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这套作品被后世称为钢琴音乐的《圣经·新约》,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同成为钢琴音乐中“不得不”的作品之一。
所谓“不得不”,一方面是针对钢琴学习者而言,任何一个演奏者想要成为钢琴家,必须详尽地学习、研究这两套作品中的每一首作品,在前人的创作中发现和掌握钢琴音乐的特点;另一方面,作为古典音乐爱好者,这两套作品的经典性已经众所周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两套作品的支撑,聆听再多作品,都未必能对钢琴音乐建立一个正确而完整的认识。无论是在这音乐的审美上还是在音乐的发展脉络上,这两部作品都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于不同年代,横跨贝多芬的整个艺术生命历程。西方音乐史学家习惯将贝多芬的创作分成三段,贝多芬则用奏鸣曲给每一个时期标明了注脚。
被列为贝多芬最广为人知的钢琴作品的,莫过于六首被赋予标题的奏鸣曲了。这六首作品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的代表,也是钢琴舞台上长演不衰的作品,几乎每一个钢琴家都有关于这些作品的录音,就连乐谱出版的时候也将这六首作品收成一集,他们诠释了不同时代贝多芬生活与思想的状态。要想读懂贝多芬,必从钢琴奏鸣曲开始,要读懂钢琴奏鸣曲,则不妨从这六首广为人知的作品入手。
创作年代最早的奏鸣曲作品27之2诞生于1801年。这是一部能够让人联想起美丽画面的奏鸣曲,每当提起这部作品,很多传说的故事就浮现眼前。“琉森湖面**漾的小舟”引起人们无尽幻想,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如波光**漾的音型让聆听者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小舟中,正在随着浅白的月光摇摆。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后人将这奏鸣曲命名为《月光》。
这部奏鸣曲是贝多芬早年创作的尝试,他将这种奏鸣曲新类型命名为“幻想式奏鸣曲”。这首以升C大调作为基调的作品据说是贝多芬献给钢琴学生康泰丝·朱利叶塔·圭契尔迪的。贝多芬与这位年轻貌美、充满音乐天赋的学生经常互吐心声,甚至有人认为,她就是贝多芬那位“永恒的爱人”。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与其他作品截然不同,贝多芬打破了通常以快板作为奏鸣曲开头的惯例,以慢板为整个作品定下神秘而平静的基调。也正是因此,这部本来没有名字的奏鸣曲,在贝多芬死后被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发现,他聆听了婉转如诉的旋律后写下诗句:“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水面上摇**的小舟一般。”这种灵感可能来自于诗人自己泛舟琉森湖上的往事,也可能来自于某个对琉森湖的幻想,亦或是在他的脑海里,只有那片平静才能与乐曲的意境相承。总之,在第一乐章低沉、宁静的情绪中,贝多芬的**被涤**得透明,完全融化在错落起伏的音符中。
也有人说这部作品是贝多芬神经质的代表作品,因为在这部三个乐章的作品中,贝多芬显现出截然不同的三种性格。从平静如水的月色到阳光灿烂的欢笑,再到凭空而起的暴风骤雨,没有过渡,没有预示,每一段情绪都是戛然而止。当人们还徘徊在前一段的回忆当中,贝多芬却早已跳动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一片天地中。在第三乐章中,贝多芬用疾风劲雨般的音符袭击了平静如水的湖面,顿时,波涛铺天盖地地袭来,一波胜过一波。在这样的风雨中,贝多芬再次复活,在他的世界中,没有永恒的平静,就像鲁罗曼·罗兰所说“他是一名战士”,没有一刻,贝多芬不在与自己和世界搏斗。
这六首奏鸣曲分别创作于不同时期,所以在表现方式上也体现出贝多芬创作性格的变化。A小调《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的一部作品,准确地说创作这首奏鸣曲时,贝多芬的创作风格已经向中期过渡,古典主义的痕迹越来越少,作曲的性格越来越显著地体现在每一个乐章之中。尤其是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之间的对比,矛盾又充满戏剧性,从第一乐章的性格爆发急转到第二乐章冥想似的抒情。虽然是冰火的两极,但是音乐仍然流畅而自然,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它兀然有别于前后风格相当的第7、第9、第10和第11号奏鸣曲。《悲怆》已开始显露出贝多芬自己的独创性和独立个性,就像俄国的安东·鲁宾斯坦所言:“贝多芬写于18世纪末的几首奏鸣曲,就其精神而言,完全是19世纪的作品。”
著名钢琴教育家车尔尼是贝多芬最赏识的学生之一,后来,他也成为贝多芬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据车尔尼的回忆,贝多芬曾对好友克鲁普赫尔兹说:“我对自己过去的作品不满意,从现在起我想开始新的旅程。”于是,从作品31号开始,贝多芬的奏鸣曲踏上了“新的旅程”。1803年贝多芬的朋友塞巴斯蒂安·埃拉尔从巴黎送来一台大钢琴。这台钢琴的构造不同于原来音乐家们使用的拨弦羽管键琴,它更适合贝多芬的风格、音乐的情感,强弱变化完全在扩大了的音区中表现出来。贝多芬用它刚刚创作的奏鸣曲《华尔斯坦》来试琴,这首奏鸣曲的创作实际已经超越了当时音乐家们的想象力,而贝多芬几乎用上了所有琴键演奏了自己的新作品。至今,这台钢琴仍然摆放在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中。这时贝多芬的创作已经进入了繁盛时期,作品显得辉煌大气,随后的《热情》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作品。乐曲极具戏剧性的起伏显示出喷薄而出的力量,这种情绪不是贝多芬个人的,而是贝多芬向往的自由与变革共同积蓄的力量。终乐章的灿烂带着急切的情绪,需要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这首奏鸣曲的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书写的,而是出版商因为读出了前后两个乐章雷霆万钧的“热情”而命名的。
同样具有戏剧性的还有《告别》奏鸣曲,这首奏鸣曲与其他几首比起来,更具有叙事性,三个乐章分别具有自己的性格,但是他们三个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像是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确实,贝多芬用这部音乐作品描述1809年法军进入维也纳时,鲁道夫大公出逃的事件。三个乐章分别表现了“告别”、“离去”和“再会”,非常形象而流畅的表达了大公离开维也纳,两人分隔两地和大公再次赴返时的情景和感情变化。贝多芬从此也“告别”了以前的创作风格,开始从中期进入晚期奏鸣曲创作,从此,他的风格与之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D小调奏鸣曲》“暴风雨”,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他在贝多芬一生钢琴创作中的地位,音乐界的看法都有各种不同。在思想性方面,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这样描述自己的看法:“暴风雨”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时期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不安,贝多芬在这部奏鸣曲中体现了与众不同的音响化效果,这是一个信号,它预示在贝多芬的创作体系中,一个英雄、革命的浪漫派的时期已经到来,贝多芬正在向心目中的新自由与向往挺进。
贝多芬的奏鸣曲所产生的影响在当时并没有爆发似的显现出来。但是,事实证明它不仅仅是作曲技法、钢琴演奏上的突破,这些作品是一个音乐时代句号,也是另一个音乐时代的序幕,它们必然成为后世顶礼膜拜的对象。它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并反映一个时期社会的潇洒和优雅,完美地展示了一种特定的音乐形式在天才作曲家手中所能达到的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