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园林艺术(1 / 1)

中国民间建筑注重风水,也强调美化居住环境。民间园林包括园林、山寨、水池、庄园、亭台楼阁,追求朴素典雅、恬淡隽永的风格,集中体现了民居美的艺术境界。

18世纪初到过中国的英国皇家宫廷总建筑师张伯斯曾称赞中国园林:“他们花园的完美之处,在于这些景致之多、之美和千变万化。”他还评价道,中国造园家“不像意大利和法国那样,任何一个不学无术的建筑师都可以造园”,他们“是画家和哲学家”。这些造园家“从大自然中收集最赏心悦目的东西,把他们巧加安排,以致不仅仅这些东西本身都是好的,更要使他们在一起组成一个最赏心悦目的最动人的整体”。中国园林不是画,但有着如画般的可感的风景形象;不是诗,但有着诗一般的节奏和旋律,诗一般迷人的意境。这种“诗情画意”的境界,是中国园林的精髓。

当我们漫步于中国民间园林,峰回路转,迂回曲折,眼前展现的是美丽的天然图画,所感受到的是空间与时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活的艺术形象,是大自然美的缩影。中国民间园林艺术的风貌也颇为奇特,与规则对称、符合几何形体比例的欧洲园林,以及具有冷峻的哲理化倾向的日本园林相异,中国园林既收入了自然山水美的千姿百态,又凝集了社会艺术美的精华,融我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花树栽培、叠山理山以及文学绘画艺术于一体,在波光岚影中掩映着亭台楼阁之胜,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中国民间园林的美学价值也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民间园林从汉朝在池中建岛以后,到魏晋南北朝又沿着池岸布置假山花木及各种建筑。自此以后,以水池为中心处理园景成为一贯的传统方法。山石方面,从南朝起,开始欣赏奇石,而假山也从这时开始,陆续创造雄奇、峭拔、幽深和迂回不尽的意境。唐宋以后,更与山水诗画的美学思想相结合,互为影响,形成独特的艺术发展路线。至清代,中国民间园林艺术达到高峰,而在千百年的历史中积淀的美的精华,凝聚于中国园林艺术的明珠——圆明园、颐和园与避暑山庄。

一般来说,中国民间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像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像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像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一。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3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他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借景”是中国民间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民间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有很多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他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不同形式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西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西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以上的借景手法属于“远借”。另外,还有“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交,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像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辉等,都可应时而借。

中国民间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多种情趣的园景。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再如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花墙窗”)使园有界非界,似隔而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师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更是以其多彩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

中国民间园林极为奇妙地将天与人、情与景融合为一体,以无言之美与沉静幽思的情调,形象地传递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精神,进而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博大和深厚。

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艺术?

2.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3.阐述民间艺术的阅读方式与理解途径。

4.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对民间艺术的影响。

5.上层艺术对民间艺术的吸收和利用。

6.民间艺术的审美特质。

7.民间艺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8.如何书写民间艺人口述史?

[1] 参见何健安:《中国民间舞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参见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诗学·诗艺》1~4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5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 转引自朱狄:《艺术的起源》,13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 [英]弗雷泽:《金枝》,19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7] [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80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8] [德]席勒:《美学书简》,第26封信,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1963(5)。

[9] [英]斯宾塞:《心理学原理》,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41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0] 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32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11] 转引自[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 艺术与社会生活》,4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2] [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9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

[13] 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25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14]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09~5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 吴文科:《曲艺及其类型构成》,载《北京观察》,2004(3)。

[16] 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时改名为《宋元戏剧史》。

[17] 古代有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而音有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律和音互相配合,诸多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结果,即是“宫调”,即为调性与调式的协调搭配。“宫调”是“调”的代用语。

[18] 薛宝琨、鲍震培:《中国说唱艺术史论》,191页,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19] [美]丁乃通:《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陈建宪等译,43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0] 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70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21] 又称“联曲体”、“曲牌联套体”,这是一种选用若干相对独立成曲的唱腔曲牌,按一定章法组合连缀成套的民间戏曲音乐结构体式。

[22] 洪飞:《“秧歌”简述》,载《晋阳文艺》,1982(10)。

[23] 《莱阳县志》卷三,26页,1935。

[24] 李惠芳主编:《湖北民俗》,368页,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25] 廖奔:《中国戏曲史》,33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6] 《全金元词》下册,12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27] 《辞海》(艺术分册),38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28] 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178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29] 李悦:《中国少数民族戏曲七十年》,见方鹤春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论文集》,21页,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30] 刘志群:《我国藏戏系统剧种论》,见方鹤春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论文集》,67页,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31] 侬怀伦:《云南壮剧流派及其他》,载《民族文化》,1984(5)。

[32] 周恒山:《试论侗戏的个性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载《贵州民族研究》,1990(4)。

[33] 施之华:《傣剧探源》,见《中国少数民族戏曲论文集》,275页,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34] 陈梦家:《“风”、“谣”释名》,载《歌谣》第三卷第十二期,1937年6月19日。

[35] 韩燕如、郭超:《爬山歌论稿》,5~12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36] 袁复礼:《甘肃的歌谣——花儿》,载《歌谣》第82号,1925年3月15日。

[37] 刘凯:《周刊与70年来的“花儿”研究》,见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编:《中国俗文学七十年》,38~3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8]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2),1084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9] 钟敬文:《客音的山歌》,见《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30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40] 钟敬文:《歌谣杂谈》“同一起句的歌谣”,见《民间文艺丛话》,57~64页,广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8。

[41]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台北,南天书局,1992。

[42] 黄顺炘、黄马金、邹子彬主编:《客家风情》,23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3] 姜彬:《区域文化与民间文艺学》,37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44] 钱模祥:《和人心弦的歌声——兄弟民族情歌初探》,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79(3)。

[45] 李文刚:《满族的情歌》,载《民族文化》,1982(2)。

[46] 佘吐肯:《锡伯族情歌初探》,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86(1)。

[47] 唐曾孝:《瑶族情歌说略》,载《零陵师专学报》,1984(1)。

[48] 钱模祥:《和人心弦的歌声——兄弟民族情歌初探》,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79(3)。

[49] 昌王堡:《真情、深情、诗情——塔塔尔族情歌的艺术美》,载《新疆民族文学》,1985(4)。

[50] 佘吐肯:《锡伯族情歌初探》,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86(1)。

[51] 于乃昌:《门巴族民间情歌与长仓洋加措》,载《西藏文艺》,1980(1)。

[52] 雷茂奎:《维吾尔族情歌初探》,载《民族文学研究》,1995(2)。

[53] 清水:《谈谈重叠的故事》,载《民俗》,第21、22期合刊,1928。

[54] 李继昌:《布依族“情歌”的传统形态及其与民族婚姻的渊源关系》,载《音乐研究》,1987(2)。

[55] [德]赫尔德:《论鄂西安和古代民族歌谣》,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册),441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6] 参见吴超:《论中国的歌节》,载《民间文艺季刊》,1986(2)。

[57] 参见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183~212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58] 参见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162~167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59] 罗日泽、过竹、过伟:《仫佬族风俗志》,55页,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