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演化为节日。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天气和物候景观等的变化,是时令顺序过渡的标志,而节日则呈现特定的民俗内涵和纪念意义。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最受民间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正值春耕播种,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七《三月令·祭扫墓》中记载:“清明扫祭墓,插竹于冢,挂于楮钱,又曰标柏。盖墓前多种柏树,取古孝子遗义。”农谚中还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白首”之说。
清明时节是“生”的季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可人们却想到了“死”,想到了死去的亲人。所以,清明是将生和死结合在一起的节日。“未知死,焉知生”,意识到死亡的存在,思念死去的亲人,人们才会更好地生。同时,通过到墓地祭拜祖先和死去的亲人,祈求亡灵保佑当年能够获得好收成。而扫墓本身就是亲近大自然的一种行为,是张扬生命力的活动,洋溢着珍爱生命的意味。
扫墓这一习俗本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清明扫墓了。中国的满族、赫哲族、侗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有一些少数民族清明节过得比汉族更隆重、更有味道。壮族对祭扫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届时要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等到祖坟上供,行拜礼。土家族在清明节这一天要上坟挂青,家里要吃猪头肉,有“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的说法。
清明节的一个重要节俗是扫墓祭祖,追怀祖先。而这一节俗和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相连。如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四海为家”的情况增多是人们对清明节的观念日渐淡漠的主要原因;同时,清明节包含的“崇孝敬祖,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观也将失去一个重要的传播平台。我国政府顺应民心,改变了节日放假制度,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期,使得身居外地的儿孙有时间回老家扫墓。面对日益多元的社会需求,政府采取的积极措施可以提升清明节日的现代意义,让一代代的人自觉接受这些传统节日中渗透的文化精髓,从而使清明节日所承载的传统道德观念得以延续。
清明节起初并没有祭祀先人的习俗,但后来它逐渐与寒食节交汇融合。寒食节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后来与晋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传说相附会,寒食节扫墓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两个民俗节日交融后,禁烟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因为清明节吸收了寒食节禁火习俗,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明节是一个阴郁的“欲断魂”的节日,总是和扫墓、上坟等祭祀活动联系在一起。其实,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其起源还是在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它都不是一个只带给人们无尽追思和伤感的时节。这个节日与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一样,孕育着中国民众的和谐观念。清明节的各种习俗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包括今人与前人之间的沟通。扫墓、上坟等祭祀活动实现的自然是今人与前人之间的沟通;清明之时,同祖共宗的亲友借祭祀之机相会,共叙亲情,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在大地回春,万物勃发的清明,人们走出家门,到户外进行的各种娱乐活动其实是人与大自然的沟通。在传统社会的清明时节,人们去踏青,玩蹴鞠,放风筝,还有**秋千。因为清明时节处处**秋千,有些地方甚至将“清明节”叫做“秋千节”。
“秋千”这两个字的古字均有“革”字旁,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传说源于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他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就用双手抓绳而**。后来这种谋生的技能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游艺,取名“千秋”。但这时的“千秋”只有一根绳子。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把“千秋”带入中原。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把“千秋”作为一种祝寿词,取“千秋万寿”之意。后来为了避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在后来的演变中,单绳的秋千慢慢发展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湘西凤凰则有如此传说:古时一苗寨后生巴贵达惹拾到一只从云中掉落的绣花鞋,为了寻找失主,便做了一架八人大秋千,邀请附近的人都来**秋千,终于找到了丢鞋的姑娘七娘。
据说,在南北朝时,秋千从后宫传到民间。至唐代,清明打秋千已十分盛行。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隋唐时期,秋千主要流行于北方,南宋时传到江南,明朝蔚然成俗。在封建社会,清明节的**秋千活动让平时封闭于宅院中的女子有了大胆显示美感和游乐交往的机会,而秋千佳人也成为文人诗词中常见的美好意象。如唐朝韦庄有《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清明时节,春风拂柳,女子们三五成群,**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了诗情画意。
虽然近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风俗正被人们渐渐淡忘,但是,清明节**秋千的情景在人们的记忆中,历历如新。那时,一到清明节,男女老少都开始兴奋起来,壮小伙们都等不及,个个跃跃欲试,准备亮出绝活,一显身手,而大姑娘小媳妇们看起来更高兴,她们穿着花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的甩着一条大辫子,系着红头绳,还插上鲜艳的花朵……村里的空地上,早已架起了秋千,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围着秋千看热闹。小伙子们**秋千讲究惊险、出奇,但**的时间并不长。**秋千**得最多的还是大姑娘小媳妇,她们你抢我夺,嬉笑玩闹,连看热闹的人都被她们感染了,跟着起哄、喝彩。经过漫长而寂寞的冬季,整个村庄都仿佛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一下子活跃、热闹起来。
在北京西郊还流传着一句民谣:“大清明、小清明,打了秋千不腰疼。”可见**秋千的强腰健体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顺农时,其节俗也浸透着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经验感知。在春意萌发的清明,**秋千舒展了蜷缩一冬的四肢,让身体与万物一起在春气的感召下活动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