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影篇(1 / 1)

——中国电影再提“拐点论”

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了暗淡的前两个季度之后,第三个季度依然是喜忧参半。之前600亿乐观的言论彻底化为泡影,众多电影人终于意识到今年中国电影或许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拐点”。在8—9月上映的影片,依然是烂片众多,难以激发起观众的消费欲望。理论界的振臂高呼与产业界的无奈失落,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影市场暑期档、中秋档的复杂乐章。

一、热点对象评论

1.《七月与安生》

在经历了暑期档全盘失落之后,大大小小的影片均未达到预期效果。9月根据畅销作家安妮宝贝同名小说《七月与安生》改编的电影上映了。该片由陈可辛担任监制,曾国祥执导,周冬雨、马思纯主演,讲述了两个从13岁开始就相识的女孩七月和安生,惺惺相惜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机缘巧合之下,七月和安生爱上了同一个叫作“家明”的男生,最终得到各自命运安排的故事。影片上映后,以其不似一般青春电影套路的剧情发展而受到广大影迷喜爱,同时又因其很好地还原了小说原著的文艺流浪气质,而难得一见出现了书迷、影迷齐欢聚的景象。

从类型发展角度,该片摆脱国产青春片套路的剧情发展模式。怀孕、堕胎、出国、车祸……过去几年的国产“青春片”里,这些被主创人员用得乐此不疲的元素,最终却让“青春片”成为“烂片”的代名词。它们把人的生活与命运,描述得太过于剧烈,而且是一种表面的剧烈,对人暗潮汹涌的内心却丝毫没有触及,于是剧情显得狗血天真又愚蠢,最终耗尽了人的耐心。《七月与安生》摆脱了青春片的烂俗类型套路,把重点放在两个女孩相互依偎,相互反抗的成长故事中。男主人公苏家明的角色甚至可有可无,在这两个女孩儿的爱与恨中,男性角色仅仅是她们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她们反反复复认清自己、认清彼此的催化剂。相对于家明的被动和模糊不清的情感倾向,两个女孩有着相当积极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担当,并且到最后是七月在安生的陪伴下生下孩子,并相约分饰“好妈妈和坏妈妈”的角色共同抚养孩子,家明丈夫、父亲的角色都是缺席的。原来女伴才是彼此依赖的精神家园,这种处在闺蜜和拉拉之间的温馨情感更像是一种杂糅了爱情和友情的亲情。

这种大胆的设置在以往的国产青春片中很难见到,但其实两个女孩儿作为双主人公的类型在各个国家电影中都有所涉及。像日本电影《娜娜》《花与爱丽丝》,韩国电影《蔷薇,红莲》等,这些影片关注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并处掉男性干预的细腻成长体验,可以说是青春片的又一大创新类型模式。

从改编角度,该片保留原作的基调韵味,改变书中的人物设定更深入主题。小说《七月与安生》创作于18年前的90年代末,收入2000年安妮宝贝首次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全文不到两万字,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还有不少摄取人心的金句和扑面而来的视觉感。相较于原作,电影很好地保存有安妮宝贝文字风格特色,安静平淡缓缓流淌而来的情节,让观众非常舒服地跟随导演一起进入到两个女孩儿的青春时光。不同于大部分青春片所追求的声嘶力竭,用力过度,总要分出对错与是非,《七月与安生》自带张弛有度、含蓄内敛的文艺气质。虽然,到最后导演依然没有明确的说明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对的,但是“自由与稳妥”两种人生的设定,又何尝不是每个人在成长中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呢?

在遵循原著风格的基础上,电影最大的亮点改编就是“交换人生”,小说里七月还是那个七月,安生还是那个安生,而在电影的后半段七月却变成了安生,安生变成了七月。最后死亡的反而是变成了安生的七月,存活下来并过上普通人幸福生活的是变成了七月的安生,电影更像是小说的续集和升华版,用更为明确的交换人生带给观众直面的思考,为我们揭开人生的另一层真相。

从主题角度,该片通过人物性格反转升华主题。其实在《七月与安生》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七月性格形象的反转。表面安静柔顺的七月却有着藏于心底深处的私欲、世故和心机,而安生表面叛逆调皮,却是简单、天真和透明的。对七月的人格重塑是影片对人性最深层次的挖掘,逃脱了大部分类型片中非黑即白、非A即B的二元对立人设,影片的新鲜跳脱之处还在于还原了人物本身多元的复杂性和变化感,有了现实生活人最正常的呼吸,最真实的性格。

虽然《七月与安生》并不完美,但是两位主演可圈可点的表演,导演在影片情节结构上的用心等,都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了国产青春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也同时为网络小说IP改编电影提供了可行性的借鉴。

2.《我的战争》

与《七月与安生》同期上映的《我的战争》,是一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宣传发行,彭顺执导,刘烨、王珞丹、王龙华、杨祐宁等主演的电影。影片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讲述了一群平凡又伟大的年轻人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决然远赴他乡,在残酷的战场上发生的那些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传奇故事。这样大场面的战争片在近几年的国产市场不乏佳作,《智取威虎山》《战狼》等都为这类主旋律电影正名,只有质量佳,就会赢得观众认可。然而,《我的战争》却因为其空洞的人物形象,缺少的人物动机,以及前期宣传发行引起民众强烈反感而使票房收入极低,口碑也很差。

首先是人物形象的脸谱化,行动动机不明确。《我的战争》将整个影片的重点放在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斗中,整个故事就是不断描写战争,飞机轰炸,子弹横飞,我方陷入困境,但为了祖国,为了军队,为了战友,军人们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弹尽粮绝也决不退缩,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在这些军人身上发挥到极致,舍生取义的故事时不时地发生。而深处于战争中的人物却是苍白、无力的。观众看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但导演和编剧却没有交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愿意舍生忘死,结果刘烨和他率领的那些战士也就成了一群没有灵魂的战争机器人。他们仅仅是众多参加战争的战士之一,没有任何区别于其他战士的自己独特的特色,而“我的战争”中的主题“我”就变得含糊不清了。“我”如果没有任何特色,那何以书写“我”的战争。

其次,这些脸谱化的人物们行动是没有动机的,这也是大部分的主旋律电影无法真正的吸引观众的原因。而具体到《我的战争》中,影片中所描绘的抗美援朝本身就有其特殊性,人物的动机就更是这种特殊性的很好诠释。然而导演并没有试图去抓住这种复杂性,仅仅是把人物当成每次解决战斗问题的工具,人甘愿赴死的动机的缺失,也是影片空洞的原因。

再次,影片集中描绘我军的战斗,忽略了抗美援朝的整个背景和价值目的。影片基本上没有对美军的任何一次描写,都是站在我军的角度描绘一次又一次的战斗,甚至观众连他们每一次战斗的对象是谁都不太清楚,就只是看了两小时的无休止的打斗。朝鲜战争背后的中、美、苏三国的地缘政治角力,战争的必要性,“抗美援朝”的正义性等问题,这些这场战争独有的值得探讨的主题,影片统统回避,因此,无论破袭、堵截、巷战、攻坚这些战争形式有多丰富,都无法真正的牵动人心。对战争、历史正确的认识,人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这才是战争片的根本。

最后,影片前期的宣传发行危机事件,确实使得影片流失了很多观众。9月7日,《我的战争》发布了一款公益宣传片,由平均年龄85岁以上的中国影史最高龄剧组出演,讲述了一个老兵旅游团到韩国首尔旅游,在车上向韩国导游自豪地说,60多年前曾经举着红旗进过汉城……动用一批“大师级老艺术家”为影片推广宣传的本意是好的,然而,却因为宣传片的价值观发酵起众多负面评论。毕竟朝、韩现在依然分裂,韩国人也并没有感谢当年的中国人“举着红旗进汉城”。据艺恩电影智库显示,公众方面,微博负面情感评价含有“这种电影宣传可不好”,“拿钱做这种无知无耻广告演出”等。媒体方面,腾讯网发布了“不要以‘爱国’的名义无底线:评电影《我的战争》宣传片”,凤凰网发布了“媒体评电影《我的战争》宣传片:最冷血的战争观”等文字。一时间,对于该宣传的讨伐遍布整个互联网。

虽然片方第一时间站出来否认宣传片与影片的关系,但也于事无补,在互联网上出现很多自发抵制观影的活动。究竟宣传片事件给影片造成了多大的票房影响不得而知,但是负面口碑已对影片的舆论导向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逆的。

二、重要评论活动

2016年8月17日,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影发展论坛暨《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上海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论坛以近期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的成因为切入点,进而辐射到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

其中,对中国电影市场近期出现的问题,众多专家探讨了原因。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出现“拐点”,意味着数量型增长方式遇到瓶颈,但中国电影仍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超过40%的年票房增速会过度消耗有效资源,因此,要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互联网资本的强势介入虽然为电影创作提供了资金保证,但也在逐利性驱使下激起大量产业泡沫,也是中国电影出现产业拐点的重要原因。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刘嘉以“穷凶极恶”一词来描绘资本的“野心”,她认为一味维持高增速只是被产业泡沫放大的心理暗示。

此外,众多专家从产能升级与市场“浮沫”“互联网+”观众分层、题材类型更迭、技术“进阶”、市场机制“完型”等产业关键词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电影面临的机遇于挑战。与会者达成的共识是:中国电影要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三、热点评论议题——中国电影“拐点论”

2016年暑期档共有96部新片上映,收获123亿元票房,与2015年同周期基本持平。这与2003—2015年一直保持的35%以上票房增幅相比,成绩表现似乎暗淡。而到了国庆档,以15.8亿成绩收官,同比去年下降2.8亿,是近十年来国庆票房首次下跌。跌幅15%,人次下降700万。而即便夺得票房榜首的《湄公河行动》,票房也是三年来冠军榜的最低成绩。对此,大家纷纷提出了不同的忧虑和担心。有人提出“拐点论”,有人分析“票补”减少导致票房减少,有人说是因为我们的电影内功修炼不够等。中国电影增长速度放缓已经成为事实,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成了近期电影界热切讨论的问题。

第一,是不是能以单一的指标考量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正处于发展中,不应以无限增长的指标判断中国电影的好坏,而忽略了文化增长的突破。刚性增长是中国电影未来几年的必然趋势,同时起伏也将成为常态。同时,全球电影态势都不明朗,中国目前电影的几近饱和状态也是整个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更为理性的看待票房起伏的问题。

第二,提升电影质量才是根本。随着观众的品位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成熟、理性化,受众审美的提升使得对于电影的质量愈发挑剔,仅以单薄的剧情,颜值高的小鲜肉拼凑而成的影片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高品质需求,必须提升国产电影的质量,尤其是国产大片的质量,用大片带动整个电影产业的进步,用艺术引领整个审美趣味的提高。

第三,建立良好的电影产业生态环境。电影周边环境、投资环境、影院建设环境都需要更为合理性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为良性的循环,催生出更为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