯的兴起
涅杰斯,象形文字拉丁文注音为Nds。英文中有的学者译为穷人(如普利查德《古代近东文献》中的《对美利卡拉王的教训》就是这么译的),也有的学者译为市民(Citizen)(如布利斯特德的《古代埃及文献》第1卷中,在伊提的铭文和赫普泽菲的契约中都是这么译的,他解释涅杰斯的原意是“小人”的意思)。
涅杰斯,其原意可能是“小人”,非门第高贵的人,非贵族的人的意思,是与大人、贵族、官吏等相对而言的。
涅杰斯这类人的起源是什么?有的苏联学者认为,涅杰斯起源于古王国时期末期,“是埃及的普通人,贫困的被剥削的自由民”[33]。也有的学者认为,涅杰斯是从农村公社分化而来的。例如,阿甫基耶夫说:“有一件事实指出了农村公社中的分化,即正是在这个时候,形成了小私有者的阶层,他们在这个时代的铭文中被称为‘小人’(涅杰斯)。进一步的社会分化过程使涅杰斯又分成一方面的富裕所有主,和另一方面的只有极小一块土地的农民。”“这一中等居民阶层(涅杰斯)的发了财的代表者形成了相当强大的由祭司、小官吏和史官、商人,甚至可能农夫组成的集团。”[34]司徒卢威也持此观点。1941年出版的由他主编的《古代东方史文选》指出,在第一中间期,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分裂成一个个的诺姆的同时,水利灌溉设施系统也解体了,因而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受到很大破坏,许多低地在尼罗河泛滥时流进的水排不出去,于是沼泽化了,不能耕种了。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却在增长。于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一些比较殷实的农村公社成员,为了寻找出路,便到尼罗河自流灌溉不到的高地去开垦土地。这些土地成了他们世袭占有的土地,而不像低地那样属于农村公社。“在高地地区出现了相当广泛的中小土地占有者和奴隶主……”他们“由于自己的财产状况而从农村公社成员中游离了出来。在铭文中开始出现了强有力的涅杰斯(强有力的小人),从这个时候起,初次开始了农村公社相当大的削弱”。他认为,在强有力的涅杰斯中,不仅有中小奴隶主,而且还有殷实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后者像拥有高地的那样一些奴隶主。[35]
卢利耶在其《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涅木虎》一文中指出,生活在第12王朝初年的阿美涅姆赫特一世统治时期的一个名叫涅苏蒙图的官吏的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大人们(按:指贵族、官吏们)在他面前弯下了腰(按:即表示尊敬),而涅杰斯则拜倒在他的面前。”[36]这说明“小人”涅杰斯的地位要低于大人们(贵族),是与大人们有差别的,是与大人们对立的。《对美利卡拉王的教训》中的提法,也反映了涅杰斯是同贵族(人之子)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不要把人之子与穷人(涅杰斯)区别开来。”
图6.8 收藏谷物壁画。都灵埃及博物馆藏
涅杰斯作为居民中一个集团或阶层,在第一中间期里已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他们成了各诺姆和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底比斯的军队的主要来源,从而成为诺马尔赫和王权都十分倚重的力量。例如,喜乌特的诺马尔赫梯弗比说:“我不反对涅杰斯,因为他不是作为请求者而仇视我,并衷心地给我赠礼。”“我增强其地位,以便涅杰斯给我带来收入。”[37]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的阿赫托伊也教导他的继承人美利卡拉要调整贵族和涅杰斯的关系,以便得到涅杰斯的支持。
鲁宾斯泰因指出,在哈特努布铭文中,谈到有一种队伍是由普通的自由民,即涅杰斯组成和补充的,而退役的老兵又回家去过涅杰斯的生活,即过普通自由民的生活。而且哈特努布的铭文中还提到普通的涅杰斯和强有力的涅杰斯组成的队伍,其中强有力的涅杰斯组成的队伍享有特权,他们是新兴的富有的奴隶主阶层。[38]
到中王国时期,随着奴隶主经济的发展,涅杰斯中的一些人不仅占有了奴隶和土地,而且走上了政治舞台,成了王权的重要支柱,在王权同地方势力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11王朝孟图霍特普四世统治时期,一个名叫伊提的官吏在铭文中说:
这就是我,靠自己的手腕而奏效的善良的涅杰斯。这就是我,底比斯的伟大栋梁,在亨特提(上埃及)受到尊敬的那个人。
在困难的年代里,我养活了格伯陵:400人曾是我自己的……(而且),我没有引诱过别人的女儿,我没有侵占过别人的田地。
我计有十群山羊,(同时)还有(看管)每群羊的人。
我得到过(字面意义是作成过)两群公牛和一群驴。我得到过小牲畜(群)。
我制作了一艘(长为)50(肘)的船,而另一艘(长为)30肘。
在格伯陵得到了供养之后,我把上埃及大麦给予了艾尔蒙特和赫法特。
底比斯航行到〔北方和〕南方〔运粮食〕,〔而〕我无论如何也不允许格伯陵航行到南北方别的诺姆去〔运粮食〕。
当他是个大人物的时候,我伴随着我的统治者;当他是个小人物的时候,我也伴随过我的统治者,〔并且〕没有由此发生过任何不好的事。
我建造了装满一切好东西的房屋及田地……[39]
伊提作为底比斯的财政大臣,在这个铭文里不仅讲了自己的财富,也讲了他对国王的忠心和自己的政绩。
第12王朝国王辛努塞尔特一世统治时期,喜乌特诺姆贵族赫普泽菲留下的10个契约中,讲到涅杰斯占有土地,并有农民替其耕种,向他们交租的事。[40]布利斯特德认为,中王国时期埃及存在着4个阶级,即贵族或诺马尔赫、官吏、市民(涅杰斯)和农民(属于此田地的人)。他认为,市民和贵族一样,都是从自己田地的收获中拿出一部分交给神庙。农民被称为他的(涅杰斯的),可能是他们的农奴(serf)或奴隶(slave)。他们为涅杰斯耕种田地,将收获物交给神庙。[41]
在《聂菲尔列胡预言》中的智者聂菲尔列胡成了著名的祭司,拥有很高的地位:“陛下我主,巴斯特神有个大祭司名叫聂非尔列胡。他是一个勇敢的平民,一个巧妙的书写人;他地位很高,他的财产比他的任何同侪都多。”“聂非尔列胡,这个东方的智者”。[42]
一个铭文中也说:“这是个手腕很强的涅杰斯,手很巧的官吏,他是可敬的。他比他的同类人有更多的财富。他是个发号施令的人”。[43]
这些事实说明,从第一中间期到中王国时期,涅杰斯这个阶层中确实有些人富有了,甚至参与了政治,担任了重要的官职,占有了土地和奴隶。1963年版的《古代东方史文选》的题注中把军官虎舍贝克也说成是涅杰斯,可能他原来是出身下层。苏联1943年版的《古代东方史》认为,《杜阿乌夫之子赫琪给其子柏比的教训》中的赫琪也是涅杰斯,他希望送自己的儿子去学校学习,学会书写,成为书吏,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但是,随着奴隶主经济的发展,涅杰斯这个阶层本身也在分化。早在第一中间期里,就出现了强有力的涅杰斯,即富有的那一部分,从而政治实力增强了;另一部分人则不那么富裕,甚至贫穷下来。在中王国时期形成了贫穷的涅杰斯,他们不得不亲自耕种土地,有的甚至丧失了生产资料,因而靠施舍过活。[44]
鲁宾斯泰因说:“涅杰斯——小人,不总是能捍卫自己的权利,他可能失去自己的财产。绝非偶然的是,赫尔摩波里的诺马尔尔赫之一指出,在他当政的时期内,任何普通人(涅杰斯)都不曾从自己的份地上被赶走。”[45]
在中王国时期,涅杰斯阶层,特别是强有力的涅杰斯,可能是王权的主要阶级支柱。在王权同以诺马尔赫为代表的地方贵族势力的斗争中,涅杰斯显然是站在王权一边的,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利益决定的。
在第二中间期里,涅杰斯则成了贫民奴隶大起义打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