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现状与管理模式
高校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普遍有“台件少、价值高”的特点。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截至2017年9月,现有大型贵重仪器(教学科研用单价超40万元测试类仪器)196台件,总价值1.9亿元,占全校教学科研设备总价值的24.5%。目前,学校没有专门管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校级机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由各院系管理。
在管理模式上,大部分院系采用所在实验室或科研项目组内部管理模式。仪器仅由实验室或科研项目组内部使用,不对外开放。因为封闭管理,校外机构甚至学校内其他部门并不了解设备信息和使用状态。
有些院系进行了一些校内共享的尝试,成立了专门机构对院系部分的大型仪器进行集中管理,如化学系分析测试中心(校系共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测试中心。这两个中心将院系内较通用的大型仪器集中存放,每台仪器由专门的教师或实验人员负责运行维护,并能接受院系内外师生预约使用仪器或进行委托测试。中心每台设备的概况、技术参数、联系人、预约电话等信息在学院网站上公开,向校内各院系师生开放,并采用校内转账的方式收取一定的费用。
(二)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国家频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利好政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单位都出现了“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上热”——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管理层、需求单位对共享的热情高涨,积极推进,希望能尽快取得成效。“中温”——因没有与相关政策配套的实施细则,设备所在院系往往采用观望态度,怕出问题不敢贸然推进。“下凉”——具体的仪器管理人员平时教学、科研任务很重,在没有激励政策指引下其参与共享的动能不足。总的来说:共享的意义各部门都普遍认同,但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和破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层面上缺乏顶层设计
目前,很多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组织模式还停留在各院系分头组织实施的阶段,缺乏学校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有些学校缺少校级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大型贵重仪器有偿使用管理办法》;或者已有制度但内容过于宏观,没有对“预约使用规则”“有偿使用办法”“人员激励政策”等共享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明确说明。很多学校缺少专门的校级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机构来负责学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面向校内及社会的开放共享。
2.有偿使用如何实现是难题
目前,全国各单位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实践表明,合理的“有偿使用”是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现实状态是真正顺利地实现“有偿使用”还有很多体制机制障碍需要破除。普通高校作为公办教育机构,对外签订《服务合同》并收费在很多地方难以实施。属地政府文教科技部门的鼓励政策和财政部门的管理政策往往存在冲突,有偿使用很难真正直接简便地操作。
3.人员激励政策很难落地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机组管理和实验人员是进行开放共享的主体。他们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上,对外进行预约服务或委托测试应该有相应“鼓励政策”的支持。《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中明确表示:“管理单位对外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可以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收取材料消耗费和水、电等运行费,还可以根据人力成本收取服务费。”但各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工作量计算标准”“工资总额”等限制。机组服务人员付出很多努力,但获取绩效激励、奖励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