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内容(1 / 1)

一、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

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建共享、政府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

电子政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1]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简单地分为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和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等类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向纵深发展,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应用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府网站建设得到普遍重视,电子政务应用成效显著。在面向公民的电子政务服务方面,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网站”为目标,在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互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

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培训

通过建立全国性的文化服务平台,促进所有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使全社会共享文化服务的内容。通过政府网站提供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策文件等公共电子数据资源,使公民方便、容易、费用低廉地接入政府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帮助公民进一步提高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特别是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公民信息技术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就业服务

电子政务网络向公民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开设网上人力市场,提供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同时在人力资源部门所在地或其他公共场所建立网站入口,为没有计算机的公民提供登录电子政务平台寻找工作职位的机会,以及为求职者提供网上就业培训等。

(三)电子医疗

通过政府网站提供医疗保险政策信息、医药信息,执业医生信息,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向公民提供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和当地公共医疗账户的网络查询。通过电子政务网络查询国家批准药品的成分、功效、试验数据、使用方法及其他详细数据,通过网络查询当地医院的级别和执业医生的资格情况等。

(四)社会服务

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帮助公民办理电子结婚证、离婚证、出生证、死亡证明等各类电子证书。同时使公民及时全面了解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户,及时在政府网站上公布最低收入家庭补助,直接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理赔手续。

(五)交通管理

通过建立电子交通网站,提供对交通工具和司机的管理与服务。建立覆盖交通道路的视频监控平台,及时通报交通状况,纠正交通违规,加强交通安全。

(六)金融服务

通过建设政府金融服务网络平台,帮助公民通过电子报税系统申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个人税务。提供网络支付、网络结算等金融服务。[3]

二、互联网的公共服务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在我国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网站总数为268万个,中国网页数量为1 227亿个,单个网站的平均网页数和单个网页的平均字节数均稳定增长,显示出互联网上的内容更为丰富。[4]除了政府网站、非营利机构网站外,许多企业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科研机构网站等,也开展了大量的公共文化服务。2011-2012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如表8-1所示。

表8-1 2011-2012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

续表

可以按照网站的性质,将公共文化服务分为以下几类。

(一)门户网站公共服务

门户网站通过提供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拓展并占领多个业务领域,成为网络世界的超级市场。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大量的门户网站,快捷全面地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满足了公民第一时间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保障了他们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从事娱乐活动的基本权益,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截至2010年12月,电子政务外网已经连接中央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纵向骨干已经覆盖全国72%的地市州、48%的区县。接入政务外网的中央政务部门和相关单位96个,省级政务部门1 729个,地市级政务部门5 391个,县级政务部门10 624个,各级政务部门接入合计17 840个;接入政务终端总数已达43万余台。[5]

(二)搜索网站公共服务

百度、谷歌、奇虎等通过技术手段帮助用户查找分散在整个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呈现和组织整个互联网全部或某类信息的重要入口。它们为公民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已经成为公民学习知识、掌握信息的重要引擎和工具。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为4.51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80.0%。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其使用率自2010年后保持在80%左右的水平,稳居互联网第二应用之位。[6]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领域和特定需求的垂直网站,将深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应用中,进一步丰富文化服务的内容。

(三)娱乐网站公共服务

信息化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产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是推动文化服务方式从单一的、实体的、面对面的服务,发展出了网络的、虚拟的、跨时空的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公共性的娱乐网站以其面向大众化的特点,促成了海量作品的涌现,并借助网络平台传播快、受众广的优势,推动其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公民享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的最重要的形式。以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为代表的娱乐网站,生产了丰富的网络文化内容。2011年我国产生了近3 000部网络长篇小说[7],有网络音乐服务单位452家[8],为大量网民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音乐服务,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36亿,网络文学用户数为2.33亿,网络视频用户达到3.72亿。[9]广大网络用户通过电脑网络、手机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文化服务的内容,提升了全社会的文化生活品质。

三、“三网融合”的公共服务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彼此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在内的通信业务。三网融合主要是指三网在业务应用上的融合,并不是物理的合一。

三网融合将使文化艺术内容、广播影视内容、新闻出版内容,以及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融入统一的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普通百姓通过一张网络可以完成上网、看电视、打电话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

三网融合的实现,将进一步整合分散的文化资源,形成更加完整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链条,降低成本增加供给,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对于满足公民就近方便获得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一)综合化

三网融合将使信息服务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发展,将使传统条件下独立、分散地读书看报、广播电视、艺术鉴赏和公共活动,集中、同一方向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综合化。

(二)低成本

三网融合能够有效减少基础建设投入,简化网络管理,降低维护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运行成本,有利于将更多的政府投入用于内容生产和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

(三)专业化

三网融合将使网络性能得以提升,这将为开展专业的公共文化服务创造条件,对于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创造专用、专有的网络服务提供便利,对于面向特殊人群的服务更加有利。

(四)丰富性

三网融合将有线的电视节目与网络视频和流媒体内容结合,除了观赏海量网络视频,用户还能实现远程教育、在线娱乐等新功能,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服务类型,公共文化服务将依托图文电视、实时视频和网络游戏等,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五)均等化

三网融合对于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三网融合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农户一步到位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有效方式,是实现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是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有效平台。[10]

(六)跨行业

三网融合推动了跨行业、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促进了公共数字文化的集约化发展。在具体实践探索中,把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信息化项目的特点,采用“进村和入户相结合、广播和点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推进,有效整合文化、广播电视、党员教育、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农业等部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拓展了“三网融合”的发展路径,提高了数字资源利用效率,使数字文化成果为更多人民群众服务。[11]

延伸阅读8-3

辽宁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电模式”

从2008年10月开始,辽宁省利用覆盖全省98%以上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实施了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形成了文化共享工程“广电模式”的成果范例。其基本特点是坚持公益事业走公益渠道的原则,用已经覆盖全省98%以上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传输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采用“进村和入户相结合、广播和点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推进,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里用电视机和机顶盒就能收看和点播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丰富了“三网融合”的具体内容。“广电模式”网络拓扑图如下。

图8-1 “广电模式”网络拓扑图

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公共数字文化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平台、新阵地,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对于消除数字鸿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特点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除了在技术方面具有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资源广泛共享等特点外,更主要的是体现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律和特点。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特征,财政投入为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重点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优势得到发挥,进一步突出公益性,维护和保障了广大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具有需求主导、服务为先的特点,按照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的基本需求,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和标准规范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建设丰富适用的数字资源,加强公共数字文化的惠民服务,使更多群众得到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基本任务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等基本内容,以制度体系、网络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构建海量分级分布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将依托国家重点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逐步拓展范围,带动数字美术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建设,大力整合汇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有艺术院团、民间文艺社团等方面的数字化资源,不断丰富和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从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

[1] 徐晓林、杨锐,《电子政务》[M],31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中国信息年鉴编委会:《中国信息年鉴(2011)》[M],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 《什么是“电子政务”》,见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356328.htm,2003-06-30.

[4] 《第31次CNNIC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见http://www.chinaz.com/news/2013/0115/289621.shtml,2013-01-15.

[5]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年鉴(2011)》,44页,北京,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2011.

[6]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年鉴(2011)》,44页,北京,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2011.

[7] 《中华读书报》,见http://beijingww.qianlong.com/, 2012-02-10.

[8] 《网络文化建设,风景这边更好》,见http://theory.people.com.cn/GB/18194647.html,2012-06-15.

[9] 《中国文化报》,见http://theory.people.com.cn/GB/18194647.html,2012-06-15.

[10] 《农村三网融合更具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见http://www.sarft.net/a/21207.aspx,2010-08-31.

[11] 康尔平、王筱雯:《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支撑——辽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电模式”研究》[J],载《图书馆学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