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史上曾有这样的记录:考古学家发现,十万年前欧洲有一个种族,学界称其为尼德特人。遗留的骨骼化石表明,该人种身材高大,体魄强健,在原始人群中颇有先天的优势,可是,后来他们神秘地消失了。科学家们百惑不解,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的后裔是现在欧洲民族中的哪部分?可就是找不到,现代欧洲民族哪一个似乎都与他们没关系。经过考古和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谜底:他们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既不是天灾,也不是病魔,而是两**无规则的恶果。无约束的杂婚,为争夺异性,氏族内部成员相互拼斗残杀。成批年轻力壮的男女惨死在性的争斗中。最后,终于一蹶不振,日趋衰落,直至消亡。
人类不摆脱这种兽性的杂乱群婚,是无法再发展的。中国大地上的先民较早意识到两**无约束的危害,同样也逐步觉察直系血亲联姻带来的人种退化。因此,不得不对兽性式的两性关系实行一定的禁忌、限制。这些禁忌、限制,获得了公认,遂成了种种的婚姻习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
中国的婚俗历代主要沿袭的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现在有所简化。纳采即所谓“提亲”,由媒人前往女家,传递男家欲结秦晋之意。得知女家有意,媒人便探询待嫁女子的姓名、年龄(生庚)等,以便回男家后,由男家在祖庙进行占卜。这就是“问名”。通过占卜和合八字,媒人再前往女家行“纳吉”礼。纳吉礼以鱼作为礼物。“纳征”是男家给女家送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在完成纳征礼后,婚姻便具有了不可悔改的法律性。“请期”是男家将测算出的结婚吉日告知女方。新郎亲至女家迎娶新娘称“亲迎”。婚即“昏”,表明举行婚礼的时间一般在黄昏。下面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中的风俗画面。
一、送嫁妆
送嫁妆,即发奁。女儿出嫁,首先要准备嫁妆。陪嫁由女方自备,其种类可分为铺陈、摆设、日用等物品,因世俗视嫁妆多寡而论新娘身份高低,故而一般人家不得不倾其所有,大事铺排,以争体面。由于陪嫁丰盛,民间俗有“生崽满堂红,生女一场空”之说。
旧时北京地区,女家收到男家的定礼之后,即将送来的龙凤喜饼、茶食点心分成若干份,装入食盒,给七姑八姨等近亲好友送去,告知陪送妆奁的日期,表示邀请。上书:“谨詹于×年×月×日为小女××于归之期,敬请阖第光临”等语。凡收到礼品或请帖的,都要届时送些礼品,给姑娘买些嫁妆,如衣料、首饰或鞋袜等物,谓之“填箱”。也有的送些礼金,装在红封套里,上书“奁敬×元”。
女子出嫁要陪嫁,奁具名目繁多,其丰俭因女家贫富而异。1924年6月,顾颉刚先生在北大《歌谣》周刊上发表一篇文章,罗列了光绪十五年(1889)苏州地区一场婚礼的“奁目”:铜、锡、瓷、牙、竹、木各式器具齐全,粗略统计,有箱子四只,面盆、脚炉、茶炊等铜器二十四件,汤盅、酒壶、茶瓶等锡器四十一件,茶碗、大盆、汤碗等瓷器一百三十五件,箱橱、妆台、浴桶等木器五十一件,丝箩、提篮等竹器六件,另有团圆镜等各式镜子,象牙筷等牙器及**用品等多种。[17]
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的重嫁妆的观念和习俗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只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供应极为紧张,条件较差,许多机关、事业单位都实行供给制,“彩礼”、“嫁妆”根本无从考虑,往往是两张单人床一并就成家了。即使在农村,多数青年男女也不刻意追求物质条件,有最基本的生活用具就可以了。购置嫁妆的费用仍是由姑娘的家庭支付的,但姑娘多年来靠自己的劳动,已为家庭攒得不少收入。如果新娘是在国营企业或是公社劳动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在父母同意的前提下,她会把工资的绝大部分用来置办嫁妆。在一般工人或农村家庭,嫁妆的内容和数量还和民国期间通行的标准差不多,主要是个人生活用品。但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是新的,装在两只木箱里。“嫁妆”已经成了男女双方为打造婚后小家庭生活,各自所做物质准备的代名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情况有所好转,尽管一些紧俏商品仍凭票供应,但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之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嫁妆的传统风气又开始抬头。“奁目”是一个时代生活水准的最直接的表征。当时有“三转一响三十六只脚”的说法,结婚成家要准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即所谓“三转一响”,还要准备双人床、衣柜、衣橱、床头柜、梳妆台、写字台、方桌及四把椅子,这些家具总共有36条腿,即所谓“三十六只脚”。即便是在北京郊区农村,嫁妆也讲究有“八条腿”,这指的是大衣柜和五斗橱这两件大家具。此外,还有电视机、冰箱、自行车、大座钟、手表、电扇、餐具、花瓶、瓷茶具、桌布、玻璃杯、化妆品、成箱的衣服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男方家庭事先给了女方一些礼金,使她有可能提前买到这些在农村里显得很阔气的嫁妆。
二、开脸礼
按民间传统,新娘打扮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婚礼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南北民间都流行着古色古香的沐浴更衣、“上头”、“开脸”的礼仪习俗,这是新娘身份转变的一个标志。
开脸,亦称开面。所谓开脸就是用刀剃掉或用两根线互相绞合,用以绞尽脸面上或脖子上的汗毛,修齐鬓角。开脸必须在婚前一日进行,而且必须由儿女双全的有福的妇人来完成。近现代某些地区仍有这样的礼俗。巴金先生的小说《春》曾写过这样一个细节:蕙要出嫁了,周氏来给蕙开脸,她一面用丝线仔细地绞拔蕙脸上和颈上的汗毛,一面对蕙絮叨一些到人家去做媳妇的礼节。开脸之后便是蒙上“盖头”,或坐轿或骑马前往夫家了。
盖头即遮面,既有遮盖之意,也表明新娘处于身份转变时期,是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过渡的人,遮面便是一种象征性的隔离措施。新郎揭开“盖头”就是确立了新妇的身份。
浙江绍兴一带新娘在娘家举行沐浴仪式。仪式均由两位夫妻双全、多子多女的中年夫妻主持。一人手拿畚筛,筛上放些染红的喜果、鸭蛋,下面用大脚盆接着,另一人用热水从畚筛淋到脚盆中,再用毛巾蘸水让新人连续揩三次。新娘子沐浴后行“开脸礼”。当地风俗,未婚女子称“毛脸”,婚前是第一次开脸,请一老媪用线绞除脸上汗毛,修眉毛,整理鬓角,并拔下新娘的7根头发与新郎的头发混合搓成线,供新娘扎发髻,寓意“结发夫妻”。
湖州一带,男家在向女家发“上头盘”,即送上轿衣的同时,还要送上“开脸盘”。“开脸盘”共有六个盘,分别盛肉、鱼、鸡、喜果、炮仗红烛、胭脂花粉。女家收到开脸盘后,即由舅母等女性长辈给新娘开脸。有些地方开脸后由喜娘给新娘涂上厚厚的一层水粉,直到眉毛都看不出为止。
广东东莞一带旧俗在结婚前夕,择好良辰,新娘在娘家举行“落阁礼”。请一位好命妇人,摘一些柚子叶烧水给新娘沐浴,浴后换新衣,然后用红绿丝线替她绞去面毛,并把原来的辫子改梳成“上轿髻”。沐浴、开脸,梳头完毕,母亲端上煮熟的一只全白羽毛的鸡,俗规鸡头、鸡屁股一定要吃掉,取意“好头好尾”。
三、布置洞房
洞房是民间对新郎新娘所居住新房的俗称。之所以被称为“洞房”,传说在秦始皇时,阿房宫中一个名叫三姑的女子不甘**而逃到深山中,在山洞里与一位名叫沈博的避难儒生结为患难夫妻,生活虽苦,婚姻却很甜蜜,因而洞房即具有夫妻同舟共济、恩爱幸福的寓意,从此也便成为新婚夫妇居所的代名词。但据学者考证,洞房肇始于族外婚盛行时,钟情男女野外媾合的主要场所为山洞。后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则认为,洞房是新婚夫妇开始新生活的起点,因而民间对洞房的装饰和布置极为重视,以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在洞房装饰上,北方以剪纸最富情趣,南方以刺绣最有特色。北方的剪纸俗称“喜花”,就是因装饰洞房而得名的。装饰洞房的喜花图案有麒麟送子、凤戏牡丹、莲生贵子、龙凤呈祥等,有的还剪出老鼠娶亲等成套诙谐图案,使洞房更显得喜气融融。这些剪纸被贴到洞房的窗上、墙壁上、顶棚上、门上,从而使整个洞房更富情趣。在南方,出嫁女子则大都以各种刺绣艺术品来装饰洞房。在广东潮州一带,出嫁姑娘所刺绣的女红主要为荷包。这些荷包除送给前来闹房的小伙子外,大部分则被用来装饰洞房。因此,进入潮州洞房,满目尽是刺绣各异的荷包,墙上、梁上、**、窗上所挂尽是装有各种香料的荷包,不仅赏心悦目,而且香气袭人,更增添了洞房的喜气。
中国北方睡炕地区,洞房布置则以火炕和房屋粉刷及装饰为重点。在山东胶东一带,讲究洞房火炕必须重新盘过。炕上铺有紫红色炕席,炕的一头摆有放置被褥的炕几,炕几上放有叠成条形的绣花被褥。炕的四周挂有漂亮的炕围子。洞房墙壁被粉刷一新,上方扎有顶棚,顶棚上贴有以红金纸剪出的各种喜庆图案,顶棚之下则挂有以彩纸扎制的各种饰物。炕下北边靠墙处放置着橱柜、桌子、椅子等家具。洞房门口挂有新娘刺绣的帘,门上贴有喜联,也显得一派喜庆色彩。
洞房布置基本停当之后,临近结婚吉日,最为重要的一项仪式即为“铺床”。铺床,也称为“铺房”、“安床”、“铺帐”等,是一种于结婚前一天在男家举行的仪式。铺房习俗虽不见于古代婚礼程序的“六礼”之中,但在完婚之前为一对新人准备好安寝之处,也是人之常情。加之,婚床本身即是男女**和生育最为神圣的地方,因此,民俗将婚床打扮得五颜六色,给予了无限的祝福。
仅用吉祥物来装饰洞房还不够,似乎还不足以表达强烈的生育愿望。于是,喜床铺好后,接着要“滚喜床”,即找一个男孩,最好是新郎的晚辈如侄子、外甥等。让前来迎亲的一位妇女抱到喜**,满床乱滚,大家跟着一齐引逗、笑闹,儿童嘻笑声不断。兴致过后再把小孩抱下来。滚床目的,希望新娘能生个大胖小子。
四、女子哭嫁
在实行族外婚的初期,为了得到外族女子为妻,光靠和平交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先祖,也不得不以武力的强暴,到他族掠取足够的女子为妻,掠夺婚习俗出现了。
现汉字之“婚”,本身凝聚了远古先祖两**的一种遗俗。婚字为“昏”。抢婚虽随时可行,终不若黄昏或夜间之为便。骑着马,挟着弓,乘人休憩不备,以暴力求婚媾,女子岂有不哭之理。这种因被掳的惊恐、痛苦而发出的呼救之声,便是现在一般哭嫁习俗的原始形式。以后新娘或忧或喜、或假或真的哭泣皆为此呼喊的延续。
哭嫁始于掠夺婚,不仅未随掠夺婚之消亡而灭迹,反而经历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越来越盛,其内涵更为丰富,演变为一种婚俗。哭嫁到了成熟期,且哭且歌,种类繁多。
奴隶社会,男女两性间的权力平衡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且于观念上都被彻底打破,女性原先那种留恋母系社会之心态不复存在,唯有默默承受名目繁复的来自男性的压迫。于是,哭嫁习俗得以传承的本质因素掺入了新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
掠夺婚虽不复存,迎娶新娘之手段不再诉诸武力,但随之相继而至的买卖婚、服役婚、交换婚、聘娶婚以及其他特殊的嫁娶形式,皆剥夺了妇女自由选择配偶之权利,为哭嫁习俗的滋长营造了“优越”的社会环境,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买卖包办婚姻或变相买卖婚姻仍时常死灰复燃。嫁女只为赚钱,****然无存,乃是对人性的最为严酷的摧残。婚姻与**分离却同家法族规结合,成为妇女**生活的桎梏。哭,乃**欲望的炽热与婚姻现实的冰冷碰撞的必然爆发:既是对婚姻悲剧的绝望和无奈,又是对封建家长制压抑**的反抗。**与婚姻的矛盾为封建时代激发哭嫁习俗传承的最基本的内在动因。
五、坐花轿
旧时富贵人家娶亲用花轿,而穷人家用不起轿子的,就用推车迎娶。轿子或车内一般都要有一个压轿童或压车娃。若是用轿子迎娶的话,轿子前面走着一个夹红毡的人,专管逢村过店时放一阵鞭炮。轿子前面还要有:打旗的六人、打锣的二人、鼓乐一班(唢呐、笙、磬等四人至六人)、打灯笼的二人、拿火把的三人、挑鸡的一人(用一对牛笼嘴,里面装一只公鸡、一束艾、两棵并根葱)。到达新娘家时,亲家母要配上一只母鸡,把艾、葱留下,挑鸡的把一对鸡子挑回男方家中。轿子到达女方家中,负责招待的人出来迎接他们进屋,向压轿童施礼,恭请下轿。然后女方家设简单的酒菜欢迎他们这些迎客。
在民间,轿子的出发有一定的规矩,民众历来极为重视,轿子(现在则是车辆)的朝向、行进的路线都要按照规矩。轿子回去的时候所走的路线不能和来的时候重复,而要按照逆时针方向行走,即来时走右边,回去时走左边,重复的话就会生男不生女或生女不生男。花轿一出发,就意味着婚礼的正式开始。
六、掀红盖头
掀起你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你的眉毛细又长呀,
好像树头的弯月亮……
这是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早已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它把婚礼中最令人心动的一幕描绘得惟妙惟肖,再现了维吾尔族姑娘的娇羞和美丽。
盖头又称盖巾、方巾,是新娘在婚礼上的重要饰物。娶亲花轿来到家门口,催新娘上轿,新娘先拜别父母,然后用红巾蒙首,让伴娘搀扶上轿。花轿载着新娘,来到夫家,举行婚礼。盖头是哭嫁的继续,都表示新娘正处于身份转变的过渡时间,盖头是一种象征性的隔离措施。盖头由新郎揭开,表明新娘新的身份需要由新郎来确立。
揭盖头仪式是在洞房里举行的。民间对新郎新娘入洞房习俗向来很讲究。一般俗规拜堂后,用两家各出一条的红绸带结成同心花球式的牵巾,新娘新郎各牵一头,新郎面对新娘倒行将新娘姗姗牵入洞房。除此之外,还需要踏着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徐徐而行,不得履地,相传有传宗接代之意。不得履地者,即不可得“地”,意味着女到男家不可有权有势,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此俗唐代已有之。当时用毡。至宋代,改用席。谓之“传席”,席与息同音,息即小儿、后代。近代浙江一些地方又改用麻袋。新人入洞房时,地上铺几条麻袋,新郎在前,新娘在后,履之而行。麻袋辗转传递,直至洞房。袋与代同音,也即传代之意,俗谓“传代归阁”。
总的来说,新娘红巾蒙首,符合中国女性内向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要求,宣泄出在洞房这一特定时空里,新娘身上蕴含的娇羞、含蓄和朦胧的美。如今城市姑娘入洞房时,已不再以方巾蒙面,但却用轻纱裹头,而且仍由新郎将其掀开。
七、喝交杯酒
新娘新郎共饮“交杯酒”,是入洞房后到圆房之前的一个趣俗。交杯古时称“合卺”,始于周代。卺是一种匏瓜,俗称苦葫芦,其味苦不可食。合卺是将一只卺破为两半,各盛酒于其间,新娘新郎各饮一卺。匏瓜剖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柄,则象征由婚礼把两人连成一体,所以分之则为二,合二则为一。
新婚夫妇一同进酒,为什么要用匏爵呢?卺盛酒因卺味苦而酒亦苦,饮了卺中苦酒意味着婚后夫妻应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同时,意示夫妇二人如同此卺一样,合二为一,紧紧地拴在一起了。又因匏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中的一种,它又含有音韵调和之意,故“合卺”又寓示新娘新郎婚后应和睦协调,结为琴瑟之好。
到了宋代,破卺为二的酒具改为两只木杯。新娘新郎同饮之后,掷杯于床下,若两杯一仰一合,意味着男俯女仰、天覆地载、阴阳和谐,实在是大吉大利的事,而“合卺”也就被改称为“饮交杯酒”。
“合卺”和饮交杯酒都离不开彩线,也就是用红或绿的丝绳绾成同心结系于盏底或杯足。此后,由这条丝绳便衍变出“拴线”仪式。此俗大概起源于唐代,由此习俗产生了“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俗语。如今,红巾既不系足,也不拴手,只是让新娘新郎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所以,拴线被称之为“牵红”、“红绿牵巾”。
“合卺”、饮交杯酒仪式,对于新婚夫妇来说,有着同样的功利目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婚夫妇常常是一对陌生人。但传统的伦理规范强调夫唱妇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因此,新妇和其丈夫的沟通、和谐尤其重要。
八、闹洞房
结婚礼仪中,最有意思的算“闹房”。“闹房”又称“吵房”、“戏新”、“戏妇”、“弄新妇”等。婚日当晚,喝过交杯酒,闹房即开始。亲戚、朋友纷纷涌入新房,想出种种游戏节目,让新郎新娘当众表演,以逗乐取笑。新婚,与其说是新郎新娘的节日,不如说是一切相关的人们的共同节日。
西汉时即有“听房”的习俗,《汉书》上说:“新婚之夕,于窗外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可见,闹房习俗从一开始便掺和了许多“越轨”行为。民间有“三日无大小”之说,来宾贺客可以不讲礼法,对新郎新娘恣意戏谑取乐,进行一场新房中的嬉闹。闹房的对象尽管不限于新娘,但新娘无疑是“闹”的主要目标,所以如广州等地干脆就将其叫做“反新妇”,这儿的“反”是“玩”字的谐音,“反新妇”讲白了就是玩弄新妇。古书中也有称闹房为“戏妇”的。
闹房与民俗心理休戚相关,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因此,闹的名堂也就日益繁多。民间闹房历来有“文闹”和“武闹”之分。文闹习俗充满着欢乐、吉祥的气氛。我们现在实行的大多是文闹,基本剔除了古代的暴力行为,变得更为文明,闹而不俗,同时花样翻新,滑稽谐趣。婚礼作为人生四大礼仪之一,乃是美景良辰,人们总是群集欢跃,歌舞助兴。在这大喜大庆的日子里,通过闹房来增添欢乐气氛,消除冷清之感,因而文闹又称为“暖房”。
文闹只止于动动嘴巴。如念一些拗口的诗词、歌谣,让新娘学着念,或出上联要新娘接下联等,新娘不能令众人满意就会被罚糖果饼食或酒。有以糖果、喜果抛撒的,成为撤帐的继续;有劝酒、灌酒的,成为合卺的继续。闹新房时往往有个领头人,讲些如意的贺词,如江宁地区,闹房众人向新郎新娘敬酒时唱道:“一杯酒来敬新郎,合家幸福喜洋洋;二杯酒来敬新娘,早生贵子状元郎。”一直可以唱到十杯酒。又如在扬州,人们在与新娘开玩笑的同时,都有说词:“摸摸新娘头,金银往家流;摸摸新娘手,数钱用金斗……”人们把闹房说成是“闹发,闹发,不闹不发,越闹越发”。
武闹就是直接对新娘百般戏谑,甚至动手动脚。广东旧俗闹房多上演男家的妯娌翁姑给新娘“下马威”的恶作剧。他们往往提出各种苛刻离奇的要求,强求新娘回答,照办。特别是新郎不遵父母之命自行相中对象的新娘,更是难免遭此灾难,使闹房真正闹成了一幕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