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民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1 / 1)

民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全方位的,涉及民间文化的所有领域。下面仅以饮食为例,呈现我国民间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状况。

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根植于一定的经济生活之中,并且受它的制约。以中华民族而言,56个民族各自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依赖着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而生存,繁衍后代,同时又改造着自然。人们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就是该民族的衣食之源。大致说,居住在草原的蒙古、哈萨克、克尔克孜、塔吉克、裕固等民族,从事畜牧业生产,食物以肉类、奶制品为主。南方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宜于农耕,居住在那里的壮、苗、布依、白、傣、瑶、黎、哈尼、侗、土家等众多民族,从事农业生产,食物以粮食为主。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适宜种植大麦、青稞、玉米、荞麦、土豆等,居住在那里的藏、彝、保安、羌等民族,就以这些杂粮为生。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从事狩猎,肉类和野味成了他们的主要食物。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过去以渔业为主,食鱼肉,穿鱼皮,衣食来源离不开鱼类。饮食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是中外各民族间饮食文化交流融合的客观基础,而民族间饮食文化的**并蓄又是整个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之所以辉煌发达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