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服药本是倒霉的事,病人将康复的希望寄托于服药上。为了使服药产生良好的效果,病人在服中药时,要从语言、行为上给以避讳。
人们都希望药到病除,常用禁忌的方法来保持药效。浙江西南一带,药品不能放灶上,会犯了灶神,药力失效。药渣忌存放,要立即倒掉,认为药渣倒得快,病也好得快。药方单子不许反折,必须正折。旧时江苏南京一带认为,如果反折药方,就是说药与病反,不得功效。熬好的汤药不能拿过门槛。湖南一带认为,若将药拿过门槛,药被门神嗅过,药力便无效或相反,可能使病体不愈或病情加重。煎药的柴,切不可用樟树,“樟”与“张”谐音,这样会使“八仙”中的张果老动怒,而使药物失去作用。煎药时,烧坏药罐子,病人不日即可痊愈。服了药之后,奉药之人,要说:“避避疾,过别方。”这样祈祷病人可早日痊愈。河南一带吃完了中药,忌讳药渣乱倒,俗有“药渣倒高不倒底”之说。又有忌讳倒在垃圾堆和厕所内的。如倒放不妥,就会影响病人康复。
喝药时忌讳说喝药,而把“喝药”改说成喝茶。例如,在江西一带把喝药称“喝好茶”。在湖北长阳一带称喝药为“喝细茶”。这是从语言上对不吉祥的事进行回避,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今俗煎药不得在灶厨房,用药罐、风炉在廊下或病人房间煎服。药罐忌用盖,以药包纸漂水蒙罐口,纸干即药熟,不使药气散发也。世谓灶王与药王为仇,两不相触,灶间煎药不利于病人,并药气亦不令散入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