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社会,强调“学而优则仕”。孩童首次跨入学校大学,实际被视为走向仕途的第一步,长辈和学校都格外重视,需要为入学孩童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活动。
一、开蒙仪式
旧时学童就读之所称书院,也叫私塾、书馆、学塾、蒙馆等。京师的蒙馆外面有招牌,大书一个“学”字,旁边还写着“秋爽择日来学”的字样。《燕都杂咏》:“训课童蒙早,春风义塾开。夕阳催散学,总角抱书回。”注云:“城内外设义学,训课童蒙。”在农村,在刚入学孩童的书本中放置青葱与松明,取其聪明之意。
浙江温州习俗叫开蒙为发蒙,须择吉日举行。中堂上摆列外婆家送的发菜、生汤圆、蜻干、猪肝、花蛤、小鲤鱼等十味,装十魁碗,叫十魁,由老学生伴新学生共食。然后由新学生在红毡毯上跪拜蒙师,蒙师则手把手教新学生,执笔填写用红字印成的上大人习字纸一张。写毕,又将所写的字密密加圈。新学生拜谢蒙师出堂,有的插银花一对,骑马向长辈亲友拜客,长辈给他拜见礼。外婆家所送礼物有状元片、糕干、福寿糕等,分发给同窗书友吃,另有果盘面和一封红包,由蒙师收去;纸做的魁星和状元交学生领回。然后设筵款待蒙师。
在湖州一带,学童初上学,家长或亲友提两盏上书“状元及第”的灯笼,带一块红毡毯,一对红烛,四样礼物:糯米圆子(中嵌一粒莲心,四周用灯草染色镶成花纹)、粽子、酥糖、猪蹄。在农村稍为简单,备两盒雪糕,上印“状元及第”、“读圣贤书”等字样。猪蹄和酥糖要奉赠老师,其余大部分分给同学。有的还用枣子拌点盐分发同窗,以示结缘(“盐”谐“缘”音)。
学馆正中挂一轴中堂画,如“鹤鹿同春”、“威震山谷(虎)”、“雄鹰展翅”等。学童家长点燃红烛,让学童在红毡毯上唱喏下跪,行拜师礼仪。应家长之请,老师给学童取一书名(也有家中事先取好的)。
杭州习俗,小儿六七岁时,延请一有学问之人,教学童《三字经》或《诗经》数句,并教他识字四个,再执学童之手描红写字一张,名之“破蒙”。破蒙之先,堂上点红烛,令孩子向上拜,名拜孔夫子,再拜先生。左右桌脚旁,一边放一木盆,里面用水养着鲤鱼;一边系一只白毛雄鸡。鲤鱼,寓鲤鱼跳龙门;白鸡,寓白凤吐文章,都是象征孩子将来有出息。鱼同鸡用完后均须放生。破蒙时外婆家须送糕、粽各一盘,以糕、粽谐“高中”,希望将来应试高中。
在广东佛山,孩子七岁时行开蒙礼。择定好日子后,开蒙的前一天晚上,学童要洗澡。之后,就不要被别人抚摸头部,被摸过之后就会愚蠢。这一天天未亮就要起床,但学童不能下地,待拜过神、吃过汤丸之后才可下地。拜神的贡品,除烧肉糕点之外,还有油角,而且是没有馅的空心角,意为灵通聪明。等诸事完毕,学童便由两三位男人背他上学,而不必家长送。当时天还未亮,路上还没有行人,可避免遇上孕妇或者什么不洁净的事物,顺顺利利到达学堂。这时,其他学生还没上学,只有老师因事先已约好在学堂等候。入学第一件事是拜孔夫子,旧时的私塾都设有孔子神位,摆好香案祭品,学童跪在孔夫子面前三叩首,祈求保佑聪明伶俐。然后拜过老师,就由老师开笔授书了。最初开学的启蒙课本是三本“红皮书”,即《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这些书本不是放在书包里而是放在一个小藤箧里,进了教室后用丝巾系在学童的腹部,老师问:“你的书在哪里?”学童就答:“书在肚里。”随即从怀内取出书来。老师首先选出《三字经》后面的“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一段,连教三遍,待学童会念了,就开始握着学童的手,在摹字本上,用朱笔照着字帖写了“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这时,老师满面笑容收下来人的红包之后,开笔仪式便完成。学童这时可坐回从家里搬来的椅子上,“埋位”读书,并且椅子上放置了早已准备好的一种糯米粉煎的饼(被称为“扑撑”),说是这样能使孩子屁股粘牢座位,专心致志读书。这时,同来的人已把带来的甘蔗分放在每位同学书桌上,每人两节。有钱人家有的分柑橙,穷人家则有分白榄两枚的。待同学们陆续来上学,看见桌子上的果子,就知有新同学来了。中午孩子回到家中,家里为他办开学酒,全家及亲友同饮。[1]
山东淄博南部山区流传着孩子打开头脑中“灵锁”开蒙的习俗。开锁有一套象征性的仪式,首先在院子里设一张八仙桌,摆四个香炉,里面装有高粮粒,插上点燃的香,再摆上各种菜肴、果品。桌前设四个蒲团,蒲团后面有一个装满干柴的红泥瓦盆。参加开锁仪式的都是女性长辈,例如孩子的姨、姥娘等。仪式开始后,要给孩子穿上“龙袍”,戴上“皇冠”,脖子上挂把由红头绳穿着的古铜锁,由四位女长辈领到桌前。女长辈先跪在蒲团上拈香祷告,磕三个响头,再让孩子依样照办,表示向神灵乞求聪明。磕头罢,起立转身,面向火盆,女长辈点燃干柴,两人架着孩子的胳膊跳过火盆,然后用钥匙把孩子脖子上的铜锁打开,再锁上。这样一连跳四次火盆,开四次锁。到了第五次,要让孩子自己跳,自己开锁,然后拿着锁跳回来,放在桌上,磕三个头,感谢神灵赐给的聪明,最后脱去“龙袍”,取下“皇冠”,女长辈在旁高呼:“××的锁子打开了,往后灵活了,再也不呆了!”于是发出了一阵赞叹和欢笑。接着,孩子的家长要设席招待参加仪式的女长辈。奇怪的是,开锁子的孩子绝对不能参加。[2]
这些开蒙习俗,随着民国以后新式学校的兴起,已逐渐被废弃或改变。如今有的地方孩子入学,风俗正趋铺张。父母要为之办“读书酒”,亲戚送礼。礼品从书簿笔墨、书包、计数器等文具用品,发展到衣帽、鞋袜、伞具等生活用品。
二、入学礼
在古代,入泮为隆重的入学大礼。学童先换上学服、释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因上古时学校前有半圆形的池,名泮水,所以学生入学称为“入泮”。泮桥只有举人以上的读书人才能从上面经过。古代状元及第的人,进国子监祭拜孔子经过泮桥时,要从池中捞起水草插在帽子上,称为“游泮”。
广东普宁县高埔地区的小孩一般都选择七岁或九岁入学,八按当地的说法是“傻王八”,多数人不择用。小孩上学的第一学期(即第一次上学),外婆家都要给外孙或外孙女做“聪明饭”,买书包,父母亲要给独生女煮“聪明蛋”。“聪明蛋”颜色是粉红色的,还要有葱(聪)、蒜(算)、猪肉。鸡蛋带蛋壳煮熟染上红色,就叫“聪明蛋”。要取双数。“聪明饭”和“聪明蛋”,是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
新中国成立前,潮州长期流行着新生入学的两种奇特的风俗:一是头一天进学堂的新学童,要手抱一只大红活公鸡去拜孔子,脚穿大红木屐,再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穿鞋;二是这一天的早餐吃菜,必须是一碟豆腐干和一碟名叫“纲鱼仔”的小海鱼,而且要分别放在磨砻的两端砻手上,这预示儿童读书会聪明,将来有出息。
饶平的小孩入学,称为“破学书”。入学的当天,父母要备办葱、蒜、芹菜、韭菜四样蔬菜及猪肝和有“木”的鱼,分别煮后给入学的小孩吃。入学要带礼品拜孔子,学校先在礼堂正中设置一副神牌,写上“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小孩由父母带着,祭品有糖葱数块、青葱一束、红鸡蛋一至二对、麒麟帖一个(里面印有祷祝词及姓名)以及笔墨。进学校后先祭拜孔夫子,祭拜后,将祭品部分送给先生(教员),方算正式上学。
当天或数天后,还要请先生起个书名,以后在学校就使用书名。在学校中,每年遇上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日,学生都要参加举行庆典活动,诸如彩枝青,高年级的同学平时要参加储蓄,届时可以请戏(木偶戏)演出,祭品主要是糖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