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把李斯特的作品作为钢琴演奏家技巧的试金石,敏捷快速的跑动,连续不断的双音,音符复杂的和弦在李斯特的作品中屡见不鲜。李斯特希望让人们听到辉煌的华彩,看到演奏者手指在琴键上飞舞。人们也对他的《匈牙利狂想曲》和《超技练习曲》等炫技作品感到叹为观止。
也许很多人会遗忘,也许有些人还从未注意,李斯特除了外露的音乐表达之外,还有大量内敛而自省的作品。听到它们,所有绚烂都会沉静,优美的神态自然而又凝重。从《旅行岁月》中我们就能够看到这样的形象。
《旅行岁月》是李斯特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并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时期,而是如同一部游历的漫记,几乎贯穿作曲家的整个钢琴创作生涯。它不同于李斯特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性作品,也不同于辉煌灿烂的键盘交响诗似的作品。《旅行岁月》在没有魔术技巧的音乐中,含蓄深沉地表现作品的矛盾冲突和哲学内涵,是李斯特对人生的感悟之作。“天才赋予责任”是李斯特的座右铭,《旅行岁月》恰恰成为他思想的延伸,是一部铅华洗尽的经典作品。
《旅行岁月》是李斯特根据旅行印象创作的钢琴曲集,共三集。这些作品是他对人生的感悟之作,是在历经多彩世界后,沉淀、内化,最后来源自于心灵的声音。其中有青年时期对自然景色的感叹与赞美,比如第一集《瑞士游记》,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着重对瑞士自然风光加以描绘;也有中年时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作品的领会和感悟,比如第二集《意大利游记》,大多是受到作曲家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瑰宝中得到的启发,音乐发于诗、画、雕塑或文学作品,第二集补缺《威尼斯与拿波里》描写的都是风光,根据其他作曲家的主题而作,是幻想曲风格的轻快作品;更有晚年时期宗教的神秘带来的人性的思索,主要是第三集,它的题材选择自由,音乐语言深邃、晦涩。
在三集《旅行岁月》中,李斯特用尽音乐画笔和文学风采,将音乐与完全文学化,触及到人们内心深处最细腻、最深刻的情感。音乐和诗的强烈抒情性是吻合的。李斯特认为,依靠并运用这种内在的联系。音乐就能达到人思想、感情、意志所交织的焦点,从而使文学题材完全融入到音乐结构中,造成引人注目的戏剧效果。
《旅行岁月》的乐曲几乎每一首都有标题,标题则大都来自诗意的灵感以及音乐与大自然景色的联系。每一首乐曲的标题尽管简洁,却与整个作品的性格、背景相联系。打开唱片或翻开乐谱,单看《旅行岁月》的音乐目录,人们早已神游物外,追随作曲家给出的地图,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湖光山色去了。
也许人们会从李斯特的描述中感到一名客观自然主义者的快乐。但是,李斯特对自然的歌颂并不是单纯的,他所追求的是“诗意和内心感情的共鸣”。在《旅行岁月》的众多曲子中,音乐形象及其发展是与诗的意境或道德哲学的理想相联系的。在作品的原谱中,我们能够找到作曲家的提示,这些提示告诉人们作曲家在创作时头脑中浮现的是何种形象、场面和景观,他创作时所具有的是何种感情,他用音响表现的悲与喜出自于何种原因等。正是有了这些如诗样的文字,人们才更容易在音乐中找寻作曲家所勾勒的情感与形象。
在第二集《意大利游记》中,给人们印象最深,当然,也是最动人的作品莫过于3首《对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的印象》。这三首作品是李斯特写下的最富于抒情诗意的典型爱情篇章。在《对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的印象》中,旋律与伴奏音型巧妙有机地融为一体,主题旋律含化其中,充满了腼腆、内敛的忧郁。音乐优美而精炼,同时,李斯特在其中巧妙融入高难度技巧,同音反复和下行的音阶犹如温柔叹息,上行大跳如同内心的向往与冲动……整个作品富于幻想和抒情的气息,彻彻底底地将陷入爱情的人用音乐展现出来,“全都是为了夫人”——就像李斯特写在曲前的注释,音乐分明表现出情人痛苦、哀怨的感情。
《旅行岁月》中大部分作品都有“音画”性的特点,音乐形象栩栩如生,意境深远,余味悠长。第一集中大多是对瑞士风光的描绘,而第二集中《婚约》、《沉思者》等几首作品则是李斯特游历意大利时,欣赏绘画、雕塑作品受到感染与启发,将艺术品本身转化为艺术情感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婚约》中,开头的引子旋律简单,又采用带有东方特色的五声音阶在中低音区演奏,使音乐显得深情而淳朴,像是婚礼上爱人宣誓的“爱情的诺言”。这时,在中高音区又传来天堂的钟声,人们眼前的画面呈现出一片神圣和宁静。第三集中《艾斯特庄园的绿柏》等作品,是李斯特居住在艾斯特庄园时,受到窗外那片宁静的绿树,门前那池活泼的喷泉启发,将灵感发于指尖而描绘出的音乐风景画。在《沉思者》中,李斯特着重表现艺术品本身,而非艺术品所表现的人物精神。所以他采用在同一音区用半音进行的手法来表现原雕塑《沉思者》灰色大理石冰冷、严峻的感觉,整首曲子低沉压抑,笼罩着坟墓般的寂静肃穆。
作为李斯特晚期创作的代表作品,《旅行岁月》不仅代表李斯特的创新特点,也使之在浪漫主义的众多艺术风格中独树一帜。这些新的创作技法,直接预示了20世纪音乐的发展方向,成为印象主义风格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