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的发展(1 / 1)

一般认为,青少年对自己的看法(自我概念)是由具体的和客观的(例如我是学生)发展到抽象的和主观的(内心的)(例如我喜欢想象)。陆淑萍(Lu Shu-ping,1990)用20个陈述测验(the Twenty Statement Test)的方法研究了中国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

20个陈述测验是这样的:就是在最快的时间里写完20个句子,每个句子都以“我是……”开头。

(1)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8)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将这20个句子的内容归类,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怎样定义自我的。研究对象是北京地区的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年龄(平均)分别是:9.8、11.8、13.7、15.4、17.2和20.0岁。男女学生共为509人。20个陈述测验是整个班级集体进行的。把所有学生的陈述测验的内容归为20类:性别、年龄、姓名、种族或民族、亲戚角色(我是爸爸妈妈的儿子)、学生角色(我是三年级学生)、社团成员资格(我是少先队员)、所做的事情(我爱旅游)、生理自我及身体形象(我是高个子)、个性(我好想象)、意识形态和信仰(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智力(我是聪明的)、道德价值(我讨厌不诚实的人)、人际关系(我不同别人竞争)、兴趣爱好(我爱阅读)、心灵(我富于同情心),等等。

在10~20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慨念呈现出三大类的发展转变:第一类的转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慨念越发趋向个性化(我自己,我本人),越来越多包含意识形态和信念性的东西(我信xx,我不信xx),更强调人际风格(我是友善的,我是害羞的)和个人的心理状态或感受(快乐,沉着)。第二类的转变是反方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慨念越来越少提及自己的姓名或与自己互动的组别。第三类的转变是较为复杂,高峰期发生在14~16岁而不是之前或之后。这些金字塔曲线型的转变,包括民族/国家传统和道德感,这些自我观在14岁前未算强烈,在16岁后则从高峰下降恢复到14岁前的水平。与金字塔曲线型相反的V-型转变,出现在自我概念中的职业角色,职业角色在14~16岁的自我概念中较14岁前或16岁后为弱。

12~14岁是自我概念发展中的具体-抽象期。大多数12岁以下的儿童把自己看成是客观的存在。虽然大于14岁的青少年也视自己为客观的存在,但他们的视角开始从内心、主观的角度看待自己。他们发现了他们自身抽象、内在的特征。陆淑萍曾访谈40位大学二年级学生,当问到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审视自己内在的特征时,半数以上学生说,大约是14岁的时候。一个女孩说,“我14岁开始记日记,我想记下我怎样成长。还有,我觉得我有一些秘密要与人分享。这样,我将秘密告诉日记。因此,我开始反省自我。”

下面举几个实例说明不同年龄的青少年是怎样描绘自己的。

一个小学四年级10岁的男孩对自己的描绘:我的名字是王欣。我住在南区。我是天津人。我是男孩。我10岁。我不是小组长。我喜欢玩弹珠。我是学生。我在四年级学习。我是第5组的。我是我父母的儿子。我在1996年出生。我是少先队员。我住在北京。在班级里我不活跃。我喜欢PE。我瘦。我在小学学习。我爱看电视。我喜欢在外面玩。这是一个对自我作具体描绘的典型。

一个初中二年级14岁的女孩对自己的描绘:我的名字是何芳。我是少先队员。我是中国人。我是初中生。我是小组长。我是女孩。我是我父母的女儿。我是北京人。我喜欢玩。我喜欢交朋友。我很有同情心。我有点雄心。我不够细心。我缺乏毅力。我喜欢艺术活动。我喜欢思考。我有我自己的主张。我不愿帮助别人。我是一个好人。我爱我的爸爸妈妈。这些描绘显示她开始关注她自己的心灵和人际关系。

一个20岁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描绘:我是我自己。我是大学生。我研究文学。现在我大二了。我有我自己的人格。我是一个诚实的人。我对社会活动不感兴趣。我讨厌不诚实。我不喜欢形式主义。我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我富于同情心。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我遵守诺言。我诚实待人。我喜欢安静的地方。我有很多爱好。我喜欢旅游。我喜欢想象。我不同别人竞争。我喜欢阅读。这些描绘显示她强调人际风格和情绪特征。

那么,青少年自我概念由具体、外在的描绘发展到抽象、内心的描绘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乍一看来,小学生(9~12岁)成为中学生(14~15岁)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学生面对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和新的校园,从而有了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这导致他们对自己的描绘发生变化。但更仔细地考察发现,是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不是学校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他们自我描绘的变化。陆淑萍在她的另一项研究中,比较了90名在中学学习的15岁学生与26名在大学学习的15岁学生(他们跳级三年)。结果发现,在大学学习的15岁学生比中学里学习的同年龄同学对自己的描绘更为抽象。这些跳级上大学的学生来到大学只有两个月,因此难以相信是大学环境造成了他们描绘自己的变化,但他们的确比同年龄的学生要更聪明些。因此,是跳级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不是学校环境引起他们自我描绘的变化。这项研究支持了米德(Mead)的理论——自我的本质是认知的([美]乔纳森·布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