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又称端五、端阳。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后世的端午节,已超越了忌日的单一性,形成了有五色信仰即五彩线及吃粽子、龙舟竞渡、纪念屈原等习俗的复合型节俗。这些习俗活动宣扬了两大主题,这就是纪念屈原和驱除邪恶。
(一)表达爱国主义情怀
求吉、纳祥和辟邪,是汉民族传统节日的基本主题。唯有端午节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民众自古就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本来端午节起源于民间的原始崇拜和信仰,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但到了汉末魏晋时期,被赋予了纪念历史人物的内容。最初关于纪念哪个历史人物,也是说法不一的,以纪念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的影响最大,也最深远。在唐代,储光羲《观竞渡》、白居易《竞渡》、刘禹锡《竞渡曲》及张说《岳州观竞渡》等诗中,都提到屈原。储诗云:“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白诗云:“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别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较灵均死几多。”刘诗云:“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传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招屈亭是沅江边纪念屈原的亭子,至少立于唐以前)。张说《岳州观竞渡》中有句云:“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三闾”是“三闾大夫”,即屈原的官职。这说明唐时已把竞渡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上大夫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的诋毁使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备感痛心,远大的抱负无法实现。在忧郁悲愤的心情下,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楚怀王客死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使屈原万念俱灰,遂仰天长叹,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
屈原是一位热爱祖国的善良诗人,更是人们追求精神自由、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偶像。司马迁说他“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称赞屈原是“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之自溺,绝非他个人的不平和忧愤,而是楚国的悲剧,也是后世国家政治腐败屡屡重演的悲剧。屈原是以自溺抗议“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的政治腐败,所以人民怀念追悼的正是这位“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民意代言人。年年过端午,也就是人们年年期盼政治清明、国富民安。
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吴均在《续齐谐记·五花丝粽》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为什么用五色丝缠粽,吴均有交代,说是汉时长沙有个姓曲的人,路上遇到一个自称三闾大夫的人,对他说,谢谢你们年年祭祀我,只是祭品常被蛟龙吃掉了,以后请你们“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楝叶五花丝遗风也”。《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下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观之。”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端午习俗产生的原因,不仅体现了中华儿女对爱国志士的崇敬,也渗透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恶月辟邪
自古以来流传着五月为“恶月”、“毒月”之说。民间认为该月毒虫滋生,瘟疫流行,易得病灾,因此形成了许多禁忌。五月盛行不迁居、不糊窗的禁忌习俗。北京一带民间流传端午日井水有毒之说,故该日忌从井中汲水,每户都要在前一日争相汲水,蓄满缸釜。上海一带忌讳称恶,故称善月。
端午节一直流行一些辟邪活动,如插艾草和捕蟾。插艾和以前插艾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辟邪。比如在温州,妇女利用各色小布片拼成状如八卦、木鱼、粽、狮、虎、猪、金鱼等小袋,内装棉絮,用茴香、细辛、白芷、丁香之类药料(后多用樟脑丸),缝入小袋内,下垂彩线,这叫“香袋”。挂在床帐上,或系于儿童颈部,垂于胸前,是芳香化渴、可以解毒的意思。在温州双屿一带,每逢端午节,农家喜用硬小白纸,写上“白”字倒贴在中堂两边板壁,以及灶房、饭堂的壁上。俗语云:“‘白’字一顶倒,苍蝇巴(粘)勿牢。”意思是说,端午节贴颠倒的“白”字,夏天能避蝇患。据说日出以前的艾性凉,可以辟邪。在河南一些地方,端午节这天,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候。大人给他们戴上五毒肚兜,穿上黄色绣花鞋,手脚系着五色彩线,脖子上挂着精美漂亮的香囊,认为这样做可以防病,到端阳正午时,把它扔掉,称谓“扔灾”。
每逢端午节时,河南家家都有采艾、挂艾的习惯。当太阳还未升起,农民们就踏着露水上路了。日出以后的艾性热,容易招邪,所以人们都要赶在日出以前上山采艾。清晨起来打水是因为传说月宫嫦娥夜间将杵的药洒入井里和河中,用此水洗脸煮饭可治百病。因此在豫南一些地方,人们还在太阳未出之前到井里、河中打水,用井水河水洗脸煮饭;捉癞蛤蟆是因为民间认为,癞蛤蟆有剧毒,能够清热解毒,特别是端午这天捉到的蛤蟆毒性最大,质量最好,人们把蛤蟆眼泡里的毒汁挤出拌入面粉搓成长条,晾干备用。还把锭墨塞进癞蛤蟆嘴里,将它挂在墙壁上,风干后就成了中药,此称蛤蟆墨。如果人身上出了毒疽,用此墨画一圈,病情就会得到控制。
旧时,染指甲这一习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端午这天,年轻妇女要摘凤仙花,并将其捣成汁,然后用它涂染指甲,直至指甲染红为止。通常要依据年龄来确定染指的多少,小女孩一般十指均染,年龄稍长者仅染无名指和小指。民间认为,染指可以避邪,又因为染指亦美,所以就形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