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这部组曲,目的是要唤起童年时代的诗意,因此手法就必须单纯,一切表面的效果只好摒弃不用。”1909年,拉威尔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这一年中,他以孩子般的梦想展开了一部森林童话,全心创作了一部名为《鹅妈妈》的组曲。
作为具有时代标志的音乐色彩大师,拉威尔以配器手法高深莫测,音色富有变化而著称,他的创作并不像德彪西那样出离传统,而是在坚持原有基本音乐创作理念的前提下,打破形式,跳出窠臼,在音乐的内涵上给予最大程度的丰富,并且在色彩的变幻上增加笔墨。
创作《鹅妈妈》组曲并非偶然。拉威尔是个充满童心和爱心的作曲家,他很爱孩子,所以经常与他们在一起玩耍,好朋友戈泰勃斯基的两个孩子就是其中的成员。拉威尔受到法国作家佩罗、奥努瓦和博蒙夫人童话的启发为两个孩子创作了《鹅妈妈》组曲,这部作品也因为采用儿童题材、为儿童创作、供儿童演奏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儿童组曲”。1910年4月,《鹅妈妈》组曲在巴黎独立音乐协会的一次音乐会上演出,担任钢琴四手联弹的是六岁的韦尔热尔和十岁的拉米。
拉威尔的钢琴作品讲究用技术渲染斑斓的色彩,所以,很多作品的技术片段要求很高,繁复的织体不但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色彩,也将作品的技术要求提高了一个档次。有些钢琴家在谈到拉威尔的钢琴作品时,甚至认为它是想象力、技术能力和体力的试金石。但是,《鹅妈妈》的确不同于这些作品。它充满自然而流畅的乐思,甚至那些关于自然的想象也都纯洁而朴素,所以,这套组曲中没有光彩夺目的经过句,没有令人瞠目结舌的技术,也没有复杂的和弦堆积与眼花缭乱的织体结构。为了便于作者的“小朋友们”演奏,拉威尔甚至都没有把八度技术写进乐曲。这使得小演奏者们能够完全放松、没有负担地用双手讲述音乐的“童话”。这些乐曲虽然清晰、透明,演奏起来也不困难,但是其中生动的想象和无尽的新意,典雅的画面和朴实的叙述,复杂的和声语言和精细入微的色调变化,不但在儿童听众中,而且在成人听众中也唤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此曲首演后大受欢迎,为此,拉威尔在1912年应巴黎艺术剧院之约写作舞剧时,便在这套钢琴组曲的基础上补写了前奏曲和其他一些乐曲,组成一部同名独幕舞剧。
四手联弹作品《鹅妈妈》原由5首小曲组成,每一首背后都有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睡美人的帕凡舞曲》在缓板节奏下,将人们带到幽静的森林里,那里有一位公主因为咒语而深深沉睡,只有王子之吻才能使她苏醒。公主长眠时侍臣在轻轻舞蹈,帕凡舞曲带有摇篮曲的情趣。《大拇指》是组曲中的第二首,速度适中。音乐根据佩罗的故事创作而成,大拇指跟着父亲去森林,被父亲遗弃,为了认得回家的路,他把面包屑撒在地上。不料这一次小鸟把面包屑吃光,他在森林里迷了路,又饿又困。音乐充满角色感,钢琴通过不同的音区制造出鸟鸣声,又描写出大拇指的失落心情。《瓷娃娃女王》的灵感来自奥努瓦的童话《小绿蛇》:“公主脱了衣服进浴池洗澡,中国男女陶瓷玩偶边唱边演奏乐器。他们手上拿的月琴由胡桃壳制成,提琴用杏仁壳制成……”在这段旋律中,拉威尔结合了东方元素,将五声音阶加入作品中,让音乐充满了中国情调。注意听《美女与野兽的对话》,在中庸的圆舞曲速度下,博蒙夫人的童话展现在人们眼前——变成野兽的王子正在与美丽的公主的对话:
“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使你看起来并不觉得丑陋。”
“正是这样,我虽然有一颗好心,但充其量只是一头野兽。美丽的女孩,你能否嫁给我?”
“不,不行,你是野兽呵。”
“只要你能再看我一眼,我就是死了也满足。”
“你不能死,如果你不想死,我就答应嫁给你,可爱的野兽呵。”
美女的爱终于解除了符咒,王子恢复了原形。琶音营造了梦幻的氛围,音乐随着对话的发展而进行。
在《神仙花园》中,徐缓、庄重的摇篮曲似的圆舞曲描绘神仙花园的景象,各种花在静静摇动,睡美人在酣睡。王子进森林发现睡美人,钢琴的高音表现美女从睡眠中醒来,两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当一套《鹅妈妈》组曲演奏完之后,钢琴音乐所能展现的音色魅力都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就好像经历了一次童话的漫游。这个童话世界融会了拉威尔对自然的向往与独特的童真,这个森林与童话的世界有动物、人和精灵共存,这个世界充满纯真、诚实、慧黠,是只有孩子才能进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