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诞生200周年纪念,是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和实践标准讨论40周年。人类走进21世纪也已经接近20个年头了。在这样一个历史时间框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哲学与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题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显著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想,我们的确需要认真地静下心来思考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样子的,并且在21世纪将进一步发展成什么样子。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来理解和把握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趋势?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并且又在何种意义上与过去的马克思主义不一样?如果说,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不只是意味着单纯的时间叙事,还要能够揭示出形态学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话,它是并且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如何来命名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
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提法中,已经意味着差异与同一、发展与坚持、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在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分论坛的发言中,我提出了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念。在我看来,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和巩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的下篇。如果能够进一步成功展开的话,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有望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们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形态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于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我已经在一些著作中谈到过了。但总体来说,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念还是一个原则性的提法,有待在各个方面系统地展开。过去的一些观点和提法只是蕴含着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但并没有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下展开。这一概念的系统展开需要涉及其思想基础、现实条件、理论意义、实践指向,以及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关系等诸方面的问题。这里我只就作为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的历史观问题,简要地谈谈看法。我之所以提出建构性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一点是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概念立足于后形而上学的实践思维,在超越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基础上体现了一种建构性的存在论意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这种阐释,并不是我个人独创性的看法,尽管表述各异,但基本上可以说是学界许多同仁的共识。我只是赋予了这种历史概念新的表述而已。我将这种后形而上学的历史概念领会为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存在论基础。在我看来,立足于建构性实践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思想视域中的社会历史存在论。我们从如下四个方面来阐释这种历史概念。
一、作为后形而上学存在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我们看来,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可以说,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思想视域中的社会历史存在论。在这里,我们不是在狭义的历史观意义上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我们将历史唯物主义看成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命名,是在批判性地贯穿了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总体性思想体系。
由于批判和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形而上学,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历史性成了基本的存在论范畴,而历史成了基本的存在范畴。马克思主义将人类实践中展开的社会历史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并且以一种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和关于事物的认识。因此,抽象的本质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被彻底瓦解了,实践性、历史性、社会性等获得了基本的世界观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由此具有一种后形而上学的存在论性质。抽象的本体论和以此为基础的认识论问题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主题,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主题是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这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真正现实。
在这样的意义上,在同样反对形而上学的存在主义、分析哲学和文化价值哲学构成的后形而上学思想格局中,与存在主义的“个人”、分析哲学的“语言”和文化价值哲学中的“精神”相比较而言,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范畴具有显著的存在论内涵和独到的理论优势。在我们看来,在形而上学解体的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走向社会和历史领域,代表了存在论哲学变革的根本方向,为一种建构性的历史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历史作为揭示人类存在总体的总体性范畴
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历史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存在范畴。历史以辩证的总体性思维方式揭示人类存在总体的总体性。因此,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是从时间的纵向上对人类存在总体的抽象。这一概念涉及的不是阶段性的、部分性的人类存在过程,而是人类存在时间的总体抽象,具有根本的存在论意义。
人类生存实践在物性世界中展开了超越物性世界的存在领域和存在过程,这就是社会历史。社会是从横向上揭示人类存在总体的总体性范畴,它侧重的是人类存在的静态结构和要素。历史是从纵向上揭示人类存在总体的总体性范畴,它侧重的是人类存在的动态演进过程和演进形态。社会形态的演进就是历史,历史的横断面就是社会。所以说,社会和历史在本质上是同一个范畴。社会历史就是人类实践中展开的现实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以社会历史为根本存在范畴的社会历史存在论。
在哲学存在论的意义上将社会和历史理解为存在范畴,现实的存在就是人类实践中的自我规定和自我展开,因此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建构性过程。离开了对人的生存实践及其内在机制的把握,就无法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逻辑。在这个意义上,以实践概念为基础探索人类如何存在和如何去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当然就是一种社会历史存在论。这样一种存在论思想将历史概念带进了新的思想视域,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历史观念。
三、历史作为实践展开的建构性过程及其建构性精神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将历史看成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不是一种先验精神或自在过程的自我展开。这一历史概念根本上否定任何一种理性狡计或神秘力量支配历史的观念。历史的过程就是人类在改变环境的同时自我改变的同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根源于生存实践的理论、意志、信仰都成为领会现实同时又参与现实的构成要素。因此,社会历史就是一个或快或慢的建构性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在物性世界中超越物性世界的存在状态和存在过程。机械的决定论历史概念、唯意志论的历史概念以及完美主义的历史终结论概念由此结束了。
历史被理解为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辩证循环过程,是实践中展开的开放的可能性过程。一句话,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置身于后形而上学的思想思域中,宣布了形而上学抽象主义历史观的终结。在新的历史观中,结合当代世界历史的变迁,可能性意识、创造性意识、主体性意识、有限性意识和渐进性意识具有了基本的地位。我们称这些基本的历史意识为后形而上学视域中的建构性精神。它们构成了当下我们理解历史和现实世界的基本观念。
四、建构性的历史概念是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我们认为,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下篇。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20世纪发展者的核心叙事是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夺取政权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现实,不是革命或者告别革命的问题,而是如何将革命精神转化为社会建设中主体性力量的问题,是依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地位,以改革和建设的方式实现革命的初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问题。这是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语境。
在这样的实践语境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体现出了新的实践动向和理论动向。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结合时代和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做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来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变化和基本成果。这就是一种建构性历史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根本体现。我们将社会历史看成是主体实践能动的建构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育起建构性的理性精神,通过一种积极的实践将现实导向预期的未来方向。
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革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下篇。这样一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且发挥着切实的影响。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当代中国具有典型的意义。正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为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我们看来,如果这种建构性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展开的话,它将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态,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