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中流淌出的情感早已深深印入爱乐者的心中。那些具有强烈感染力,充满**,抒情又华丽的乐章,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虽然后世杰出的作曲家层出不穷,但是柴科夫斯基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他所浇灌的旋律之花至今还盛开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
聆听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时,如果闭上双眼,人们眼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是广阔的平原、茂密的山林,是天鹅湖上宁静的涟漪,还是圣诞夜炉火旁的温馨?这些画面在柴科夫斯基流畅婉转的旋律中变得清晰,同时,柴科夫斯基特有的忧伤也随着音乐渐近,走入人们心灵的深处。
如果有机会驻足在柴科夫斯基画像前,人们便会发现,无论是哪个年代,何种角度的柴科夫斯基,眼神总是深沉而黯淡,含着一丝忧郁与悲苦。然而,有一些人每每提及柴科夫斯基,就定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柴科夫斯基的深沉与忧郁全部来自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渺茫未来的悲观情绪。在人们聆听柴科夫斯基时,在人们为他结下的忧郁而伤感叹惋时,究竟有几个人能够真正读懂音乐的内心呢?你的忧郁究竟来自何处?
任何一个作曲家的风格都不是空穴来风,要么天生性格使然,要么后天生活造就。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世界同样是他内心积累的集中表达,早在儿童时代,各种情绪就已经在柴科夫斯基的心头慢慢沉淀。柴科夫斯基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运动最后阶段的悲观主义者。从青年时代起,他的性格就敏感而脆弱,忧郁和哀愁经常向他袭来。
柴科夫斯基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一个破旧的小镇中,他的家境不错,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安逸环境中。柴科夫斯基8岁时,一家人迁到圣彼得堡,随后,他开始在圣彼得堡的一所法律学校读书,同时也学习钢琴和作曲。在柴科夫斯基还未成年时,霍乱夺取了他母亲的生命。父亲并不支持柴科夫斯基成为职业音乐家。这一系列变故让本来就内向腼腆的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按照父亲的旨意,柴科夫斯基从法律学校毕业后做了一名小职员。虽然一直坚持和老师学习作曲,但是直到这时,他仍旧未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到了21岁时,他对舒曼还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贝多芬写过几部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走上音乐道路要感谢鲁宾斯坦兄弟。安东·鲁宾斯坦建立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这使柴科夫斯基第一次有机会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他崇敬伟大的安东·鲁宾斯坦,并且与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尼古拉·鲁宾斯坦成了朋友。当尼古拉在莫斯科建立了新的音乐学院时,柴科夫斯基终于取得父亲的同意,前往莫斯科担任音乐学院教师。此后,他的音乐修养也在教学中日臻完善,并且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中积累丰富的音乐创作经验。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
这期间,柴科夫斯基有过一次遗憾终生的选择,恋爱观念并不成熟的他与一名爱慕他的女学生结为伴侣,这段失败的婚姻让他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在刚刚结婚后就意识到这段婚姻的悲剧。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形容自己刚刚结束蜜月的感受:“我几乎要崩溃了……”就这样,柴科夫斯基在不幸的婚姻中度过几年。
梅克夫人,这位出现在柴科夫斯基生活中的神秘妇人,对他来说是上天送来的福音。心灵的共鸣启发了柴科夫斯基潜藏已久的热情,他认定梅克夫人是自己精神的归属及寄托。两个人一生不见的约定直到最后也没有被打破,这段精神上的美好恋情成为柴科夫斯基创作灵感的源泉和生活的动力。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柴科夫斯基事业一度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位“红颜知己”竟然从他生活中忽然消失,从此音信全无。茫然、失落、迷惑交织,柴科夫斯基无法再安心创作,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
凡此种种不幸给柴科夫斯基本来脆弱的心灵笼罩一层灰色,并且映在他的音乐和眼神当中。柴科夫斯基经常深切地感觉到现实社会并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样,怀疑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使他在落日的余辉里孤寂地去寻找对人生的妥协。
翻阅一下柴科夫斯基的书信和日记,不难寻找到他生活和思想的轨迹。柴科夫斯基是个精神纤细的人,他内心孤独而敏感,渴望幸福与美好,但是又因为自卑而充满对生活的恐惧,在很多时候他甚至想到过自杀。根据书信的记载,柴科夫斯基表示出对社交活动的厌烦,虽然也会出入一些必要的场合,但是,无论周遭是怎样的热闹,他的心都孤独地站在人群之外。内心孤独的生活给他带来阴郁的情绪,很长一段时间,柴科夫斯基都会沉浸在同一种悲伤的情绪当中,没人开解,自己也难以自拔,抑郁像鬼魂那般死死地与他纠缠。
这种性格经常在他的音乐创作中转化为伤感的旋律、虚迷的意境,更使他沉湎于自己构筑的幻想世界里。
酸苦的忧伤和哀愁,精神上的折磨与压抑,在柴科夫斯基中后期的作品中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优美的旋律被粗暴地打断,接踵而来的往往是跌跌撞撞、迅疾跳跃的不稳定音型,前后的音乐完全判若两人。很多评论家因此批评柴科夫斯基不善于构造音乐逻辑。但是又有谁能够由作曲家的内心向外看出去,理解这种精神在音乐上的投影呢?极端的抑郁与极端的狂躁只有一线距离,这两种情绪让柴科夫斯基苦不堪言。尤其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孤独、迷茫的情绪步步进逼,即使作为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荣耀的光环也不能缓解柴科夫斯基精神上的紧张与惶恐,狂躁转变为沮丧,孤独的音乐更加幽深,一直延伸向真正的绝望。
柴科夫斯基一生的音乐,无论是悉数听遍,还是选取一两首不同时代的作品,都会是极其入味的精品。忧郁是一种灵感,它启发了柴科夫斯基,也启发了后世所有聆听他音乐的人们。一百多年过去了,时间并不会稀释人们对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的热爱,然而在时隔一个世纪之后,也许人们更能够从人性的角度体味柴科夫斯基的真情感,解读旷世的无奈、悲苦和忧郁。当我们再次面对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时,只需要静静聆听,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解读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