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应节食品(1 / 1)

筵席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仪式不可缺少的内容,除夕、春节、元宵要吃“团圆”饭,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冬节吃汤圆,其他繁多小节,如观音节、灶王节、鬼节等,也要蒸糕、改膳,用吃来纪念先人,用吃来感谢神灵,用吃来调和人际关系,用吃来敦睦亲友、邻里,进而推行教化。长期以来,节日饮食及其功能相对稳定,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食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也称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食元宵。元宵最初起源于宋朝,那时民间开始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宋人陈元靓写的《岁时广记》称它为“元子”,《乾淳岁时记》称它为“乳糖元子”,《大明一统赋》称它为“糖元”,《武林旧事》称它为“团子”。

食春饼:传说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的日子。二月春回大地,正是农事之始,人们祈望龙能镇住百虫,使农业获得丰收。这一天也是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女儿被接回娘家后,一般多以“春饼”招待。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这一习俗,可追溯到晋,而兴于唐。《关中记》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有记载说,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吃春饼谓之“咬春”,这是很时尚的词语。漫长的冬天过去,新鲜蔬菜上市,大家好容易有了改换口味的机会,谁不想大嚼特嚼,让沉闷多日的肠胃来个新感觉?为了一饱鲜菜,于是薄饼就派上了用场,用纸样的春饼卷足了“蓼茸藁笋”,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尝新的食欲。春饼是一种用白面烙成的双层荷叶形的饼,食用时将其揭开,内面涂上酱,再放入熟肉丝和绿豆芽等春令鲜菜,然后卷成筒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更显得其乐融融。

食粽子: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俗称“五月节”。粽子,古称角黍。早在公元2世纪时便流行这种食品了。最早是用新竹筒盛米煮成筒粽,后来才改用楝叶、菰芦叶、竹叶、苇叶裹黏米成尖角心形状,煮熟后食用。据传最早流行于长江、汉水流域,与端午节投粽入江祭屈原或饲蛟龙的习俗相融合,流传为节日食品。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大概是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概因为制作枭羹的枭不容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而粽子是用黏米做的,黏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功效,且包裹的菰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药用,所以粽子是古人夏季防暑祛病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应时食品。魏晋时的《续齐谐记》说,食粽子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屈原投江后,楚人便以竹筒盛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这一天,家家户户都食用粽子。

食月饼: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俗称“八月节”。这一天人们不但食用月饼,在夜里还要进行祭月、拜月、赏月等活动。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时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此说尽管有些附会,但吃月饼的确与拜月、祭月有关。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

食腊八粥: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叫腊八。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示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这一天凌晨,家家户户都开始熬腊八粥。腊八粥的主要原料有:芸豆、豌豆、小豆、绿豆、大米、小米、玉米渣、高粱米及小枣、花生米、栗子等干果。家庭贫富不一,使用的原料也多寡不等。除了熬腊八粥之外,民间还有泡“腊八蒜”的风俗习惯,泡好的腊八蒜是碧绿颜色,就像翡翠一样,再配上醋的颜色,可谓色味俱佳,在家宴上食用也能增添欢乐气氛。

食糖瓜:民谣中说:“二十三,糖瓜黏。”二十三是指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也称做“小年”。灶糖是一种麦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食饺子:饺子,原写作“交子”,意谓新年与旧年的交替。因其为食品,书写出来,就成为“饺子”了。农历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为除夕。当天夜里,子孙们给祖宗和长辈拜过年后,全家聚在一起吃“接神饺子”。有的人家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入一枚硬币,谓吃到硬币者吉祥好运。食饺子已有2600多年历史,《礼记》载:“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西汉时期,都城长安(今西安)就盛行食饺子。不过那时俗称角子,南北朝改称“偃月形馄饨”。三国时期,魏国人张揖所撰《广雅》一书中,有关于馄饨的记载。北齐时的颜之推也曾著书曰:“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就是现在饺子的形状。到了唐代,饺子更为流行,称之为“扁食”。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葬中,发现盛在碗里的饺子,和现在的饺子一样。宋代时称“角角”。明刘若愚编的《明宫史·火集》记载过年吃饺子的情况时说:“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卜一岁之吉。”清代的《燕京岁时记》里,也有类似记载。到了明清时期,才改称“饺子”,并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