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讨论了中国人的传统自我是互倚型的自我,由于父母和朋友在青少年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地位,青少年互倚型自我主要指,把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和朋友的关系作为互倚型自我的两个主要内容。在一项中美青少年父母导向和朋友导向的互倚型自我对比研究中(Wang et al.,2007),我们可以看到中美青少年互倚型自我发展的差异。研究对象是美国芝加哥城市的中学生374人,七年级开始时(美国学制)12.78岁(平均)。中国北京城里的中学生451人,初中一年级时12.69岁(平均)。一共进行四次测验,测验时间是初一秋季开始,初一春季,初二秋季,初二春季。有关互倚型自我那一部分的研究,研究者从两个角度测试学生。第一是用量表的方法,使学生在已定的问题上表示是否同意的程度(Pomerantz et al.,2009)。第二是让学生自由描述自己(Setoh et al.,2015,研究1)。两者的结果不尽相同,但是大致上显示出中国学生的互倚型自我较美国学生的互倚型自我为重。
图9.1 中美中学生自我结构中与父母关系的内容随时间的变化
Pomerantz et al.(2009)让中美中学生对“父母导向的互倚型自我结构量表”中的叙述是否适合自己作出判断。例如,“当我想到我自己时,通常我也会想到我的父母”,如果中学生认为这句话很符合自己的情况,就给5分。如果一点也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就给1分。其余符合的情况用2、3、4分来表达。量表中一共有16条叙述,例如,“我常常把父母看作是我的一部分”,“我父母是怎样的人同我是怎样的人无关”,“要知道一个真实的我,知道我与父母的关系是有帮助的”,“如果一个人伤害我父母,我也会感到伤害”,“如果我同父母关系不好,我会对自己感到沮丧”,“当我思考我是谁时,我思考我同父母的关系”,等等。一共进行四次测验,让中学生对叙述作出判断,测验时间是初一秋季开始,初一春季,初二秋季,初二春季。此外,研究者还制成了一个“朋友导向的互倚型自我结构量表”,这个量表将上述量表中的“父母”改成“朋友”,其余的不变。
有关父母导向的互倚型自我结构的研究结果见图9.1。图的横坐标注明了量表测验的时间,纵坐标上的数字代表中学生认同量表中叙述的程度。从图上看到,中学生给出的分数都在3.4~3.6之间。前面我们说过,1分表示叙述完全不符合自己,5分表示叙述完全符合自己。因此,总体而言,中美中学生都认为与父母的关系在定义自我,或者说,在描绘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是十分重要的。但具体说来,中美中学生也有差别。①美国中学生在7年级秋季(相当于我国初一秋季)开学定义自我时,考虑与父母关系较多(3.6分),7年级春季,8年级秋季,8年级春季在定义自我时,逐渐减少了与父母关系这一部分内容(得分下降到接近3.4分),3.6分与3.4分差别显著。另有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美国中学生看待父母不那么正面积极,常与父母争吵,与父母一块玩的时间也少了。因此,美国中学生在图9.1中得分下降,反映了美国中学生企求“脱离”父母,而出现个体化、个性化的倾向。②与美国中学生不同,中国学生在四次测验中得分在3.4(初一秋季)与3.5(初二春季)之间,没有显著变化。换句话说,中国中学生在定义自我时,始终保持着与父母关系的内容。在中国,人们继续强调孝道,儿童进入青少年期并不必然增加与父母的矛盾,因为父母的权威比美国父母大。中国儿童仍旧比美国儿童花更多时间与父母在一起。因此,中国中学生从父母那里个体化的状况可能不如美国中学生。
图9.2 中美中学生使用社会个人特征描绘自己随年龄的变化
有关朋友导向的互倚型自我结构的研究结果,和图9.1相近。那么由朋友导向和父母导向结合起来的互倚型自我结构将会是怎样的?结果是,之前美国学生在四次测验中得分有显著变化,但是中国学生在四次测验中得分没有显著变化,而且中美学生在初一秋季的差别并不显著。整体来说,中国中学生的互倚型自我结构两年来始终保持着与父母关系的内容。
Setoh 等(2015,研究1)将学生们的自我描述分为三部分,第一是社会性的个人描述(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我脾气不好等)。在这个部分的描述,中国学生显著地低于美国学生,随后继续下降,一年半后才上轻微回升。美国学生则没有这个曲线形的转变,而是直线上升(见图9.2)。
与此相反是第二个部分有关非社会性的个人描述(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我爱玩电脑等),中国学生显著高于美国学生,随后继续直线上升,美国学生则直线下降。在这两年的研究期间,两国的学生在第三部分的自我描述却没有显著转变,这就是有关人伦和群体归属的个人描述(我很爱我的父母,我是中国人,我是xx学校的学生等)。在这个反映出互倚型的自我概念上,中国学生显著高于美国学生,两者都没有随着年龄而转变。
在一项较新的比较中美初中一年级学生个人描述的研究中(Setoh 等,2015,研究2),研究人员追踪了他们从初中一年级秋季至初中二年级秋季这个期间的转变。结果发现,有关人伦和群体归属的个人描述(互倚型的自我概念),中国济南市的初中一年级学生(191人,平均12.62岁),从初中一年级开始至初中二年级期间,都显著地高于美国中西部一座小城市的中学生(203人,平均12.76岁)。这项研究结果与之前的研究1的结果是一致的(Setoh等,2015,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