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很多钢琴作品还被认为是钢琴家与钢琴的搏斗。在黑白键盘上,猛烈的敲击与不和谐的和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曲家的个性在其中鲜明地表现出来,因此,人们也将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标签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那时,稚气未脱的小品就已经显示出他独到的作曲天赋。他曾经将母亲演奏钢琴时的一段旋律记录了下来,用自己的理解加入一些元素,随后写在纸上,并标注了《印度加洛普舞曲》。随后,他将这部作品煞有介事地改了数遍,最后清晰地誊写在一张新五线谱纸上,用袋子把它封好,并用金粉写了几个大字“作曲:谢尔约申科·普罗科菲耶夫”。据说,这个袋子一直伴随普罗科菲耶夫,与他一起离开苏联前往巴黎。
普罗科菲耶夫较早期的创作仍以传统化的浪漫小品为主,但是生性喜欢“走自己的路”的普罗科菲耶夫逐渐不满足于这样的作品,从结构主义到抒情的散文化音乐,青年时代的他不断尝试,又不断否定自我,寻找重生。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中,普罗科菲耶夫跟随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格拉祖诺夫等当时著名作曲家学习作曲。深受这些作曲家现实主义作风的影响,柔弱伤感的艺术风格和习惯性的美感标准对于普罗科菲耶夫来说是矫情而滑稽的。他在“历史上的先锋运动”的影响下,追求刚健有力、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写于1913年的《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普罗科菲耶夫作为一名热血青年踌躇满志的缩影。
《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带有普罗科菲耶夫的典型性格,迸发着节奏的力量,充满活力、热情。作品富于奇思异趣,在调性上也是极尽想象力,运用不同调式的丰富色彩将和声效果大胆扩展,其中蕴涵的音乐风气焕然一新。这部协奏曲的首演由作者亲自担任,一石激起千层浪,评论界甚至出现了对这位年轻作曲家看法上的冰火对峙,有评论家认为普罗科菲耶夫根本不懂作曲技法,只是在钢琴上胡乱弹奏出刺耳的音乐,而另一部分人却对这部作品大加褒扬,认为它是反传统的杰出代表。《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创作首演之后,曾一度消失,有人说原因是原谱丢失,所以这部作品没有再次出现在舞台上。直到1923年普罗科菲耶再次凭记忆整理该部作品,并将其出版,《第二钢琴协奏曲》才重新闪耀光辉,尖刻的谩骂与赞叹一直伴随这部作品长达30年。最终,时间褪去了所有争论,这部被称为“持续地敲击不和谐和弦”的钢琴作品,最终以崭新的音乐语言征服世人,成为世界乐坛常演不衰的传世杰作。
所谓“持续地敲击不和谐和弦”,是指普罗科菲耶夫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和第四乐章中出现的托卡塔音型和持续与乐队对抗的和弦。由于整部作品以忧郁的表情开始,钢琴出现后,奏出的主题充满惆怅,所以,人们对这部协奏曲的第一印象是阴郁而严肃的。但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用意并不在此,他是善于制造对比,敢于让众人惊愕的标新立异的专家。于是,在第二乐章中,他就以谐谑曲给人们精神上一振,乐章以快速的托卡塔开始,急促的进行中,充满着意料之外的乐思。活跃的快板,密集的音符令人猝不及防。普罗科菲耶夫相当偏爱托卡塔音型,这种表现方式多次在他的奏鸣曲和其他键盘作品中出现。托卡塔即为“触技曲”,这种技术在巴罗克时期就已经被作曲家普遍使用,最早被作为练习手指触键的技术性训练,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双手交叉演奏或者手指重叠演奏同一音区的情况。巴赫曾经创作多部“托卡塔与赋格”作品。后来,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又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术,在李斯特、舒曼等作曲家的作品中,托卡塔技术屡见不鲜。“连续的敲击”使《第二钢琴协奏曲》炽热而直接的表达中带着匪夷所思的情绪。这个乐章的中段更加活跃,跳动的音型越发奇异。钢琴在弦乐的拨奏和管乐的滑稽音型中折射出作曲家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第四乐章中,普罗科菲耶夫用热情的快板催化音乐的动力性,整个乐章充满活力和奔放的**。钢琴的“持续的敲击”又开始了,乐队与钢琴相互带动,又相互掣肘;时而温柔对话,时而激烈对抗,乐章在戏剧化的情节中达到**。波澜过后,沉重的和弦,钢琴独奏的华彩,如同雨后彩虹般绚丽。
没有什么比这样一场音乐的狂风暴雨更能表现年轻普罗科菲耶夫的个性了。在普罗科菲耶夫一生的创作当中,始终热衷于用钢琴表现打击风格。在他的第6、第7、第8三首奏鸣曲中,这种敲击和弦的音响被夸张到追求神经质的刺耳效果。比如第6奏鸣曲第一乐章中,抒情的主题逐渐演变得尖锐、粗野。强烈突出重音的和弦在跳跃和交织中形成了不可遏止的“爆发”,就像激烈的战争场面。
直到今天,音乐的发展如此多元化,普罗科菲耶夫“持续地敲击不和谐和弦”还是能让人们无论在感官上还是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对传统的突破也许是人们始终追求的、使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这就是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能够带动人们完成一种精神宣泄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