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让钢琴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题材的拓展上。乔治·桑——法国著名女作家、李斯特的朋友曾经就他的艺术造诣这样评价:“李斯特为浪漫主义掷出的标枪更远于瓦格纳。”
如果要谈到李斯特在钢琴创作上的革命,必须先说到他在钢琴演绎方式上的大胆创新,因为可以不加隐晦地说,钢琴这件乐器在舞台上能够获得今天的位置,众多钢琴家能够走上舞台为听众奉献完整而尽兴的独奏音乐会,都是源于李斯特的创造。
虽然在李斯特之前,钢琴家已经成为沙龙中的焦点,但是,那毕竟只是小圈子。李斯特第一次用一张公开的海报吸引了人们眼球,海报上用了“PIANO RECITAL” 的字样。人们并不知道这个词组的意思,甚至有人根据字面的意思,把它理解为一场钢琴和朗诵结合的活动。
音乐会开始,李斯特从后台走出,独自在台上演奏一曲,之后又信步走向后台休息,所有观众在音乐厅中静静等候。接着,李斯特又登台演奏,就这样,音乐会始终由一个音乐家为观众呈现,并且在整场音乐会中,李斯特第一次尝试脱离乐谱演奏,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表现中。观众们为李斯特绚丽的技术所惊叹,就像肖邦所言,李斯特在一开始时就能抓住观众,即使不是这样,他也总会找到机会给他们迎头一击。
李斯特演奏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他的表现力与爆发力令人惊叹。李斯特一直遵循形象化原则,所谓形象化原则,就是将作品当作一个生命对待,赋予他鲜明的个性,使它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也许在听众的眼中,每一个演奏家都是这样对待作品的,而在李斯特的观念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李斯特更主张用感情注入作品,让它成为音乐中流淌的血液,这种有血有肉的表现胜于赋予作品深奥、艰涩的思想。于是,富于情感的演奏方式让李斯特成为历史上最引人瞩目的钢琴家,正是因为他在每一个作品中都能够找到那个专属于音乐的精神核心,并在演奏时力图与这个核心相互融合,才会出现当时人们描述的情景:李斯特刚刚把手放在键盘上,灵感就油然而生,使他换了一个人。他已经不再属于他自己,他的双目炯炯有神,心在跳跃,头发散开和抖动,脸上显示出异样的表情。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这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某种幻想的生物……他的心灵在指挥着他的双手,说实在的,他不是用手指在演奏,他是用整个身心在演奏。
无论在任何时刻演奏任何作品,李斯特总能像一个魔法师,抓住人们的视线,然后让他们感到眼花缭乱,最后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李斯特像魔法师的演奏方法并不是轻浮的炫技。不要小看观众,在任何一个时代,莫名其妙的情感,矫揉造作的表演都会被观众识破。李斯特的表现和创作是紧密相连的,他创作和表现的动力都来源于丰富的想象力,来源于他一直遵循的原则——“诗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正像《梅菲斯特圆舞曲》来自《浮士德》,《但丁奏鸣曲》来自但丁所作的《神曲》,《唐豪瑟》来自于德国传说,李斯特的创作脱离不了诗意的基础,这个基础也是李斯特发挥演奏才能的基础。正像法国作家雨果和李斯特共同认为的那样,艺术与大自然有诸多相似之处,是“正与邪”、“明与暗”的结合,所以,在表现那些诗意的作品时,人们需要看到对立而和谐的形象。
李斯特力求使演奏最大限度的戏剧化,戏剧化不仅来源于音乐本身,还来自于他对同时代文学作品的热爱。他喜爱英国诗人拜伦,对雨果的小说和诗也颇为赞叹,所以,李斯特在演奏时将自己的动作和表现尽情的诗意化,他的面部表情、姿态、神色加之高超的技巧与鼓动人心的热情,让每一音符都带有戏剧性,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观看了李斯特的演奏,描述道:“面部表情和手上充满魔力的动作比音乐和技巧更令观众震撼”,李斯特因此也成为了音乐界的魔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