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闽方言圣经罗马字本(1 / 1)

圣经翻译与闽方言的5个分支有关,即闽东分支的福州话、莆仙分支的兴化话、闽南分支的厦门话和汕头话、闽北分支的建阳话、琼雷分支的海南话。其中所有分支方言都有罗马字本,是方言罗马字最为兴盛的地区。

1.闽东分支南片:福州话罗马字本

福州话属闽方言的闽东分支南片,圣经译本又称榕腔译本,有罗马字本9种。[28]

1853年,《马太传福音书》《马可传福音书》《路加传福音书》在福州出版,均由美国美部会传教士摩怜翻译。[29]1854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译的《Iok-hang Tiong Kok-ing Chü》(《约翰传福音书》)出版。1889年,《Má-tái Diong Hok-ing Chü》(《马太传福音书》)出版。1890年,英国圣经会在伦敦出版了《新约全书》。

表5-8 福州话罗马字本、和合官话汉字本比较

1892年,《S?-piěng》(《诗篇》)、《Chuang Sié Ge》(《创世纪》)出版,之后又出版了《Chok Ai-gik Ge》(《出埃及记》,1893年)和《S?ng Iók Cǔ》(《新约书》,1905年)。1890年、1906年,《G? Iók Ciòng Cü》(《旧约全书》)在福州出版,由美国公理会许高志(George H.Hubbard)、罗为霖,英国圣公会史荦伯(R.W.Stewart)、柯林斯(J.S.Collins)和布雷德肖夫人(Mrs.Bradshaw)翻译。[30]

2.莆仙分支:兴化话罗马字本

兴化,即今天福建莆田。兴化话是闽语五大次方言之一的莆仙分支的旧称,以其主要通行于福建旧兴化府辖区而得名。它以莆田城关话为代表,属于闽方言的莆仙分支,俗称“莆田话”,旧与仙游话合称“兴化话”。它由古汉语分化出来,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代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迹象,部分地区有文白异读现象。[31]兴化话圣经译本仅有罗马字本,共11种。[32]

所有兴化话圣经译本都是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蒲鲁士(W.N.Brewster)[33]和他的同工翻译的,都是在福州话译本的基础上译成的。1892年,美国圣经会在福州出版了《约翰福音》[34],这是最早的兴化话译本。1896年,美国圣经会在福州出版了《Gu Ioh Cheoh Ai-gik Seng Chu》(《旧约出埃及圣书》)。1912年,《Gū-sing-ioh cén-cu》(《旧新约圣经》)出版。[35]

表5-9 兴化话罗马字本、和合官话汉字本比较

3.闽南分支东片:厦门话罗马字本

厦门话通行于厦门、漳州、泉州及台湾等地,属闽方言的闽南分支东片。厦门话教会罗马字又称厦门白话字,不但出版有宗教类书籍,还出版过物理、化学等书籍。传教士还用它来办报纸。例如,《漳州圣会报》直到1949年才停刊,办报时间长达61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厦门地区还有10万多人使用厦门白话字。[36]厦门话圣经译本有罗马字本26种。[37]

1852年,英国圣经会在广州出版《Iok-han Thoan Hok-im Su》(《约翰传福音书》)。这是最早的厦门话译本,由美国公理会罗啻(Elihu Doty)翻译。[38]1853年,《Lō-tek ? Cheh》(《路得记》)出版,由美国归正会传教士打马字(John Van N.Talmage)译自深文理委办译本。1870、1871、1872年,英国圣经会还出版了他翻译的《Sù-t? Iok-hán ê Sam-su》(《约翰三书》)、《Iok-hán Hok-im Toán》(《约翰福音》)、《加拉太书》至《歌罗西书》、《Má-thài Hok-im Toán》(《马太福音》)。罗啻和打马字都先后在厦门生活20余年。1873年,《Tsoan Su》(《新约书》)在英国格拉斯哥出版,由英国长老会倪为霖(William Macgregor)、宣为霖(William Sutherland Swanson),英国伦敦会高休(Hugn Cowie),英国长老会马雅各(James L.Maxwell)翻译,是第一本厦门话《新约书》。[39]1880—1884年,英国圣经会陆续出版了《圣经全书》。这是在马雅各的监督下,由英国伦敦会、英国长老会、美国归正会的传教士集体译自圣经深文理委办本的译本。[40]1891、1896、1908、1909、1919年,英国圣经会又再版了《Sin Iok E Sèng-keng》(《新约圣经》)。英国长老会巴克礼(Thomas Barclay)将译本与希腊文及希伯来原文逐节校对,并于1916年再次出版《Sin Iok Su》(《新约书》),于1933年出版《Kū-Iok Su》(《旧约书》)。

4.闽南分支南片:汕头话罗马字本

汕头话又称潮汕话,属于闽方言的闽南分支南片。汕头话圣经译本有罗马字本37种[41],罗马字本又称“潮语拼音版”。

1877年,英国圣经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出版了《Lū-kia Kai Koh-im-tng Tie-chiu-Uě》(《路加传福音书》)。这是汕头话的第一个罗马字本。1888年,由英国长老会卓为廉(William Duffus)、施饶理(George Smith)、汲约翰(J.C.Gibson)、金辅尔(Hur Libertas Mackenzie)和安刨德(P.J.Macagen)翻译的《创世纪》《约拿书》在汕头出版。其他译本还有:《马太福音》和《使徒行传》(1889年);《Sin-ieh Ma-khó Hok-im Tng》(《新约马可福音书》,1890年);《Sin-ieh Iak-han Hok-im Tng》(《新约约翰福音书》,1891年);[42]《Sin-ieh Lū-ka Hok-im Tng》(《新约路加福音书》,1892年);《腓力比书》(1893年)和《歌罗西书》(1893年);《约翰福音》《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力门书》《书信》(均为1894年);《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和《彼得前后书》中的《书信》(均为1895年);《加拉太书》和《以弗所书》(1896年);《撒母耳记下》(1898年);《Mit-si Lok》(《启示录》)和《哥林多后书》(1900年);《路得记》和《哥林多前书》(1904年);《新约全书》(1905年)。[43]1919年,《Si-phien Tshai-chip》(《诗篇选集》)在汕头出版。这也是汕头话最后一个罗马字本。

表5-10 汕头话罗马字本、和合官话汉字本比较

5.闽北分支西北片:建阳话罗马字本

建阳话属闽方言的闽北分支西北片,其圣经译本仅有罗马字本2种。[44]

1898年,英国圣公会传教士鹿峥嵘(Hugh Stowell Philips)翻译的《Ma-k? Hh ?-ing》(《马可福音》)出版。这是最早的建阳话译本,基于北京官话译本和建宁话译本而译成。1900年,英国圣经会出版了《Má Huói Hh? Ing》(《马太福音》)。[45]

表5-11 建阳话罗马字本、和合官话汉字本比较

6.琼雷分支:海南话罗马字本

海南话属闽方言的琼雷分支,其圣经译本有罗马字本14种。[46]

最早的海南话译本是1891年出版的《Nág Kai K?u-tú Jè-su Ki-dok Kai Tien-iok》(《马太福音》)。1893年,《Iok-hag Fok-im Toag》(《约翰福音书》)出版;1894年,《Lù-kia Fok-im Toag》(《路加福音书》)出版;1895年,《Má-kh? Fok-im Toag》(《马可福音书》)出版。1899年,《Sàg-si-ki》(《创世纪》)、《哈该书》至《玛拉基书》、《使徒行传》、《加拉太书》至《腓利门书》和《雅各书》至《犹大书》在伦敦出版;同年,《新约选译》和《旧约选译》出版。以上译本均为最早到达海南的冶基善(C.C.Jeremiassen)[47]所译。[48]

1902年,英国圣经会在海南出版了《Má-kh? Fok-im Toag》(《马可福音书》);1914年,出版了《马可福音》。这两本是美国北长老会女传教士郝非(Kate L.Schaeffer)基于和合官话翻译的。[49]1916年,《Lù-kia Fok-im Toag》(《路加福音书》)和《Tái-h? K?a Toang》(《使徒行传》)出版。

表5-12 海南话罗马字本、和合官话汉字本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