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民俗是指农业生产的过程、操作方式和技术,以及为了获得丰收而举行的仪式活动,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耕民俗自然是最具普遍意义的民间文化事象,也是生发其他民间文化事象的背景性知识。
一、稻作仪式程序
农业生产周期长,程序十分复杂,田间管理就有耨秧、去稗、锄草、施肥、防治虫害等,所呈现出来的民俗事象也非常丰富。
“鞭春牛”是一年当中农业生产第一项民俗活动。鞭春牛又叫打春或鞭春,是旧时流行全国的岁时习俗。其仪式过程大概是这样的:立春前一天,先将泥塑的春牛送至城郊的先农坛,或在先农坛举行迎春仪式后将春牛抬回地方行政官署。立春这一天,官绅都要事先沐浴洁身,更换素净的衣服,不坐轿不骑马,步行到祭坛前或官署前,和当地民众聚集在一起。等到“春官”报告立春时辰已到,扮成“芒神”的行政长官用“春鞭”抽打泥塑的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让它勤奋耕地,以获丰收。春牛被打烂后,大家争抢碎土,据说将其扔进田里就可以获得丰收。
后来,泥塑的春牛变成了纸牛。纸糊的牛是经不住打的,鞭子一抽下去,立即皮开肉绽,牛肚子里事先装入的五谷便散落一地,这象征着“五谷丰登,谷流满地”。鞭春牛更有积极意义的是,当时的历书不像现在的挂历一样流行,即便有,农民们一般也看不懂。为了能使耕种者知道“立春”节气的到来,用“芒神”来打“泥牛”或“纸牛”,可吸引更多的农民来观看,这就起到了更广泛的宣传作用,使他们及时知道春天的到来,农事即将开始。
湖南一带的鞭春牛习俗则演变得更富地方特色。湘桂交界地区和湘西南地区的“耍春牛”活动很有代表性。立春这天,两个强壮的后生脚扎黑绑腿,身穿紧身衣,头戴用竹和纸扎的“牛头”,套上青土布缝制的“牛身”,扮成一头“春牛”,由一支鼓乐队和一支农耕队领着,挨村挨寨去耍。村民对“春牛”来耍十分高兴,纷纷放爆竹迎接。耍完后由农耕队持农具到田间实地表演耕作,并在乐队伴奏下演唱《十二月花歌》。《十二月花歌》从正月唱到十二月,以指导如何生产作为演唱的内容。如唱正月的歌词是“正月里来正月花,你莫东家走西家。塘坝有漏早点堵,犁耙有锈快点擦!”、“耍春牛”是良风美俗。它在娱乐中宣告一年繁忙的农耕生产已经开始,提醒人们切莫误了大好时光。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耕牛的厚爱以及对获得好收成的良好祝愿。[2]
在水稻生产的规程方面,形成了一些模式化的仪式环节,如“开秧门”、“关秧门”、“尝新米”等。
南方稻作地区一般在清明前后下稻种。下稻种须在下午,传说上午下稻种,稻种要浮起来,要出毛病。浙江宁波则称下稻种为“落秧子”。稻种落田要择日,忌逢“乙”之日。下稻种的人要吃饱点心、年糕或粉干之类,认为肚子吃得饱,稻种下得匀,秧也长得好,稻子会丰收。下种时忌说鸟雀等词,而要说些“口彩话”,如稻种挑出去,习惯浅于箩口,以讨“浅出满进”之口彩。箩绳要仔细检查,防止倒翻,临出门要念“一担出,万担进”,男的挑担,女的说吉利话。稻种下田后,在秧田前竖一稻草人,为驱赶鸟雀食谷。并用三炷香、三根黄荆柴,外包黄裱纸、云鹤,插在稻田缺口边,认为这样的话五谷神会保护秧苗长得好。下了稻种之后,春耕生产开始紧张,民间忌男女**,长辈要把已成家的儿孙叫到自己房里睡,以保护身体。
种田插秧开始,第一次插秧时,要用香与蜡烛到秧田里烧一烧,再开始拔秧,叫“开秧门”。农家视“开秧门”如办喜事,以迎一年农事的开端。在浙江嘉兴,此日的饮食是“早晨鲞鱼中午蛋,晚上一顿小酒会”、“上午团子下午糕,点心送到田横头”。吃鲞鱼头,寓意为种田有“想头”。鲞鱼鱼头放在桌上,鱼头要向南,兆晴,会有好运;忌向北,向北则兆雨,不吉利。团子和糕,象征团团圆圆,年成步步高。
开秧门时还有若干禁忌:插第一行时忌开口,认为开了口以后手要伤筋。插秧时,人与人之间不可随便传递秧把,认为传递秧把会使这两个人成为冤家。甩秧把时,忌甩在种田人的身上,认为被秧把甩中的人要倒霉。插秧人插到田关时,手中多余的秧把要整把插在岸边水田之中,称为“多秧”,表示今年多粮。插秧时,所解下的缚秧把的稻草,不可乱扔,要放在已经插好的秧苗行间。如果乱扔,新插下的秧正好插在这束稻草上,就认为是“子犯娘”,要“天打煞”的,种田人要得病。许多人在同一丘田中插秧,种完田后若发现动作最慢的人被围困在田中央,俗称“戴田枷”,不吉利。插秧时换行要预先考虑这一点,或者换人,或者故意留下几行不种,让最后一人退出以后再补上,称为“留出路”,等等。在部分地区,开秧门之日要在家中设三牲祭祖“田土地”。
插秧结束的那一天,称“关秧门”。那天一定要早上岸,即安排农活必须在下午三四点钟时就全部完成,如果估计来不及,要及早请帮手相助。浙江嘉善一带还有请田歌手来唱田歌的习俗,以祈求吉利。关秧门这天,要一切顺利,如果安排不妥,以致天黑尚有一只田角来不及插上秧的话,这户农家就被认为不吉利。
关秧门的次日,媳妇都要回娘家,探望父母,并要送上一些礼物。插秧以后,农家勤管田水,经两遍耘田施肥后,即要“烤田”,以促使稻禾根系发达。
到了六月初一,正是早稻飘香季节,浙江农村家家户户进行烧田头活动,也叫“请五谷神”。每户户主,用锄头(不能用扁担)挑两只篮子,一头放香纸、蜡烛,一头是酒、饭、豆腐等,另外还有一盘“米筛爬”(用面粉、红糖、发粉放米筛内做成,形如海参),是预兆丰收的意思。烧一丘田,把一丘的田缺加高一些。烧田头结束,吃“米筛爬”,以讨吉利。浙江宁波地区,则要举行“稻花会”,村民聚在一起,排成长队,敲锣打鼓,放铳放炮,前往田间巡游一周,以祈丰收。
早稻长到八成熟时便要收割“尝新”,农民把早稻米磨成米粉,拌以早稻草灰汁,加糖,捏成团状蒸熟,称“灰汁团”,先供“灶君”,然后合家聚吃。
稻谷成熟开镰割第一丘稻时,要请五谷神。即用酒饭、香火等祭品在田头烧一下。在浙江西南广大乡村,民国期间,刈谷时,忌女人坐稻桶歇力,说是亵渎五谷神,来年要歉收;忌用镰刀敲稻桶,说是惊动五谷神,罚犯忌者你刈谷时割破手指。田间劳动喝生水,忌立即入口,要先吐一口唾沫在水中,见唾沫未化散的,表示鬼未投过毒,此水可以喝;如唾沫在水中化散开,说明鬼已在水中放了毒,喝了会肚疼、生病。去山间田里劳动,忌路上唱山歌,忌吹口哨,忌呼同伴姓名,说是被鬼听到,会有祸事。粮食收到场上,忌讳别人打听亩产多少斤,忌讳别人估计总产量是多少,也不能说“粮食收完了吧”之类的话,俗以为这是不吉利的。旧时严禁妇女进打粮场,俗以为妇女进场会带进邪气或怪物,以致给打粮带来不利。甚至还有这样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出现,已拉到场里的粮食也会因妇女的进场,不翼而飞,无影无踪。这显然是把妇女作为禁忌对象的,把妇女视为“不洁”、“不祥”,已进场的粮食会因这种“不洁”、“不祥”的作用不翼而飞。
江南稻作地区农民置办大件农具很不容易,一般要传之后代。所以在农具使用方面有着许多特殊的风俗。如农具做好首先请人题字,题词大部分是吉利话:如稻桶上题“五谷丰登”,谷柜上写“大有丰年”,米柜上写“玉粒珠玑”,水车上写“川流不息”,水碓或碾子上写“民以食为天,谷乃国之宝”。浙江建德地区一般用八个地名题水车:龙游、上海、分水、浙江、青田、万公、常熟、寿昌。每年在除夕之前,各地还有让农具休息的风俗,名曰“挂红”。即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将红纸条贴在常用农具上,如谷柜、风车、锄头、扁担、箩筐、扫帚等上面都要贴红纸条,并挂一副元宝锭。年初三农民开工劳动用农具时,只能从外面挑东西进来,如砍柴、挑水等,不能挑东西出去,如粪肥等。浙江杭州农民上田间时,不论何事,不得空手,而必背一把锄头,认为锄头是五谷神封过的,任何妖魔鬼怪见到锄头都会避开。
耕牛是南方稻作地区最重要的生产用具,是农民的好帮手,故农民对耕牛的护理十分仔细。春耕大忙之前,农民要给耕牛喂糯米饭、豆饼、老酒、黄糖、鸡蛋等营养饲料,并用水洗刷耕牛,称“壮膘”。
农具并非单纯地用于生产,还进入了当地人认同、象征和情感的意义世界。农具不仅仅是当地人皆知、没有深度的社会经验和操弄对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当地人对待现实与传统的一种态度,一种世界观,是当地人生活世界的基本行为图式。
二、祭祀活动
江南农村几乎每村都有五圣庙,以“五圣”为农业生产的保护神。关于“五圣”的来历,传说有二。其一,传说五圣是五兄弟,家里很穷,对母亲很孝,死后成神,玉帝封他们掌管民间善恶之事;其二,传说五圣即五谷神,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圣庙一般建在村口,很小很低。有的村坊只用三块砖头,二直一横,搭成庙的样子,里面贴张红纸,写几个字,就算五圣庙了。
并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如浙江余姚农民每逢下田、开犁、插秧、收割等主要农活,都要祭田公田婆,祝祷五谷丰收,并称为“田陀菩萨”,传说“田陀菩萨”的面孔很大,左右两边有红点。
在正月,要“甩火把”,又称“烧田蚕”。正月里的半夜,农家用稻草扎成小把,点燃后高举火把在田岸上奔跑,或将火把甩上落下,口中高呼咒语性质的歌谣:“火把掼得高,三石六斗稳牢牢。火把掼到东,家里堆个大米囤;火把掼到南,国泰民安人心欢;火把掼到西,风调雨顺笑嘻嘻;火把掼到北,五谷丰登全家乐”等。也有在田中烧茅草、茭白草的。浙江嘉兴则有用稻草做成草把,扎得很高,放置田中,草把上饰几根红绿飘带,黄昏时四周点灯,敲锣打鼓,用火焚烧。焚火烧田岸,可杀伤越冬病虫。
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农作风俗当是“求雨”。有曝晒神像以求雨的方法。如在河北冀县,当遇到大旱时,露天设置神桌,村民们戴着用柳枝编成的帽子集合于龙王庙,把龙王像放置于庙前广场上进行曝晒。大家在祭扫时焚香进表,并许愿:如能在三天或七天内降雨,便献一场戏或重新油漆神像。[3]浙江象山人将龙王像曝晒三日后,还要结队赴龙潭请“圣”,如经县城,县长必须迎送。民国时期曾两次发生因县长出迎不恭而请圣队伍闯闹县堂的事件。[4]曝晒的神像除龙王外,也有关帝、玉皇、观音等其他神像。在广东潮州地区,曝晒的是“雨仙爷”,将神像抬出庙时,每走三步还要鞭打神像一次。[5]甘肃省境内的张家镇则曝晒娘娘庙内供奉的两位女神,有时晒毕要将神像抛于泉源附近以祈甘霖。
有的地方则要盗取邻村神像曝晒。如河北邢台孔桥村求雨时要成立龙王会。有会主十六七人,负责到邻村盗龙王像,盗得越多越好。盗来的神像被置于本村的庙前曝晒,祈雨成功,则要将神像装饰一番,以仪仗送回。也有借神像的。如浙江东阳地区大旱之时,要举行“接佛”活动,把太白山上的七姐妹、五星太祖或各村的胡公大帝像借来祈雨。十几个中年人在天没亮时就出去,他们把佛像捆好并焚香燃烛叩拜之,然后扛回放在祠堂内临时搭成的凉棚内,选出一个叫做“等名”的人来管理此像。做“等名”的人必须是妻子已死,但儿、媳、孙都在的人,他片刻不离地在佛像旁照料一切。每天要请巫师作“雨斋”的仪式,如过三天仍不下雨,“等名”就要召集村里的妇女诵读《夜经》。祈雨得验,则要将佛像重塑金身,送回原处。[6]浙江东阳农村即使本村有龙王像,仍要盗借他村龙王像,认为盗借来的龙王像更灵。[7]
此外,在祈雨时,各地又有不同的仪典程序。在河北沧州,祈雨多抬关帝像巡游,九日内如祈雨成功,则要演剧酬谢关帝。[8]河北昌黎县神像巡查时各村各户在门前放一水瓮,上面插着柳枝,贴上写着“九江八河五湖四海龙王之位”的黄纸,遇巡查队伍则将瓮中之水洒向队伍。巡回队伍如在途中看到水井,便要跪下祭拜,并叫道:“下雨罢。”山东历城县祈雨时,全体村民提前三天斋戒,不得吃肉及葱、蒜,不得沐浴,避免男女同房。[9]浙江东阳祈雨时,用捞斗捉一只青蛙或一条白鱼,青蛙为龙子,白鱼为龙女,装入水瓶,回村供奉。[10]
假如阴雨连绵,久无晴日,则有许多祈祷天晴的习俗。常见的有扫晴娘和木棒打门、木勺挖天等。扫晴娘,先用秫秸制作一个女人形,称为“扫晴娘”,同时把一把扫帚插在“扫晴娘”手中,另用一线绳将此人形系在院中的树上,于每天的晨、午、晚三时刻向它唱歌:“扫晴娘,扫晴天,绿衫红衫任你穿。”如果不久天晴,则以红绿纸裁一衣形,以火焚之。木棒打门,用绳将一个捶衣用的木棒系在门上,并用手摆之,使其与门相撞,并唱曰:“棒槌打门,晴天日而入;棒槌打千秋,晴天大日头。”连唱三遍。木勺挖天,即持木勺向天空边挖边唱:“杓子杓子挖挖天,云彩上西山,今日下大雨,明日晌晴天。”[11]
除旱灾外,虫灾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应该是最大的了。那时没有农药防治,特别是蝗灾,更是不可抗拒。收得好不如种得好,种得好不如管得好。但田间管理的施肥、除草只要肯下力气就能搞好,唯有病虫害却是不可抗拒的。人们便把希望寄托在一些巫术和祭礼礼仪上,于是便有了专门的驱蝗仪式。
驱蝗仪式,多在每年春三月病虫害将发未发之时举行。甘肃陇东合水一带的驱蝗习俗比较典型。仪式在庙中举行。祭前,主事人先安排有关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人捉一些小虫,用五色纸分别包在五个纸包中;一人捉一只大公鸡,并备好纸、炮、香、烛;另外一个人拿上几枚鸡蛋。祭虫仪式在晌午时分开始,念经先生持五色纸旗五面,由主事人迎进庙堂。主事人点烛上香之后,念经先生便摇动法器(铜铎),诵念经文,内容多为驱虫保丰收之类。庙里诵过,众人来到庙外荒地上,念经先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逐一诵念经文。每念完一个方位,燃放一枚火炮,拿鸡蛋者朝天空甩出一枚鸡蛋,同时让公鸡吃掉一包虫。在这种场合,鸡蛋多是甩不烂的,被看热闹的娃娃们争来抢去,抢上鸡蛋是莫大的幸运。庙上祭虫仪式结束后,由主事人指派五个成年人将五面旗子分别插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麦田里。这样,在人们心目中虫害就不会侵害庄稼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