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发展的特征
在国家战略中规划文化信息化发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现实途径和制度保障。
(一)基本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体制机制变革。要建设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深刻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1.本质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过程和人的信息化,就是将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业务、服务过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同时,所有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级服务人员在知识和行为中融入信息化进程,成为信息化的主导力量。
2.形态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的形态特征,是在公共服务的内容生产提供、管理和服务三个层面广泛开展计算机应用,实现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管理自动化,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全面现代化。
3.过程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的过程特征,即信息化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从计算机单机应用、综合应用、网络应用的逐步提升;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内部计算机组网、外部联网、行业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网的不断融合,是连续不断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
4.创新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的创新性特征,既包括技术创新,更依赖体制创新。保持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促进、有机融合,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流程的再造和重组,将从体制上为信息技术的深层应用创造条件。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环境,对于社会信息网络的不断进步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5.效益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的效益特征,主要体现为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社会效益。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从整体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能力、供给能力和管理水平,产生出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综合效益。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及其服务也将通过政府投资和采购,产生“溢出效益”,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二)战略地位
2001年文化部“十五”规划纲要确立了加快文化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开发文化信息资源,推进文化管理信息化进程三方面的任务,明确要求提高全国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建成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家资源中心和文化、教育、科技三个分中心以及七个地区中心,地市级以上图书馆80%联网,县级图书馆入网率达到30%以上。第一次将文化信息化建设成果与公共文化服务相融合,确立了以公共图书馆信息化为基础,建立现代信息网络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技术的总体思路。[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从国家层面,对文化信息化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2],使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全社会参与的重点项目,发展地位得到确立,发展条件得到保障。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中,要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以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为龙头,加快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与各地公共图书馆的联网步伐。加强市(地)、县图书馆镜像站建设,增强文化信息资源的传输、存储和供给能力,为基层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同时,以更加恢宏的视野,提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互联网建设,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3],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发展,提出更加高远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
上述政策历程表明,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从部门规划、持续推动,逐步上升到行业战略、社会参与,最后成为国家决策部署的创新工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一是坚持把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作为信息时代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关键,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二是围绕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的客观需求,把握信息化技术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规律,采用实用先进技术,建设文化信息资源,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网络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三是突出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化特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对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实现途径进行统筹规划,前瞻性地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发展的未来走向。文化信息化体系构成如图8-2所示。
图8-2 文化信息化体系构成示意图
(三)发展历程
1.数字图书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4],更是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经过21世纪前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数字图书馆在软硬件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数字资源保有量达480TB,形成了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服务范围覆盖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成为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性文化惠民工程。黑龙江省成为“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启动以来的第一个区域全覆盖的省份[5]。同时,还分别建设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中共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全军院校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数字图书馆六个国家级数字图书馆(系统)[6]。
作为文化信息资源收藏和服务的重镇,公共图书馆一直处于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应用的领先地位。图书馆发挥其知识组织、信息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优势,积极参与了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创新性地开发出数字图书馆相关装备、产品和技术,探索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依托国家迅速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建设不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信息资源保存、管理、传播、使用的传统方式和手段,同时,还创建了“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爆炸式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为采用信息技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探索出了成功道路并提供了实践范例。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进入21世纪,在互联网在中国得到快速广泛应用的同时,网上信息能力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中国政府为消除“数字鸿沟”,在全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国家文化信息化基础工程。从2002年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以来,就被中央政府作为重点文化工程,在历年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反复强调和部署。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干通信网络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实现优秀文化信息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文化部的直接领导下,建设了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以及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联网的共享网络系统,实现了海量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服务,构建了以互联网、卫星、移动存储、镜像、光盘、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为依托的服务框架。“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中央财政已下拨文化共享工程专项建设资金24.76亿元,各地累计投入27亿元。[7]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县级支中心达到2 418个,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5.28TB,累计服务人次超过8.9亿,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和“村村通”的目标[8]。
文化共享工程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内容的背景下,借鉴世界各国信息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创新性地兴办的一项由政府全额投资、进行公益性服务的重要文化基础工程,承担着惠及千家万户、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等历史使命。从政府部门参与的范围看,在主办单位文化部、财政部的组织协调下,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卫生部等部门也提供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丰富资源。
3.文献数字内容
文献信息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资源,是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独特优势资源。各级公共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基础,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国家工程的带动下,各级公共图书馆纷纷开展了馆藏文献数字化工作。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领域的数字资源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建设成效显著。“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9]
4.文物信息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就从“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上网”起步。进入21世纪,全国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文物信息化建设成为“十五”期间重点工作之一。10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2.37亿元用于文物数据采集和国家、省两级文物数据中心建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完成文物系统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数据采集与报送和二、三级馆藏珍贵文物的备案工作,共完成1 660 275件/套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拍摄照片3 869 025张,录入文本信息3.05亿字,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接收数据总量15.16TB。将通过网络服务于社会,实现全社会共享,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10]
5.广播影视数字化
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电影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数字技术在电影制片、存储、发行、放映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数字放映已经成为主流。全国农村已经建立240条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拥有数字放映设备4.2万套,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放映新格局。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已覆盖300多个城市,用户上千万。[11]同时,各级广播电视台、互联网企业开办了大量数字化视频网站,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数字广播影视内容需求。
6.新闻出版数字化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国家数字资源数据库工程等,进一步丰富了数字文化内容,数字出版新业态、新终端层出不穷。2010年全国数字出版产业总规模达到1 051.79亿元,包括手机出版、电子书、互联网期刊、数字报纸、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动漫、在线音乐等。以九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为骨干,构建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区域发展格局。[12]
(四)存在问题[13]
信息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影响深刻而广泛。但是总体看,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在内容、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存在的技术和方法缺陷,还没有建立信息技术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新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信息化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是在“跟进”和“追赶”条件下进行的,信息化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成熟,全领域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比较缺乏。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内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字化成果相互封闭、共享程度不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的信息服务能力极不平衡,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服务差距较大。
对照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撑技术环节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保障能力较弱
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相当一部分服务机构,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不平衡,各级公共文化馆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政策法规与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程度低。信息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设施、轻数据,重新建、轻整合与维护等问题,资金管理力度不够,使用效率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紧缺。制度化、规范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制度还没有建立,许多在岗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较低。
2.技术基础薄弱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是一个远离技术的行业,缺乏技术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设计,显得支离破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还没有建立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的支撑技术、信息存储和交换体系。信息化以及互联网公共服务的优势没有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得到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提高服务效率的深度和广度还亟待拓展。
3.服务能力不强
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对信息技术的依存度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信息化本领不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理解不够,通过信息化手段制定创新决策的实践活动较少,技术环境变化与社会信息化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决定性作用不够明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广泛宣传推销公共服务信息化产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扩散的综合能力不强。
4.规模效益欠佳
公益性文化单位与市场主体之间没有形成信息化技术融合的供给链条,缺乏对外交流和宣传,没有广泛和国内外的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没有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没有产生信息化支撑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倍增的规模效益。与各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相比,无论是项目的组织模式、资源整合和部门协作,或公众信息技能培养、项目的监督与评估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14],出现各类大小不一的信息孤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势单力薄,还没有产生规模服务效应[15]。
二、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一)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变革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是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服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建立的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是信息时代政府公共服务变革的重要内容。
1.内涵变革
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文化空间,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性,促使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发生变革。信息化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是一种用信息技术营造的网络世界和数字平台,与现实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它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从现实走向虚拟的历史性变革,预示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生存的虚拟生存这样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的确立,是对现实生存的虚拟性超越[16]。信息化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是一种崭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形式,它超越了传统按某一特定任务要求而组建的服务机构的方法,没有固定不变的组织系统,没有看得见的有形的机构,但却是一个文化服务的实体,能够发挥专业服务优势,顺应多变服务需求形势,简化管理、降低成本,能够有效地采用新的产品开发方式,大力采用柔性化的模块化设计方式,并吸收大众参加设计。
2.要素变革
在信息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里,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已经发生革命性变化。在生产工具方面,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通信设备成为新的智能化工具。在生产对象方面,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其采集、加工和传播等成为信息化生产的主要内容。同时,信息化服务空间中劳动者是以知识为基本技能、得到充分解放的信息生产者。信息化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功能上是以信息网络为前提,由服务为中心组成的多学科、多专业的服务网络,可以跨地域、跨行业进行服务和管理,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消弭数字鸿沟,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3.目的变革
信息技术推动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促使公共文化服务走向大众,由普通服务向保障权益变革。信息化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多元性和服务范围的广泛性,更要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从单一管理向追求社会公平转变,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加强公共文化责任,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程度。即使对于那些必须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和负责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强调群众至上,保障权益,加强服务,以服务效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程度为评价指标,追求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政府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办事效率的同时,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加强公共责任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的民主化,以适应数字经济和社会运行的根本转变。
4.手段变革
信息化发展推动管理变革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创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变革。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管理变革的要求。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建设和管理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变革创造了条件。在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电子化、文献信息加工自动化、服务方式网络化和检索手段的智能化的过程中,促进图书馆管理全面创新,整合和再造图书馆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为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奠定现代化的管理基础,成为历史的必然。[17]以此为契机,扩展到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关的管理业务与信息环境,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等方面,信息化建设都对公共文化服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信息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变革的实质,从宏观上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方式,将信息工具广泛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全过程,推动文化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具体服务机构看,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大大提高服务效率。从社会效果看,信息技术将公共文化服务由单一的物质服务变为数字服务,丰富了形式;由传统的手工服务变为现代自动服务,提升了层次;由被动式服务发展到参与式服务,增加了渠道。
5.服务变革
信息技术产生了新的知识生产和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业务重组,促进从单一向多元变革。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业务重组,是在对业务过程进行技术再思考基础上的再设计,是显著改善成本、质量、速度、服务等关键性绩效指标的过程,是对包括文化服务目标与准则体系结构、系统应用的体系结构、信息体系结构、计算机硬软件体系结构、网络与通信体系结构、系统管理体系结构等方面公共文化服务过程进行的全面再造。其特点在于以简化为手段,强调人的作用,发挥人的潜力,采用实用新型技术,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柔性,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效率,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种和数量。
6.环境变革
信息化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形成社会参与的技术环境,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从简单到丰富。共享网络的跨时空性能把现实环境下由于职能分工和空间分隔造成的分散化信息资源“并联”起来,实现网络信息的信息传输,可以缩短信息运转的周期,降低信息管理的成本,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传递的工作效率,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由简单地满足公众需求向深入调查和真正理解公众需求转变。在共享网络中提供的服务不是以提供者为中心,而是以公众和企业为中心,能够同时兼顾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由单一渠道服务向多渠道一体化服务变革。一方面,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同一项服务,公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渠道。共享网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社会化、服务对象个性化、服务体系网络化、服务层次立体化、服务内容精品化、服务方式主动化、服务人员多能化。[18]
(二)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再造[19]
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渗透为公共文化服务变革提供了新的途径,新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又对公共服务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与服务变革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不断推动服务再造和管理再造。
1.流程再造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服务,着眼信息技术发展,制定融合、整合、混合、联合“四合”战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流程再造。
(1)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最直接和显著的标志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与信息化的充分融合。只有当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之后,公共文化服务才真正进入现代化阶段。同时,信息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倍增器”和“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
(2)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技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外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大幅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外包和内部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简约化、集成化,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安全性。
(3)混合。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通过采用混合云技术架构,促进共有云、私有云和/或者公众云的结合,形成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链条,使传统的面对面、实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与现代的远程、虚拟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相互混合,形成新的混合服务形态。
(4)联合。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充分采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模式,以合作协议、外包、联盟、特许经营或许可等方式,联合多种信息化建设手段,共同构建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目的的动态化、网络型的服务构架。
2.模式再造
立足公共文化服务实际,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模式再造。建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国家网络通信平台,依托互联网、卫星网、有线(数字)电视、移动通信网、电子政务专网多种传输渠道,并积极探索面向“三网融合”的网络电视、IPTV、3G等新兴技术手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服务新模式。
通过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电视工程、中小学校园网等实行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借助较为完善的基层文化设施和设备,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延伸到乡村。将文化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电视、数字图书馆、政府政务网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相结合,形成“五连线”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采用“进村和入户相结合、广播和点播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进一步丰富互联网模式、卫星模式、IPTV模式、镜像模式、光盘/移动硬盘模式,不断拓展公益性事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再造开辟新的路径。
3.管理再造
借鉴先进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管理体系再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化决策机构、协调机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以及审计监察机构和专家组咨询机构的创新管理结构,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与文化发展进程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相适应。
(三)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建设先进网络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1.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建设网络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建设先进网络文化,必须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2.提高数字文化供给能力
网络文化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重在建设,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味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3.加强网上阵地建设
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文化平台。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4.建设精神家园
站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最前沿,以时代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5.加强网络管理
要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明确管理责任,突出管理重点,健全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化解消极影响,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
(四)建设支撑项目
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发展,需要通过建设一系列重点支撑项目,促进公共文化领域与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提升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水平。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在各级文化馆、城市社区新建基层服务点加强管理,发展完善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丰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利用“云计算”和“三网融合”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工程资源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惠民服务,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为重点的网络培训。
2.数字图书馆
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形成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借助“三网融合”工程,实现全国图书馆资源的无障碍共享。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打造基于新媒体的图书馆服务新业态。
3.公共电子阅览室
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网络,依托公益性文化单位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
4.公益性文化单位网络服务平台
加强公益性文化单位基础数据库建设,发展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将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纳入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体系,促进群众文化活动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开展网上展览、网上辅导、远程指导等数字文化服务。推动全国数字美术馆建设,实施国家文物博物馆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工程。
5.移动通信技术应用
鼓励和引导基于主流移动通信平台的资源服务系统开发,探索通过手机、便携式计算机等移动终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探索基于地理位置信息(GIS)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和时效性。发展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的跨网络、跨终端的服务技术与模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与新技术、新媒体的融合应用领域。
延伸阅读8-4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点项目
大力推进服务网络建设,在中西部地区积极推进“进村入户”。建立“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和“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库”,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数字资源译制等。到2015年,争取资源量达到530百万兆字节,入户率达到50%,建成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传播高效互动、服务便捷贴近、管理科学规范、体系完整可控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构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量将得到较大、均衡的增长,工程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 000百万兆字节,其中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 000百万兆字节,每个省级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100百万兆字节,每个市级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30百万兆字节,每个县级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达4百万兆字节。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以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与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建设以及中央文明办组织实施的“绿色电脑进西部活动”相结合,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努力构建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实现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乡镇、街道、社区基层服务点基本建有公共电子阅览室。
国家文物博物馆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工程。建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重大遗址,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国有馆藏一级文物等国家文物博物馆资源基础数据库,建立基础数据管理、使用、共享和服务工作机制,基本实现在数据管理、科学研究、公共服务、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化。
资料来源:http://www.ccnt.com.cn/html/gxgc/.
(五)建设技术服务与管理保障体系
全面加强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制度体系、网络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在内的技术服务体系,以及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和人才队伍等保障体系建设。
1.技术服务体系
建设信息化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技术手段和绩效评估标准,形成全社会协调联动机制;发展完善公共文化信息网络,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数字文化服务网,将各类数字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图片、音/视频等,分发推送到基层,实现全国用户对资源的统一搜索和主动获取;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调动各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拓展资源征集渠道,提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供给能力;采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确保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体系的稳定运行和有效监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和均等性。
2.管理保障体系
建立管理体制。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纳入各级政府的文化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优势,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以及文化馆(站、室)、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注重与教育、科研等系统的合作共建,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
加大完善投入和保障机制。确保财政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并做好经费管理和使用,使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投入格局。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保障,建立管理和考核机制,加强督导和检查。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分级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重点建设一批爱岗敬业、善于管理服务设施和组织基层文化服务项目的专业队伍。要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切实做好人才配置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推动以数字化、网络化等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助推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以公众为中心
发达国家和城市始终都把“以公众为中心”作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最为强调的理念,他们把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有效服务的目标作为跨部门业务联动的主要方向。
瑞典政府提出政府信息化要达到的第一目标就是为公民和企业服务,还要求政府网站不仅应该提供信息服务,还要在网上帮助居民办理就业、助学金、缴税、失业和养老保险等事务。德国政府提出“让数据而不是公民跑路”,“帮助弱势群体上网”;新加坡的“电子公民网站”按照居民由生命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所可能遇到的、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全部问题来设计,完全以居民为中心设立政府服务网站;韩国提出了“面向公众、清廉”的服务理念;日本则坚持“高效、统一、迅速应变,与国民关系和谐、满足公众需求”的理念。[20]
(二)加大政府投资[21]
2010年,法国政府划拨了将近7.5亿欧元的预算用于加快法国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使该国的文字遗产适应了数字时代的趋势。2011年,法国“未来投资”项目的“数字社会国家基金”特意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设立了专项基金投入,用于该项技术发展的投入上限是22.5亿欧元。
2011年,加拿大财政预算明确提出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使加拿大成为数字技术和数字内容产业创造、应用和使用的全球领先者。3年内新增8 000万加元支持工业研究援助计划(The Industrial Research Assistance Program),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与高校开展合作项目应用关键信息通信技术;3年内投入6 000万加元,大幅增加与数字经济相关的重点学科的招生人数;向加拿大媒体基金(Canada Media Fund)每年提供1亿加元的资助,支持多平台、跨领域的数字内容创作。
(三)建设支撑项目[22]
1.世界图书馆
世界数字图书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32个合作的公共团体共同成立,而由全球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主导开发。参与这项计划的馆藏与技术合作国家包括巴西、英国、中国、埃及、法国、日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及美国等国的图书馆及文化机构。
2005年6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向美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建议设立世界数字图书馆(The World Digital Library, WDL)。200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定由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五个伙伴机构(即亚历山大图书馆、巴西国家图书馆、埃及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进行开发并提供将用于WDL原型的内容。2007年10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及其五个伙伴机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推出未来WDL的样板。2009年4月,WDL面向国际公众推出,内容涵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每一个会员国。
延伸阅读8-5
世界数字图书馆
提供全球读者免费使用珍贵的图书、地图、手抄本、影片与照片等服务。使用者可利用7种语言,包含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与西班牙文使用。世界数字图书馆网址为:http://www.wdl.org/。
资料来源:世界数字图书馆中文网站http://www.wdl.org/zh/.
2.欧洲虚拟博物馆
2005年3月,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向欧盟所有成员国提议,加速数字化欧洲博物馆建设。2005年4月,由法国国家图书馆牵头,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立陶宛、卢森堡、荷兰、波兰、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西班牙和瑞典的国家图书馆在联合共建欧洲虚拟博物馆的声明上签了字,拉开了欧洲虚拟博物馆建设的序幕。2008年11月,由欧盟委员会正式推动,一个收集了古老欧洲大陆上千家图书馆、美术馆、报刊陈列馆和档案馆的藏品的数字博物馆——欧洲虚拟博物馆(European Vitual Museum)正式诞生。由欧盟文化委员会推动的这个项目收集了古老欧洲大陆上千家图书馆、美术馆、报刊陈列馆和档案馆的藏品。
延伸阅读8-6
欧洲虚拟博物馆
该博物馆资源大部分可以免费下载,这些作品的作者权利已经转为公共所有或网站所有。网站可以使用欧盟官方语言中的24种语言查询。
资料来源:http://www.europeana.eu.
3.消除数字鸿沟
世界各国普遍把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作为消除“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重要支撑项目,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实施,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各国政府为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采取了建设信息亭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等措施。英国政府努力为低收入群上网创造条件,推出电脑出租计划,包括向学生出租电脑等,以消除因高额的费用或缺乏专业训练给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的障碍。印度政府提出建立电子集市服务于农村,建设提供互联网访问的信息亭等措施,提高信息通信技术在消除城乡差距中的重要作用。[23]
延伸阅读8-7
数字鸿沟
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2000年7月,世界经济论坛组织(WEF)专题报告《从全球数字鸿沟到全球数字机遇》提出了全球数字鸿沟问题。世界银行将“数字鸿沟”定义为:国与国之间、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根据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收入划分)在信息网络接入、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利用三方面的差距。
资料来源:胡延平,《跨越数字鸿沟——面对第二次现代化的危机与挑战》,12、15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四)立法保障
世界各国在推动文化信息化建设中,都十分强调采取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培育人才等多种手段,促进信息化发展,消除数字鸿沟。国外政府信息化的基本思想是,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一项法定义务,也是现代国家民主与法制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准,其核心理念是公民的知情权。[24]因此,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保证涉及公共文化的基础数据资源及时、准确、全面公开,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和基本要求。
各国通过立法对政府文化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制定和出台有实质政策性内容的文件,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政策文件切实起到指导工作、推动建设、规范管理的作用。同时,注重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信息化队伍建设,也是各国的基本经验,加大培训力度,形成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公众和政府部门信息化水平,是推动各国文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思考题】
1.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信息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国公共文化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有哪些?
4.我国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推荐阅读】
1.张基温等:《信息化导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彦博:《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3.于群、李国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 《文化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见http://www.snwh.gov.cn/sxwh/fggg/tzgg/200711/t20071129_40912.htm,2001-08-31.
[2]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5/08/content_4522878.htm,2006-05-08.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见http://wenku.baidu.com/view/b5ab03eb5ef7ba0d4a733b38.html,2012-01-06.
[4] 李连仲:《数字图书馆建设代表先进文化》[J],载《光明日报》,2002-03-06.
[5] 庄建:《足不出县上“国图”》[J],载《光明日报》,2011-01-16.
[6] 姚星星、屈鹏、谢静:《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发展现状》[J],载《图书情报工作》,2009(13).
[7] 《“十一五”中央财政投入24.76亿元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02/content_12915814.htm,2010-02-02.
[8] 李舫:《创新传播手段建设文化惠民工程——访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J],载《人民日报》,2010-12-24.
[9]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见http://www.china.com.cn/chinese /PI-c/1254097.htm,2006-06-24.
[10]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就“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调研》,见http://www.sach.gov.cn/tabid/294/InfoID/28162/Default.aspx,2011-03-21.
[11]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年鉴(2011)》,16页,北京,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2011.
[12] 同上书,17页.
[13] 赵红川:《信息化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变革》,载《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M],6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 刘璇:《国际视野下的“共享工程”续论》[J],载《图书馆建设》,2010(9).
[15] 吴信训、吴小坤:《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冲刺关键——构建数字出版公共(交易)平台的构想》[J],载《新闻记者》,2010(8).
[16] 贾英健:《当代技术革命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虚拟生存的出场逻辑及其对现实生存的虚拟性超越》[J],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1).
[17] 赵子凯:《论信息化与图书馆管理创新》[J],载《图书馆学刊》,2003(1).
[18] 王国锋:《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和发展趋势》[M],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19] 赵红川:《信息化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变革》,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M],69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0] 李辉、李海丽:《国内外政府信息化建设经验及启示》[J],载《信息化建设》,2011(4).
[21] 曹学勤、高晓雨:《从国外政府预算支出看世界信息化发展侧重点的变化》[M],载《中国信息界》,2012(5).
[22] 赵昆、潘琳:《关于欧洲虚拟博物馆与世界数字图书馆的调研报告》[J],载《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1-2).
[23] 胡晓明:《国外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研究综述》[J],载《经营管理者》,2012(3).
[24] 李云驰:《美国、英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比较与借鉴》[J],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