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来华后,为了有效利用文字印刷来传播福音,翻译圣经、撰写基督宗教教义书刊成为他们最常采用的传教方法。本节选用了18个基督宗教神学上最为常见的词语,梳理其在众多圣经汉译本中的译写演变过程。选用文献时间跨度长达千年,涉及唐景教文献、明清天主教文献、19世纪新教传教士圣经译本、20世纪上半叶华人圣经学者圣经译本、20世纪下半叶天主教思高圣经译本。同时,本节还根据《辞源》(1915年)、《辞海》(1936年)、《新名词辞典》(1953年)、《辞海》修订版(1979年)、《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汉语大词典》(1986—1993年)对这些词语的收录情况,来考察这些词语进入中国社会的状况。
1.移译词:先知、圣灵、天使
先知(prophet)
“先知”原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后指特别亲近上帝心意的人。他们作为上帝和人之间沟通的中介,会预言将要发生的某些事,也受上帝的启示,针对当时的情况,传达上帝的意旨,以警觉世人,呼唤悔改,预告未来。
“先知”一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新约·马太福音》第1章22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
“先知”这一双音节词首见于1635年(明崇祯八年)刊印的天主教文献《天主降生言行纪略》(按古经若纳古先知。鲁承主命。往尼你物名郡。以天主圣怒警戒其恶)[3]。这是天主教耶稣会士艾儒略根据《四福音书》用中文撰写的一部完整的耶稣传记。
天主教耶稣会士阳玛诺还将其译为“预知者”(使者又次问。尔为预知者。曰。亦否)[4],也曾使用“先知”(亦匪阨理亚。亦匪先知者)[5]。巴黎外方传教会白日升沿用了“先知”(此皆有之以成主已出而托先知之言)[6]这一译词。
基督教马士曼在圣经翻译中,继承了白日升这一译词,但同时也混用过“预知”(夫此诸情成致念主以预知所言云)[7]。马礼逊则继承了“先知”(夫此诸情得成致念主以先知者而前所言)[8]一词。1839年出版的郭士立译本,采用了一个非常儒家化的词汇——“圣人”(诸事得面可应验上主以圣人所云)[9],但很快即被传教士们放弃。除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圣经译本采用了“预言者”(凡此事得成、致应主托预言者所言云)[10]外,其他所有的译本,委办译本(如是、主托先知所言应矣)[11],浸礼会的高德译本(凡此皆成。致验主托先知者所言云)[12],施约瑟浅文理译本(凡此得成、乃为应主托先知所言曰)[13],直到和合深文理译本(斯事悉成、以应主藉先知所言曰)[14]以及和合官话译本(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15],都采用了“先知”的译法。
20世纪后的新教华人圣经学者在翻译圣经时,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先知”的译名。例如,王元德译本(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16];朱宝惠译本(有了这事,正应验主托先知所说的话)[17];吕振中译本(这全部的事发生,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18];天主教吴经熊译本(凡此皆所以应验主假先知而言者)[19];思高译本(是为应验上主藉先知所说的话)[20],都一致采用了“先知”一词,一直沿用到今天。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经有“先知”一词,即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及天才论出发,指所谓天生的启蒙者,或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特别能力。《孟子·万章上》中的“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孙子·用间》中的“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都表达了这个意思。天主教传教士移译这个词汇,将其用来表达受上帝启示而传达上帝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特别之人。各类汉语词典都选录了该词,并且都介绍了在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教义中,它所代表的特别的宗教含义。1915年出版的《辞源》选录了这个词汇,释为“基督教语。亦称预言者”[21]。1936年出版的《辞海》也选录了该词:“宗教用语。一作预言者,谓能传布神旨,以警觉世人,古代以色列之先知,尤为宗教史家所推重,谓犹太民族信仰心之发展,皆此辈启迪之功,卒以诞生后来之基督教云。”[22]《汉语大词典》也收录了此词,除指认识了解事物在众人之前外,还特别从宗教角度将其解释为“宗教中指受神启示而传达神的意旨或预言未来的人”[23]。《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犹太教、基督教称预言者”[24]。
圣灵(Holy Spirit)
“圣灵”一词在希伯来文中,原意指目不能见的风或气、人的呼吸,指一种神秘的无形力量,形容“灵”是无形的实体。基督宗教普遍认为,上帝的临在或权能往往是通过圣灵彰显出来的。圣灵的工作是上帝能力的彰显,圣灵同在即上帝与信徒同在。圣灵是基督宗教中最基本的神学概念。
“圣灵”一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新约·马太福音》第1章18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他母亲马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
唐景教文献将其意译为“净风”(设三一净风无言之新教,陶良用于正信)[25]或“凉风”(天尊当使凉风,向一童女,名为末艳)[26]。
在明清天主教文献中,传教士或以拉丁语音将其音译为“斯彼利多三多”(以西音称之。一曰罢德肋。一曰费略。一曰斯彼利多三多)[27],或意译为“圣神”(天主一性而包含三位,西士谓之伯琐亚也。第一曰罢德勒,译言父也;第二曰费略,译言子也;第三曰斯彼利多三多,译言无形灵圣,或圣神也)[28]。当白日升将“天主”译作“神”时,他就不能再采用容易引起混淆的“圣神”了,所以他另创了“圣风”(盖若翰固受水洗、汝曹乃不日受圣风之洗)[29]。
在此词的翻译问题上,基督教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竞争和讨论。马士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都继承了白日升的“圣风”译法。马士曼译为:“即厥母马利亚聘若色弗时、伊等未**之先、马利亚已由圣风而受孕。”[30]马礼逊译为:“盖若固施水洗,汝曹乃不日必受圣风之洗。”[31]之后,马礼逊在其他著作中,还用过“灵风”“神之灵”和“圣灵风”(盖先知言于古时总未依人之主意而来,乃神之各圣人依圣灵风感动而言也)[32]等词语。太平天国的文献也反映出其多种混用。例如,《天条书》:“赞美上帝为天圣父,赞美耶稣为救世圣主,赞美圣神风为圣灵,赞美三位为合一真神。”[33]
1839年,郭士立译本采用的仍然是“圣神”(其母马利亚既许聘约色弗、未成婚之先、却马利亚感圣神之德、而怀孕也)。1855年出版的委办译本也采用了“圣神”(母马利亚为约瑟所聘、未昏、感圣神而孕)[34]一词。1872年的北京官话译本采用的也是“圣神”(他母亲马利亚、被约瑟聘定为妻、还未迎娶、马利亚受了圣神的感动、有了身孕)[35]。1899年出版的施约瑟浅文理译本(母玛利亚为约瑟所聘、未婚、感于圣神而孕)[36]和1906年出版的和合深文理译本(母马利亚为约瑟所聘、未婚感圣神而孕)[37],都采用了“圣神”。
但这些译词最终被19世纪中叶出现的“圣灵”所代替。1848年,美国浸礼会传教士怜为仁将其翻译成了“圣灵”(故尔往去传教万国、以父、子、圣灵之名愠之)[38],其后,浸礼会的高德译本也沿用了这一译词(其母马利亚。既许嫁约色。未成婚。适有孕。由圣灵也)[39]。1864年出版的裨治文译本(其母马利亚、为约瑟所聘、未婚之先、彼由圣灵怀孕、而显露焉)[40],以及和合官话译本都采用了“圣灵”(他母亲马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41]。由于和合官话译本最终的巨大影响和被整个教会的接受,现在中国基督教会均用“圣灵”一词。所谓基督宗教教义中的基本内容“三位一体”,就是指圣父、圣子、圣灵。
20世纪后的新教华人圣经学者在翻译圣经时,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圣灵”的译名。例如,王元德译本(祂母亲马利亚,被约瑟聘定了,还未曾迎娶,就从圣灵怀了孕)[42];朱宝惠译本(他的母亲玛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成婚,玛利亚觉得自己由圣灵怀了胎)[43];吕振中译本(他母亲马利亚巳经许配了约瑟;他们没有同居以前,她就觉得她因圣灵而怀了孕)[44]。
不过,对这一译词,天主教仍然保持了“圣神”的译法,这从萧静山译本(其母玛利亚,已经许配于若瑟;他们还没有同居,玛利亚就因圣神受孕)[45];吴经熊译本(母氏玛莉雅既字若瑟,未同室,感圣神而怀孕)[46];思高译本(他的母亲玛利亚许配于若瑟后,在同居前,她因圣神有孕的事已显示出来)[47]中可以看出。
“圣灵”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它或指古代圣人之灵(敬躬祀典,告奠圣灵)[48],或指已故帝王,或指对帝王或神圣的威灵之尊称。
1915年出版的《辞源》、1936年出版的《辞海》均没有收录“圣灵”或“圣神”。1991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收录了“圣灵”一词,并在中国传统文化部分外,将其基督宗教内容释为“上帝圣灵,基督教基本信条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49]。
天使(angel)
“天使”的希腊文“angelos”,意为“上帝的使者”,指圣经中上帝所创造的有位格的超自然活物。他们环绕在上帝的宝座前,服侍上帝,并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伊斯兰教也有此概念,译为“天仙”,代表圣洁、善良,是上帝(安拉)旨意的传达者、受上帝(安拉)差遣保护信众不被恶魔侵扰的保护神。
“天使”一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新约·马太福音》第4章11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于是魔鬼离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
唐景教文献将其意译为“神天”(神天宣庆,室女诞圣于大秦)[50]。
明清天主教文献中有多种译法,或“天人”[51],或“天神”(彼时天主欲降世为人,选二盛德女,名玛利亚者为母,先遣一天神,其名嘉彼额尔者,现于其前)[52]。
20世纪后的新教华人圣经学者在翻译圣经时,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天使”的译名。例如,王元德译本(于是魔鬼离了耶稣,忽有天使来服事祂)[62];朱宝惠译本(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忽然有天使来伺候他)[63];吕振中译本(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忽有天使上前来,服事着他)[64]。
1968年出版的天主教思高译本放弃了明末清初时的“天神”,采用了“天使”(于是魔鬼离开了他,就有天使前来伺候他)[65]一词。吴经熊译本则采用了“天神”一词(魔退,天神进而侍之)。
“天使”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原指神话中天神的使者(《史记·赵世家》: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或指皇帝派遣的使臣。佛教中的“天使”指人的老、病、死(《启世经》:有三天使出于世间,所谓老、病、死也)。《辞源》《辞海》也都专门提到了此词的音译“安琪儿”:“上帝之使者,传达神意至人间者也。在美术上表现,恒为有翼之美少年。”[66]使用者更多的《现代汉语词典》则没有提到中国传统中的用法和含意,仅讲述了基督宗教、伊斯兰和犹太教等的神的使者。特别提到“在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小孩子,常用来比喻天真可爱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子)”[67]。《汉语大词典》将其注释为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指上帝派来的使者。例如,黄遵宪《养疴杂诗》:“佛祖不如天使贵,劝余多诵可兰经。”[68]
2.纯音译词:耶稣基督、亚当夏娃、摩西、耶路撒冷
耶稣基督(Jesus Christ)
耶稣基督是基督徒信仰的对象。希腊文“耶稣”(Iesous)的意思是“耶和华是拯救”。他的称号“基督”译自希伯来文的“弥赛亚”(messiah),意思是受膏者,为上帝所派遣的救世主,要履行特别的任务的救世主。圣经把“基督”的称号附于人名“耶稣”之后,代表相信耶稣是犹太人的救世主(基督)。基督宗教的正统教义认为,耶稣是圣子,即三位一体神的第二位,拥有与父相同的神性。因信耶稣而来的义,让人蒙神赦罪,得到永生。耶稣的生平主要记载在《新约》的《四福音》中。因耶稣为基督,故耶稣所传之教,又称为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又被称为耶教、耶稣教、耶苏教、耶教徒等。
该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新约·马太福音》第1章第1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
唐景教文献将此词音译为“序聰”(见“序聽迷诗所经”,“聽”为繁体“聰”字的误写)[69]。
1839年出版的郭士立译本,将词汇缩略为“耶稣基督”(耶稣基督之族谱、其乃亚伯拉罕之子并大辟之子)[79],从此确定了该词的翻译。此后,所有基督教圣经译本都采用了“耶稣基督”的译法。例如,委办译本(亚伯拉罕大辟之裔、耶稣基督族谱)[80],高德译本(亚伯罕后嗣大辟之裔耶稣基督族谱)[81],裨治文译本(亚伯拉罕之裔大辟之裔、耶稣基督族谱)[82],北京官话译本(亚伯拉罕的后裔大未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记在下面)[83],施约瑟浅文理译本(亚伯拉罕裔大卫裔耶稣基督之谱系)[84],一直到和合深文理译本(亚伯拉罕之裔、大卫之胄、耶稣基督族谱)[85],和合官话译本(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86]。
20世纪后的新教华人圣经学者的圣经译本,也都采用了“耶稣基督”。例如,王元德译本(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87];吕振中译本(亚伯拉罕的子孙、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族谱)[88]。仅朱宝惠译本采用了“基督耶稣”(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基督耶稣的谱系)[89]。
20世纪后,天主教放弃了原来的“耶稣基利斯督”一词,而采用了“耶稣基督”的译法。例如,吴经熊译本(耶稣基督,埃布尔汉之后,大维之裔也,其谱系如后)[90],思高译本(亚巴郎之子,达味之子耶稣基督的族谱)[91],均是如此。
魏源在初刊于1847年的《海国图志》中,介绍天主教时,使用了该词:“自耶稣生千有八百三十余年,称耶稣为基督,其先世自亚伯喇罕至大辟十四代。”[92]在晚清小说中,该词已经多次出现。例如,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又检查一检查,耶稣降生,应该在汉哀帝元寿二年)[93],曾朴的《孽海花》(花子不是耶稣,不能独自强逼她替全人类受惨刑)[94]。
1915年出版的《辞源》,收录了“耶稣”,释为:“犹太人,当生我国汉哀帝建平三年。”[95]也有“基督”,释为:“基利斯督之略称。其义为救世主。自耶稣出世后。后人多谓耶稣为基督。故耶稣所传之教。谓之基督教。”[96]1936年出版的《辞海》,没有收录“耶稣”,但有“耶稣基督”和“基督”两词。“耶稣基督”释为:“犹太人,基督教之开祖。耶稣其名,基督系尊号,皆为救济者之义。”[97]“基督”释为:“本作负荷神命者解,救世主同义。今则专以指耶稣,详耶稣基督。”[98]《汉语大词典》收录了“耶稣”“基督”两词。“耶稣”释为:“希腊文Iesous的音译。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称之为基督。”“基督”释为:“源于希腊文christos。希伯来文mashiah(弥赛亚)的希腊文写法。基督教对耶稣的专称,意指上帝所派遣的救世主。”[99]197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耶稣”“耶稣基督”,收录了“基督”,释为“基督教称救世主”[100]。
亚当夏娃(Adam,Eve)
亚当为圣经人物。在犹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中,均有此人。亚当是圣经中人类的始祖,是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在希伯来文中意为“人类、被造者”。在《旧约·创世纪》中,他是上帝所创造的第一个人,本居伊甸乐园,一日被蛇**,食上帝智慧之果,遂被逐出,堕入人间受苦。在伊斯兰教中,“亚当”被译为“亚丹”或“阿丹”;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均译为“亚当”。夏娃亦为圣经人物。在犹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中,均有此人。她是人类始祖亚当的配偶,是上帝用亚当的肋骨所造,其希伯来文Hawwah的意思是“生命”。在伊斯兰教中,“夏娃”被译为“哈娃”;在天主教中,译为“厄娃”;在基督教中,译为“夏娃”。
本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新约·提摩太前书》第2章第13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
马士曼译本对这两个人物的译名并不统一,在旧约和新约中分别将其译成了“阿当”和“厄袜”(阿当其妻曰厄袜)[106],“亚大麦”和“以法”(盖亚大麦先受造、而后以法)[107]。马礼逊译本则译为“亚大麦”和“以法”(神既造亚大麦及以法。置之于园中)[108]。
1839年出版的郭士立译本,仍然采用的音译方法,选用了另外两个词“亚坍”和“夏娃”(盖亚坍先见造、后夏娃焉)[109]。1853年出版的委办译本,首次使用了“亚当”和“夏娃”(受造时、亚当在先、夏娃在后)[110]。之后,基督教圣经译本全部使用了“亚当”和“夏娃”。例如,裨治文译本(盖亚当受造在前、夏娃在后)[111],北京官话译本(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112],施约瑟浅文理译本(盖亚当先受造、夏娃后受造)[113],一直到1906年出版的和合深文理译本(盖亚当受造在先、夏娃在后)[114],和合官话译本(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115]。
20世纪后的新教华人圣经学者在翻译圣经时,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亚当”和“夏娃”的译名。例如,王元德译本(因为先造是的亚当,后造的是夏娃)[116]、朱宝惠译本(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在后的是夏娃)[117];吕振中译本(因为是亚当先被塑造、然后才夏娃)[118]。
20世纪后,天主教对其有两种译法。吴经熊继承了基督教的译法“亚当”和“夏娃”(盖受造时亚当在先,夏娃在后)[119],思高译本则修订了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厄袜”为“厄娃”(因为亚当是先受造的,以后才是厄娃)[120]。
中国传统文献中没有“亚当”“夏娃”二词。对外来文献中的人名和地名,翻译者基本上都采用了音译的方法,这也是沿用至今的翻译定律。基督宗教传入中国后,作为圣经故事中的人类始祖,此名称得到极大的宣传。亚当、夏娃应该是圣经中百余名人物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人物。魏源的《海国图志·天主教》在介绍天主教的情况时,采用的是“亚当”和“厄娃”(男女各一,男名亚当,女名厄娃,以为人类之初祖)[121]。《老残游记》第十回:“亚当孙子,横被摧残。”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旧约记神既以七日造天地,终乃抟埴为男子,名曰亚当,已而病其寂也,复抽其肋为女子,是名夏娃,皆居伊甸。”在以后的文学作品,尤其五四新文学作用中,用“亚当夏娃”作为形容词来比喻某人某事的现象非常多,此不赘述。
1915年出版的《辞源》收录了“亚当”,释为:“犹太神话”[122]。1936年出版的《辞海》,也收录了“亚当”,释为:“原义为赤土,犹太神话云上帝用土造人,名曰亚当,为最初之男。”[123]1986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也收录了“亚当”一词,并进行了更深入客观的解释:“希伯来文,意为被造者、人。圣经故事中的人类始祖。”[124]
1915年出版的《辞源》收录了“夏娃”,释为:“犹太神话谓为人类始祖。亚当之妻。上帝拆亚当肋骨所成者也。犹太教基督教回教皆宗其说。夏娃者。生命之义。”[125]1936年出版的《辞海》,对“夏娃”仅有基督宗教的释义:“原字义为‘生命’,在犹太神话中谓为人类始祖亚当之妻,上帝取亚当肋骨所成者也。见旧约创世纪。”[126]未提及伊斯兰教也有此人物。1953年出版的《新名词词典》,将“亚当夏娃”收为一词进行解释。[127]1986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亦收录“夏娃”,释为:“希伯来文Hawwah的音译,一译厄娃。圣经故事片中人类始祖亚当之妻。”该解释还包括了天主教的译名,即“一译厄娃”,但没有收录伊斯兰教的译名“哈娃”[128]。
摩西(Moses)
摩西乃圣经人物。他是以色列民族最伟大的领袖,被视为先知和律法的颁布者,也是旧约《出埃及记》至《申命记》中最主要的人物。他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迈向了应许之地。
本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新约·约翰福音》第1章第17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唐景教文献根据叙利亚语,将其音译为“牟世”(已上三身同归一体。……明泰法王。牟世法王。多惠法王)[129]。
在明末清初天主教文献中,耶稣会士艾儒略根据拉丁文将其音译为“梅瑟”(梅瑟古圣。及诸先知所预言救世之主)[130]。巴黎外方传教会士白日升也采用了音译方法,译为“每瑟”(盖报律以每瑟而授。宠及真以耶稣基利斯督而成也)[131]。
马士曼和马礼逊的新约圣经翻译,深度参考了白日升的圣经译本。对于该词,他们采用的仍然是音译方法,将其修订为“摩西”(马士曼译本:盖律见施以摩西惟宠也真也来以耶稣基利士督[132]。马礼逊译本:盖例即以摩西而已施、乃宠也真也以耶稣基督而来矣[133])。此后,所有的基督教圣经译本,均采用了此译法。例如,郭士立译本(律例由摩西而来、惟恩典、真道被耶稣基督设立也)[134],委办译本(例授自摩西、恩宠真理、则由耶稣基督)[135],裨治文译本(盖律法授自摩西。恩宠与真理、则由耶稣基督)[136],高德译本(盖律例由摩西而授。恩慈真实则由耶稣基督也)[137],北京官话译本(律法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真理、都是从耶稣基督来的)[138],施约瑟浅文理译本(盖律法授自摩西、恩宠及真理则由耶稣基督)[139],直到和合深文理译本(夫律由摩西而授、恩宠真理、则由耶稣基督而来)[140],和合官话译本(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141]。
20世纪后的新教华人圣经学者在翻译圣经时,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摩西”的译名。例如,王元德译本(为律法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真理,是从耶稣基督来的)[142],朱宝惠译本(因为法律是凭摩西赐下来的,恩惠和真实,乃是凭基督耶稣而成就的)[143],吕振中译本(因为律法是藉着摩西而颁赐;恩典与真实乃是藉着耶稣基督而来的)[144]。
直到20世纪上半叶,天主教圣经学者吴经熊在翻译新约时,也采用了“摩西”(盖摩西所授者律法耳,至妙宠真谛,则由耶稣基督而溥施)[145]。1968年出版的天主教思高译本,继承了明末天主教的翻译传统,仍然采用了“梅瑟”(因为法律是藉梅瑟传授的,恩宠和真理却是由耶稣基督而来的)[146]。旧约五经也被称为“梅瑟五书”。
中国传统文献中,没有“摩西”或“梅瑟”一词。魏源的《海国图志·天主教考》在介绍天主教时,用的是“摩西”(事天神始于摩西,时在有商之初,沃丁年间)。[147]
1915年出版的《辞源》,收录了基督教的译法——摩西,并对其生平进行了解释:“摩西率之出埃及。至西奈之野。传上帝之律法以约束部众。欲引众入迦南。不果而卒。其后约书亚卒成其志。建犹太国。旧约圣经中有出埃及记。即记其事。”[148]1936年出版的《辞海》也收录了该词:“摩西率之归巴勒斯坦,路经西奈山,登山传上帝之命,创为十诫,为后世犹太教所遵。”[149]1990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则没有收录“摩西”[150]。《辞源》《辞海》等词典均未收录天主教采用的“梅瑟”一词。
耶路撒冷(Jerusalem)
耶路撒冷为圣经地名。它是以色列的古城,位于迦南山区。大卫攻取此地之后,以之为首都,取名为“大卫城”或“锡安”。这个城现今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宗教的圣城。在圣经原文中,这个犹太民族圣殿所在地的名称,其希腊文有两种拼写形式,在拉丁文圣经中也有两种拼写形式。
“耶路撒冷”一词的汉译过程可以以《新约·马太福音》第2章第1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
明清天主教传教士据拉丁文Hierosolyma,将其音译为“协露撒稜”(如德亚国京都。曰协露撒稜)[151],依据Ierosalem,则将其音译为“日路撒冷”(日路撒冷府的大堂是他修盖的)[152],等等。
20世纪后的新教华人圣经学者在翻译圣经时,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耶路撒冷”的译名。例如,王元德译本(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164],朱宝惠译本(忽然有几位星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165],吕振中译本(有几个占星家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166]。
20世纪后,天主教放弃了明清天主教传教士的译名,采用了“耶路撒冷”。例如,吴经熊译本(有哲士数人,自东方来至耶路撒冷而访)[167],思高译本(有贤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168]。
中国传统文献中没有该词。耶路撒冷作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新地名,在1915年出版的《辞海》和1936年出版的《辞源》中,均有收录。[169]1986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则没有收录该词。
3.音译+含义汉字:犹太人、伊甸园
犹太人(Jew)
犹太人为圣经民族,原指公元前922年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后南国的犹太人民,到了被掳之后和新约时代,又指那些从巴从伦回归者的后裔和散居在各地的以色列人。
本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新约·马太福音》第2章第2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
唐景教文献称这个民族为“石忽人”(有石忽人,初从起手,向死预前三日,早约束竟)[170]或“石忽缘人”(石忽缘人使持更守掌,亦语弥师诃有如此言)[171]。元代史书据新波斯语djuhud,将其音译为“术忽”(僧、道、也里可温、术忽、答失蛮为商者,仍旧制纳税)和“朱灰”“珠赫”“主吾”“主鹘”[172]等。
明末清初的天主教耶稣会文献一般都音译为“如德亚国人”(玛窦则取如德亚本国文……论如德亚国人被掳以后之事)[173],或译为“如德亚人”(我辈先祖。尝于此山之阴。瞻礼天主。乃如德亚人)[174]。
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白日升将其音译为“如达人”(且如达人自柔撒冷遣铎德与勒微辈问若翰)[175]。马礼逊译本借鉴白日升译本,将其改为“如大人”(曰彼生如大辈之王者何在)[176],同时在其他著述中还用过“如氐亚人”“如地亚国人”等词语。马士曼则将其译为“如大”(生如大辈之王者何在)[177]。当时,有的基督教传教士还将其译为“如底亚人”“犹大人”等。
1836年,郭士立译本中出现了“犹太人”(所生之犹太人之王者、安在)[178],并逐渐被其他圣经译本所采用。例如,高德译本(彼生为犹太人之王者何在)[179],委办译本(曰、生而为犹太人王者安在)[180],裨治文译本(曰、生而为犹太人之王者安在)[181],北京官话译本(那刚诞生的犹太人的王在那里)[182],施约瑟浅文理译本(曰甫生犹太人之王何在)[183],直至1906年的和合深文理译本(生而为犹太人王者安在)[184],和合官话译本(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185],均采用了该词,使其成为沿用至今的词语。
20世纪后的新教华人圣经学者在翻译圣经时,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犹太人”的译名。例如,王元德译本(那刚诞生的犹太人的王在那里)[186],朱宝惠译本(那诞生的犹太国王在那里呢)[187],吕振中译本(那生下来做犹太人的王的在哪里)[188]。
20世纪后,天主教吴经熊译本(适生犹太人之王何在)[189]、1968年出版的思高译本(那生下来做犹太人的王的在哪里)[190],也都采用了“犹太人”的译法。
中国传统文献中没有“犹太人”一词。1915年出版的《辞源》没有收录“犹太人”一词,但收入了“犹太”和“犹太教”[191]。1936年出版的《辞海》中,收录了“犹太”,释为“种族名”和“地名”,称“人民散居四方,多经商致富,且产生伟大人物,如耶稣基督、马克斯、爱因斯坦等”[192]。1953年出版的《新名词辞典》,收录了“犹太人”[193]。1986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收录了“犹太教”,而无“犹太人”。
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Paradise)
伊甸园为圣经地名。在《旧约·创世纪》中,伊甸园是上帝为亚当和夏娃预备的生活乐园,但犯罪之后,他们便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伊甸园在圣经的原文中含有乐园的意思。
“伊甸园”一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旧约·创世纪》第2章第15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
白日升没有翻译《旧约》,马士曼和马礼逊无法借鉴他的翻译,便只好分别创造了自己的译词。马士曼将其音译为“依顿”(神主带人置于依顿、令其守理园内)[194],马礼逊则音译为“希但”,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了相应的汉字,形成了“希但之园”或“希但园”(且神主将其人而置之于希但之园。以便备守之)[195]。郭士立译本将其音译为“以田园”(夫上主皇上帝带人、而置之在以田园、为耕守之)[196],委办译本译为“埃田囿”(耶和华上帝挈其人、置埃田囿、使之栽植、使之防守)[197],裨治文译本则译为“埃田园”(耶和华神挈其人、置于埃田园、以耕守之)[198]。
1872年出版的北京官话译本,首次创造了“伊甸园”一词[199]。此后,基督教或天主教圣经译本,全部都采用了这种译法。例如,施约瑟浅文理译本(主上帝挈其人、置于伊甸园、使其培而守之)[200],和合深文理译本(耶和华上帝挈其人置伊甸囿、使之治理监守)[201],和合官话译本(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202]。
20世纪后的华人圣经学者的圣经译本,如新教的王元德译本、朱宝惠译本,天主教的吴经熊译本,因无旧约部分,因此没有该译词。吕振中译本(永恒主上帝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里、去耕种、去看守)[203],天主教思高译本(上主天主将人安置在伊甸的乐园内,叫他耕种,看守乐园)[204]仍选用此词。
中国传统文献中没有“伊甸园”一词。圣经翻译在遇到地名时,一般采用音译,有时还根据地名的地理属性,再增加地名通名,如河、山、谷等。伊甸园就采用了这种翻译方法,这种译法也一直持续到今天。1915年出版的《辞源》,没有收录该词。1936年出版的《辞海》收录了该词,认为这是“犹太神话”,并将其与其他宗教进行了对比:“人类祖先亚当夏娃所信之极乐境也。超脱人间一切烦恼,与佛教之西天、净土等同义。”[205]1986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释为:“源于希伯来文,犹太教、基督教圣经故事中人类始祖居住的乐园,被誉为地上的天堂。”[206]
4.纯意译词:福音
福音(gospel,evangel)
福音在希腊文中是“好消息”的意思,指上帝赐给人类的好消息,即耶稣宣讲的天国福音,以及耶稣再次复活,为人类成就救恩的好消息。因此,福音是基督教教义最基本真理的内容。基督教徒谓耶稣说教以拯救世人,故凡耶稣所说及其门弟子传布其教义者,皆谓福音。《新约全书》有马太、马可、路加、约翰所作四传,谓之《四福音书》。
“福音”一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新约·马太福音》第4章第23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
唐朝景教文献将其意译为“妙乐”(我今一切念慈恩,叹彼妙乐照此国)[207]。该译词有浓重的佛教气息。这是景教文献的特点,也是景教汉译还没有独立成型的表现。
在明清天主教文献中,艾儒略首次创造性地将其意译为“福音”[新经乃天主降生后宗徒与并时圣人记录者。中云万日略(译言好报福音)经。即四圣纪吾主耶稣降生。在世三十二年。救世赎人][208]这一术语。之后,几乎所有天主教传教士均用了此译名。白日升也将其译为“福音”(使语伊等曰。毋惊我乃报知尔等。福音将乐众民)[209]。
20世纪后的新教华人圣经学者在翻译圣经时,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福音”的译名。例如,王元德译本(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宣传天国的福音)[219],朱宝惠译本(耶稣走偏了加利利,在他们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220],吕振中译本(耶稣在全加利利周游着、在他们的会堂里教训人、宣传天国的福音)[221]。
20世纪后,天主教的吴经熊译本(耶稣遍游加利利,施训会堂中,讲天国福音)[222]和1968年出版的思高译本(耶稣走遍了全加里肋亚,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都采用了“福音”一词。
中国古代文献中没有“福音”这个词汇,它是个完全的外来词。“福”是中国文化中最让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基督宗教则尤其强调能够“听”到上帝对人类救赎的好消息。传教士将两者进行了非常完美恰当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双音节新词语。随着基督宗教文化的发展,后来还出现了源于该词的与基督宗教紧密相关的其他新词语,如“福音堂”“福音书”“福音派”“福音运动”等。魏源的《海国图志·天主教考》在介绍天主教时使用了该词:“其经当即欧罗巴所传之圣书福音。”[223]在晚清小说中,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也已见使用(信送呈胡大人勋启,下面只写着“魏缄”两个字,还有“守候福音”四个小字)[224]。
1915年出版的《辞源》收录了福音,释为:“基督教徒称新约书为福音。谓此书宣说所到。福即随之也。”[225]1936年出版的《辞海》,也收录该词,释为:“基督教徒谓耶稣说教以拯救世人,故凡耶稣所说及其门弟子传布其教义者,皆谓之福音。”[226]。《汉语大词典》出收录了该词,释为:“基督教徒称耶稣所说的话及其门徒所付传布的教义。”[227]《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该词,释为:“基督教徒称耶稣所说的话及其门徒所传布的教义。”[228]随着时间的流逝,“福音”一词含义已经进一步扩大,超出了基督宗教的教义,有时泛指有益的言论或有利于公众的好消息,出现了“育儿福音”“财富福音”“投资福音”等修饰性用法,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5.意译词+含义汉字:十字架、五旬节、安息日
十字架(Cross)
十字架本是古代罗马帝国的极刑刑具。当时,人们会把犯人钉死在横直木之十字架上。一般来说,十字架是用来处死奴隶或没有罗马公民权的人的。耶稣为世人赎罪,死在十字架上,基督徒则认为十字架有受难或死亡的象征,也有复活得救的意义,故此十字架成为基督宗教的最重要标志。
“十字架”一词的汉译演变过程可以以《新约·马太福音》第10章38节为例(和合官话译本: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