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悲伤的狂想曲(1 / 1)

钢琴之王李斯特素以创作狂想曲而闻名,他一生写有九首狂想曲,都以技巧性著称。勃拉姆斯也创作钢琴狂想曲,但数量不多,只有两首。这两首作品无论是从音乐构思抑或是情感内涵上都可称得上是经典性作品。勃拉姆斯的钢琴狂想曲在乐曲的形式结构和素材采用上都与李斯特不同,乐曲主题旋律没有选用匈牙利民间音乐,而是以分解和弦为主充分展现钢琴技巧,创造出华美绚丽的音乐效果。其中第二首《G小调钢琴狂想曲》是典型的勃拉姆斯式风格,他的忧郁、果敢、柔情、冥想都蕴涵其中,质朴而综合地表现出来。

《G小调钢琴狂想曲》创作于1879年,这一年经历的事情让勃拉姆斯终生难忘。在这喜忧参半的一年里,不问名利的他荣幸地被德国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名誉博士荣誉称号,这一荣誉称号所体现的是人们对勃拉姆斯音乐的喜爱以及对他所做出的音乐成就的肯定,勃拉姆斯很欣喜地接受了这一特殊荣誉,这对他的内心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安慰。但同样是在这一年里,他最疼爱的教子——舒曼夫妇的儿子费利克斯因患肺结核病英年早逝。费利克斯是舒曼夫妇最小的孩子,他秉承了父母的音乐天赋,在音乐与文学上都表现出才华横溢。费利克斯幼年时就与勃拉姆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勃拉姆斯对他宠爱有加,并在他身上寄托了极其复杂的情感,他把他收为教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又像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严格。费利克斯的去世对勃拉姆斯是个沉重的精神打击,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郁郁寡欢,难以摆脱中年丧子的痛苦。

《G小调钢琴狂想曲》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诞生的。乐曲体现了勃拉姆斯复杂而细腻的生活感受,矛盾与对立时时存在,为音乐增添了戏剧张力。两种鲜明不同的音乐情绪同时并置对立,一种热情豪放的气概中卷裹着悲凉暗淡的气氛,似乎在揭示着勃拉姆斯当时那种大喜大悲交错复杂的心境。

勃拉姆斯虽然在浪漫主义创作之路上走出了自己的脚印,但是由于他对贝多芬的敬仰以及受到古典主义深刻的影响,他创作时在结构上没有背弃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这首钢琴狂想曲里,他一如既往地遵循传统创作手法,严格按照古典奏鸣曲式写作。

这首狂想曲蕴藏了勃拉姆斯深厚的个人情感与敏锐细微的天性,同样,它也像勃拉姆斯本人那样直率坦诚,无论是主题的变换还是音乐情绪的起伏变化都快速直接,并富有自由与即兴的特点。乐曲以庄严的旋律开始了内心的倾诉,勃拉姆斯内心明亮与暗淡、热情与悲伤两种不同情绪在音乐中强烈对置,快速转换,不做任何铺垫,音乐瞬间大起大落。乐曲节奏鲜明、旋律简洁而富于对比,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勃拉姆斯的音乐很少以具有冲击力的速度取胜,尤其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特地在谱面上标注“热情但不要过分的快”,借此来说明这首作品的感情基调。之所以选择了G小调,作曲家是有深意在其中的,这个调式足够悲情,但悲情中不乏柔情,又带着坚毅,正适宜抒发内心深沉复杂的情感。

作曲家在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发挥“狂想曲”自由奔放的特点,而是采取奏鸣曲式为音乐服务。乐曲的呈示部主题热情、流畅、宽广,旋律由低到高,层层推进,热情磅礴地舒展开来,音乐情绪逐渐高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主部与副部之间的主题对比更烘托出音乐气氛的沉重感,作者似乎孤独地坐在黑暗中,得到的与失去的都一一浮现眼前,引发了作曲家心中的矛盾与感伤。正如勃拉姆斯曾在信中向克拉拉倾诉的:“害怕经受命运对我多次的打击。”

在副部主题中,勃拉姆斯将主题旋律声部转移到低音部,低沉的音色渲染了浓郁的悲凉气氛,更让刚刚出现在主题中的热情全部消失。在发展部中,勃拉姆斯充分发挥了旋律的变化,将多种钢琴技巧融入进来,在宽广的音区中,双手跳跃拉大了两个声部的距离,增强了对比的力度,戏剧性又一次显现出来。有人说这段旋律阴森而悲凉,其实这段旋律更多表现的是勃拉姆斯无奈的心境,这时的心情已经不再激动,更多的是悲痛之后留下的平静。最后,在副部结束时,热情高昂的主部音乐形象又重新回归,勃拉姆斯对古典传统的忠实就在这回归中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