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此情无关风与月——肖邦(下)(1 / 1)

一、童话还是史诗

肖邦一生写有四首钢琴《叙事曲》,完成于1831年至1842年之间。分别是《G小调第一叙事曲》、《F大调第二叙事曲》、《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和《F小调第四叙事曲》。在这四部作品中,音乐与故事完美结合,每一部作品都与一部文学作品相关。肖邦创作叙事曲的多数灵感来自于诗作,比如第一首作品是受到密斯凯维支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发,内容是关于立陶宛人康拉德·华伦洛德为国复仇的故事。作品通篇洋溢着悲壮色彩,肖邦的音乐中也体现出史诗般的壮丽场面。这首作品曾经在电影《钢琴师》中出现,音乐凝重而坚决,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四首叙事曲中,有一首最短小的作品似乎并不引人注意,这就是《F大调第二叙事曲》。但是,这首作品却代表了肖邦在叙事曲这一音乐体例中的独特构思。舒曼在听完这首作品之后,曾经感叹只有肖邦这样的天才,才会写下这样一部充满对立又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作品。

《F大调第二叙事曲》第一主题的草稿在1836年就产生了,最后 出版已是1840年。作品潜藏有出人意料的戏剧故事。音乐既有宁静和煦,也有暴风骤雨。肖邦在这部作品中制造了两个明显对立的情绪,一边是明净、柔和的诗意,一边是激愤、痛苦的场景,他们反复交互出现,音乐在对比和变型中伸展。

关于这首叙事曲的来历有很多说法,音乐界比较集中的两个观点分别是“史诗说”与“童话说”。

“史诗说”认为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密支凯维奇的长诗《斯维切什湖》。诗中讲述了一位仙女出现在斯维切什湖面,向人们讲述这片宁静湖水的由来——立陶宛人反抗外来入侵,在城中奋战数日后仍然失守,在敌人攻入立陶宛城的时候,人们的祈祷变成了现实,铺天盖地的大水将世界吞没。喧嚣之后,只留下了平静的斯维切什湖面。另外一种说法即“故事说”认为这部作品来源于一个童话,美丽的水仙女爱上了英俊的少年,他们发誓相爱不离不弃,但是,当水仙女变成了另外一个美丽女子勾引少年的时候,少年却又意乱情迷。水仙女悲伤而恼怒,她掀起湖水,将少年吞噬,最后自己也消失在湖心当中。

从第二叙事曲的结构来看,第一种说法似乎更符合逻辑,并且第二叙事曲中所渲染的悲伤情绪也并不是一个童话中的人物所能承担的,它的凝重更近似于一部史诗,不亚于第一叙事曲所表现的历史情绪。虽然有明丽的一面,但是第二叙事曲起初的和声中就已经注入悲剧的基调,它不具备童话的浪漫气息,也无关爱情的表达,每一个音符都带有历史的沧桑感。

乐曲的第一部分描写的是平静的湖面,音乐从容优美,简单而不加矫饰,就像天然的湖水。忽然出现的第二部分中,密集音符自上而下地倾泻下来,音乐的爆发像一只翻云覆雨的巨手带来灾难。第三部分中,音乐向更宽阔的方向发展,情绪也随之更加复杂,音乐思绪不时被打断,跳跃到另一个动机中。第四部分是平静的再现,细节上的变化是心理微妙波动的映射;尾声很长,在同样风雨搅扰的不安情绪中,音乐的结束很意外,回声一样的第一主题再次出现,它如同倒影,在湖面闪过,留下叹息和想象。

这部作品写成之后,据说舒曼曾在莱比锡听过肖邦自己的演奏,舒曼说这部作品确实体现了肖邦的天才与灵感,并把这件事情对肖邦讲了,肖邦沉默了一会儿说:“这部作品恰恰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也许正是因为这首作品受到密斯凯维奇长诗的感染,当肖邦用音乐表现立陶宛人民被奴役的痛苦的时候,他自己的血液中同样渗透着这样的痛苦。于是,在音乐讲到动情之处时,情感便喷薄而出。李斯特曾在文章中说,“《F大调叙事曲》有一种阴暗而连续的痛苦,一种向外在世界显示出来的矛盾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些音乐家认为这部作品结合了奏鸣曲和回旋曲的特点,奏鸣因素体现在强烈的对比主题上,而丰富的调性变化和半音的推进方式也为主题的强烈戏剧对比添加了催化剂。矛盾的情感表达加之独特的结构,使这部作品可以承担“历史之重”、“生命之重”,从而成为肖邦叙事曲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