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辩证法(naive dialecticism)是理解自我的文化差别的新途径,它不同于从价值观念的角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或从自我结构的角度(独立型自我——互倚型自我)来理解自我的文化差别。(Triandis,1995;Markus & Kitayama,1991)。例如,自我结构的角度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作为区分独立型自我与互倚型自我的标准,但朴素辩证法把自我关联于天地万物。在回答“我是谁”时,东南人常常说,“我是人”。这样的回答反应了东南人具有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整体论的思想:在天地万物中我是人。而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作为标准,就不好解释“我是人”这种回答的意义。
斯宾塞-罗杰斯等人(Spencer-Rodgers et al,2009)对中国人自我的辩证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这里介绍其中的三个实验。
(1)中国人自我概念中矛盾的思想
斯宾塞-罗杰斯等人假定,由于中国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家的阴阳;“塞翁失马”的故事等),中国人会有较西方人更多的关于自我的矛盾说法,更多的关于自我动态变化的说法,以及更多的从整体上叙述自我的说法。实验1对这种假定进行了检验。参加实验的有北京大学的学生95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欧美学生97名。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每个学生写出20句话作回答。然后将回答分成三类:矛盾的、变化的和整体的(见表6.2)
表6.2 辩证底编码方式
对表6.2有一些说明。对自我作动态变化的描述如“我尽量不说谎”,不同于静态的描述“我是老实人”。整体型的自我描述是指把自我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或将人类与整个生物界联系起来,如“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生物体”。变化的观念反映在自我描述中,表现为自我在时间、地点、场合或程度上的变化。如“在老同学面前我是友好的”,“我多少有些害羞”,“我现在胖些”。
实验1的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在自我描述中有更多的矛盾说法,有更多的动态变化的说法,有更多的整体性的说法。例如,美国学生更倾向于直接或肯定地说“我是友好的”;但中国学生常常通过否定的方式来表达我不害羞。这种通过否定定义(definition by negation)的方式表明,中国人头脑里有很多关于自己的矛盾说法会自动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2)自我概念的内隐测量。
在实验1中,中国和美国学生对“我是谁”这个问题做出回答,有人会怀疑这种实验方式不能真实地反映中美学生的差别,所得结果可能反映了中美学生谈论自己时的表述风格上的差别。为了排除这种怀疑,斯宾塞-罗杰斯等人在实验3采用一种内隐的(implicit)即无意识的方式来进行测量。实验3的被试包括47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和42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的欧美学生。学习的单词包括14对矛盾的人格形容词(28个)以及32个填充词(不是两两相互矛盾的)。矛盾的人格形容词如:智慧的—愚蠢的,努力工作的—懒惰的,可靠的—不能依靠的,热情的—拘谨的,活跃的—被动的,爱说话的—沉默的。填充词如,浪漫的,挥霍的。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被试对每个呈现的单词作出反应,即回忆一段与单词有关的自己的经历。如:在美国进修期间,我努力工作……我的初恋……算不上是浪漫的。见到呈现的单词,被试必须在60秒之内回忆一段自己的经历,不然,下一个单词就接着呈现了。对60个单词作记忆之后,接着对被试干扰5分钟(做4分钟算术题,或在打满数字的A4纸上对0和3打√),干扰就是指干扰被试对刚才见过的单词的回忆。之后,要求被试在15分钟内尽量回忆刚才见过的60个单词,并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与该单词相关的记忆。
实验结果如下:①中国学生比欧美学生记住更多的矛盾人格形容词。②欧美学生比中国学生记住更多的填充词。③欧美学生记住的矛盾人格形容词同填充词一样多。④中国学生记住的矛盾人格形容词多于填充词。总之,中国学生记住更多的关于自己的矛盾的信息表明,中国学生比欧美学生具有更多的关于自己的矛盾信息。而且这样的结果是在回忆单词及有关记忆的任务中得到的,并不涉及用言语表述,因而,用这样的方式得到关于自我的信息是内隐的,无意识的。
(3)辩证法思想与自我概念矛盾性的关系。
上述实验1与实验3表明,中国人比欧美人有更多的关于自我的矛盾叙述。实验5的目的是直接测量辩证法思想与自我概念矛盾性的关系。被试包括157名中国学生(北京大学),78名亚洲留美学生及53名欧美学生(美国加州伯克力分校)。首先对被试的辩证法思想进行测量。对32个项目做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的评定。项目的例子如:“我听着双方辩论,常常觉得双方都有理”;“我有时相信两个事物是相互矛盾的”;“我通常发现我的信念和态度在不同场合发生变化”。其次对被试的人格特点作评定:对49个单词,包括矛盾的人格形容词以及不矛盾的人格形容词是否适合自己做判定,评定等级从1(完全不适合)到9(非常适合)。矛盾的人格形容词举例如下:爱说话的—沉默的,富有想象力的—没想象力的,现代的—传统的,逻辑的—情绪的,好交际的—害羞的,现实的—理想的,愚蠢的—聪明的,决意的—随意的,以及有组织的—无组织的。
实验结果表明,①在辩证法思想测量上,中国学生和亚洲留美学生高于欧美学生。②在人格特点评定上,中国学生和亚洲留美学生更多认同对自己的矛盾的叙述。综合①与②的结果,我们可以说,具有更多辩证法思想的中国学生与亚洲留美学生更多地认同自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