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在国际舞台上亮相频率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是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创作《第一钢琴协奏曲》时,柴科夫斯基还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那时他将这首作品题献给好友尼古拉·鲁宾斯坦,虽然作曲家自己对这部作品倾注了十分的精力与热情,但是演奏者,甚至受题献者本人都对这部作品不以为然,尼古拉·鲁宾斯坦就像莱奥波德·奥尔拒绝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样,以相同的方式拒绝演奏,原因是他认为这部作品华而不实,缺乏钢琴奏协奏曲的基本特点,同时舆论的评价也大都不妙,当时的音乐评论大腕汉斯立克对该作品猛烈攻击,为此,柴科夫斯基一度非常沮丧。最后他抱着一线希望将乐谱寄给德国钢琴家汉斯·冯·彪罗,由他旅美演出时在波士顿首演。没想到该曲在美国一鸣惊人,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11个月后,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才回到故乡,在俄罗斯上演。后来,尼古拉·鲁宾斯坦郑重地向柴科夫斯基道歉,从此之后他经常把这首乐曲列入他的音乐会曲目。1889年,柴科夫斯基将这首乐曲加以修订,成为现在我们见到的乐谱。
其实,在柴科夫斯基的一生中,一共写了三首钢琴协奏曲,其他两首创作时间较晚,虽然柴科夫斯基那时的作曲技法已经较最初成熟、丰富了很多,但是最早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还是历久弥新,成为优秀钢琴家的试金石、舞台上永远灿烂的乐章。也许正是因为作品中带有俄罗斯风味的主题,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粗线条和色彩的管弦乐法,才让乐曲充满自然的魅力,丝毫不加矫作。
《第一钢琴协奏曲》的伟大在于它的真诚感人。柴科夫斯基在作品中不但结合了当时盛行的民族乐派,同时也追随了19世纪的浪漫风格。这部作品并不像很多作品解析上说的那样,是民族主义的结晶。柴科夫斯基钢琴音乐的特点恰恰在于他没有被民族情结所牵绊,他一生最关注的,始终是音乐本身的内容与情感,在乎的是音乐的题材,至于风格是古典也好,是浪漫也行,只要能为内容和情感服务就行。所以,《第一钢琴协奏曲》写得自由而广阔,旋律与和声的运用交织出柴科夫斯基的灵魂,就像他所说的:“我之所以创作,乃因为经由音乐我可以充分宣泄我的情感和感受。”
当第一个和弦喷薄而出时,《第一钢琴协奏曲》以音乐特有的光辉灿烂、富丽堂皇为人们拉开序幕。单单是一个序奏,柴科夫斯基就写了106小节,先是乐队高歌而出,随后钢琴以强烈、激昂的和弦有力配合。于是,气势磅礴、辉煌壮丽的乐句就这样以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瞬间抓住听众,也使它成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标志性旋律。接下来的音乐中,柴科夫斯基运用了乌克兰盲艺人搜集到的民歌和乌克兰歌舞曲《伊凡卡,快来唱春歌》等民族元素,但是经过创作,这些主题显得诙谐而灵活。
在三个乐章中,柴科夫斯基塑造了三种不同个性的音乐。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它高昂的情绪是很多协奏曲难以匹敌的。而这个乐章的丰富性同样超乎人们的想象,它具有气息宽广、宏伟有力的主题,在钢琴的主导下,整个乐队的全奏以嘹亮和雄浑有力的音响征服人心。同样,乐章也包含着温暖而诚挚的感情,其中有对幸福的向往,也有轻盈摇摆的舞姿。但是,当温柔的“慰安之歌”结束之后,钢琴的急流也召唤出英雄的号角。音乐的英雄性因素在乐队与钢琴的竞逐之间,在钢琴的大段华彩乐段之间透露出来。
在第二乐章中,柴科夫斯基采用了传统的方法,将一首抒情间奏曲呈现给人们。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支具有民歌气质的优美动听的旋律,其中蕴涵了作曲家面对大自然形象的观察与自省。在钢琴与其他乐器的交替往复当中,自然清新的曲趣跃然而出。
最后乐章是一首欢乐的颂歌,音乐又回到了第一乐章辉煌明朗的气氛当中。生命力成为这个乐章的关键字。旋律采用乌克兰民歌主题,营造出小伙子的舞蹈踏步一般的效果,节奏狂放活泼并带有刚强的毅力。乐章的另一个主题虽然比较平静,但是在结尾时也逐渐转换为胜利的赞歌。乐章的尾声**迭现,雄浑的气势,亢奋的情绪,辉煌的效果,都是之前的钢琴协奏曲所未达到的。柴科夫斯基毫无畏惧地将自己所有的**释放出来,随之释放出来的还有浪漫主义的音符,一个带有俄罗斯血统的浪漫主义流派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这样散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