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发展到肖邦的时代,“夜曲”已经不再是人们陌生的音乐体裁,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首创了“夜曲”,他采用平静的和弦伴奏下的优美旋律表现夜的幽静和梦幻的情调。每当夜晚升起灯火时,夜曲的旋律就会飘然而出,成为宁静之夜的点缀。
作为钢琴诗人,肖邦最喜爱的体裁之一就是夜曲。夜曲也成为肖邦在音乐创作中所有浪漫主义精神的载体。肖邦继承了这种形式,又极大地发展、创新了这种形式,他所创造的音乐意境可以说在整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中独一无二。
肖邦一生创作了20首“夜曲”,其中18首在生前出版,作曲家逝世后,人们发现了两首未出版的遗作。精于旋律的肖邦,从华沙的年轻时期就钟情于平静、自然、充满情感因素而又显得超然无我的音乐。从1830年到1849年,他始终没有放弃夜曲的创作,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
无论是从容、沉稳还是激动、热情,夜的宁静总会让气氛显得孤独。肖邦虽然一生成就声名,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有尊敬和爱他的朋友,但他却是孤独的人。肖邦享受这种寂寞,它给他痛苦,同时也给他灵感。肖邦的气质在夜曲中尽情释放,在所有声音都安静下来之后,肖邦内心升起的寂寞世界便和夜色融为一体。
早期的夜曲在年轻肖邦的记忆中是菲尔德手指下沙龙中伤感的情调。那时候,他的作品也受到前人的影响,显示出华丽、喜爱装饰的特点。随着创作的逐渐成熟,肖邦开始研究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从他们的慢板乐章的结构中受到极大的启发,于是,夜曲的轮廓也跟着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肖邦对意大利歌剧的热爱也在夜曲的旋律创作中表露无余。歌剧咏叹调中的华美旋律让肖邦陶醉,他在钢琴上力争重现这种旋律,于是,有人称肖邦的夜曲是“钢琴上的bela canto”。
在19世纪30年代之后的创作中,巴黎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以及法国的新思潮已经完全融入肖邦的精神,他的作品也表现出成熟洗练的风格。此后的夜曲,如果人们细心品味和观察,会发现里面蕴涵了无数角色,讲述了无比动人的故事,塑造了相当多样的意境。有时,夜晚被多情、热情的戏剧性形象占据;有时,夜静得没有一个人存在;有时,一段悲伤在夜间流淌。然而,无论音乐的情绪多么复杂、激动,“夜”究竟是夜,没有狂躁和喧嚣,即使再热情,也没有绚丽的光芒,所有气氛仍旧笼罩在肖邦内心的孤独世界中。
夜曲将肖邦的诗人气质鲜明且完整的衬托出来,这种气质并不是忧郁与孱弱,而是蕴涵在温文尔雅中不可撼动的坚强与决心。然而他并不需要振臂高呼,也不需要过分矫饰,更不需要长篇大论。“对于一位诗人来说,并不需要写出巨著”,舒曼在谈到夜曲与肖邦的时候这样说,“写出一两首好诗就可以看到他的心境,而在肖邦的乐曲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作品”。
《C小调夜曲》是一首绝对肖邦化的作品,它几乎可以成为一类夜曲的缩影。作为肖邦诗集里最短小、最精练、最优美上口的一首,它蕴涵着极大的戏剧张力,是一部充满戏剧化的作品,就像一段思想的历程,从忧郁悲伤的情绪到平静虔诚的祈祷,最后到永恒坚定的信念。
乐曲由断断续续的旋律开始,音调富于语言表现力,像悲伤的独白。庄重严肃而节奏均匀的伴奏渲染了悲凉,乐曲中的悲凉是对命运的扼腕之声。中间部分庄严缓慢的旋律像一首宗教颂歌。音乐最初温和、平静,这种对心灵的抚慰和祝福在肖邦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无论音乐抒发了怎样的悲痛与愤慨,他总不会遗忘心底希望的信念。“希望”在肖邦的音乐中总是充满和谐的魅力,每当这样的段落出现,所有喧嚣都变得沉静,所有痛苦也都会被遗忘。
音乐在中段逐渐变得刚毅豪迈,雄伟有力。这也是肖邦《夜曲》高人一筹的特点所在,夜不再是呢喃细语、微风习习的夜,这样的夜里,可以有波澜起伏的心情,也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思想。甚至有些段落让人觉得已经摆脱夜曲的氛围,像一首壮丽的进行曲,在宁静的夜中径直阔步而去。音乐在宏伟力量的推动下前进,这股力量逐渐在壮大,终于变成了嘹亮的、强劲的、振奋人心的号角。最后,音乐回到原来的旋律,但是变得零散而急促,悲伤的独白变成了焦急不安的、激动人心的语言。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夜,它充满着矛盾自身的动力,充满了扯破夜的宁静飞出的**与泪水,也许在任何一个作曲家的夜曲中,我们都不会再找到如此富于戏剧性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