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属于民间意识形态,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三个不可分的体系。民间信仰是指民众在自然的生活形态中形成的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物象的信奉与祭拜,范围涉及原始信仰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的世俗化、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民众的巫术行为。民间信仰是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常常通过构建起来的象征系统得以表述。这些象征系统,反映了人们的信仰观念和表达信仰的生活范式和操作规范。一方面,民间信仰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民间信仰,人们常会武断地将之统统归为“迷信”,并竭力加以排斥,而不是采取理性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不是科学地探究其合理性和规律性,而是习惯于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有益或有害、好或坏等政治概念和二元对立的方法论给予判决,因而把民间文化特别是其中属于民间信仰(如神鬼信仰、巫术迷信等蒙昧意识)范围的种种文化的消极影响看得很重,看作是人类理性思维和当前意识形态的对立物”[1]。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基本上将民间信仰排斥在外。
民间信仰充斥民间生活的各领域,难以一一呈现。下面仅就神祇信仰、祭祀活动、民间禁忌、吉祥崇拜和生肖俗信五方面的民间信仰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