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中国人自我的心理特点:辩证的自我(1 / 1)

一、东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与东西方不同的自我概念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尼斯贝特(R. Nisbett)和他的学生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东西方世界观的差异,他的中文译著《思维的版图》(中信出版社,2006)总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这本书的封面写着:东方人见森,西方人见木。的确,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东西方世界观的差别。

西方人的思维可以看作是分析性的,即他们注意的是一些独立于背景的物体;他们进而评估物体的性质并按性质将物体分类,这样做的目的是发现制约物体运动的规律。这些规律有时十分抽象叫作逻辑规律。由于这些规律制约着物体的运动,一个人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预期物体的运动,因而西方人具有控制物体的感觉与想法。与西方人相反,东南人(中国人、日本人和朝鲜人)的思想是整体性的,即他们注意的是物体所在的场所和背景;物体、事件之间的关系也为东南人所重视,但物体的性质与分类则被忽略了。由于缺乏对物体运动规律的了解,中国人相对说来也缺乏个人主宰和控制的感觉。代替逻辑规律的是辨证的思维,包括在明显矛盾的两极之间找到“折中”(middle way),以及认识到在对物体和个体决策时背景或环境的重要性(Nisbett & Masuda,2003)。

下面举一些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实验来证明上述论点。

(1)注意物体还是注意物体的关系或物体的背景。

北山志等人(Kitayama,et al .,2003)进行了一个棒筐实验来测量整体性对分析性(holistic versus analytic)的知觉(见图6.1),被试是美国学生和日本学生。

图6.1 棒框实验(Kitayama et al.,2003)

大方形每边90厘米,其中直线长30厘米即是大方形高的1/3。首先呈现这个大方形和其中的直线给被试。然后要求被试做两件事:①绝对任务。要求被试以上面大方形中的一条直线为标准,在左边的小方形中画一条直线与大方形中的直线一样长(30毫米),这叫绝对任务,即画直线要独立于小方形这个背景。②相对任务。要求被试以大方形与直线为标准,在右边的小方形中画一条相应的直线,使所画直线与小方形高的比例与大方形高与直线比例相等,这叫相对任务,即画直线要考虑小方形这个背景。实际上就是要求被试在右边小方形中画一条等于小方形高1/3长的直线。实验结果表明,美国学生在绝对任务中做得比相对任务更好,而日本学生在相对任务中做得比绝对任务更好。这说明日本学生比美国学生更注意方形这个背景,或者说,在画线时日本学生更能够结合(体现)背景信息;而美国学生在画线更能够忽略背景信息。

总之,在对一个客体作判断时(例如,在上述实验中对画好的一条直线作判断长短是否合适),日本人关注客体的背景,而美国人关注客体本身。

在北山志等人(Kitayama,et al.,2003)的结果发表3年之后,冈切斯等人(Gutchess,et al .,2006)发表了关于文化对物体加工影响的脑成像研究。参加冈切斯实验的有中国学生11名(5名来自香港,6名来自中国大陆,他们在美国留学的平均时间为2.5年),美国学生11名。实验中使用的刺激图形有三类(见图6.2)。

图6.2 Gutchess等人(2006)的实验用图示意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三类图形各40张共120张随机通过计算机呈现给被试,每张图形呈现4秒,要求被试按键回答(判断),他/她对图形喜欢、不喜欢或无所谓(中性)。在被试看图形开始到做出回答期间,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统(fMRI)对被试的大脑进行扫描。对图形按键判断结束后休息10分钟,然后进行再认测验,研究者将见过的120张图片与新的120张图形(每类图形40张)随机混合,一次一张地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回答,他/她是否刚才见过该图形。

实验结果表明,中美学生在三类图形的再认测验中无差别,换句话说,对中国或美国学生来说,学习与记忆这些图形难度是相等。但是,脑成像的结果却显示,与中国学生比较,美国学生头脑中有更多的脑区参与了对客体的加工,这些脑区包括双侧颞中回,左侧顶(parietal)/角(angular)区,以及右侧颞上回。但参与背景加工的脑区,中美学生的区别不大。总之,这个实验说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在对客体加工时激活了更多的脑区,证明文化的确在塑造我们大脑的功能,在塑造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2)对事物进行分类(Categorization)。

把鸡、草、牛三张图片放在一起,让美国小朋友和中国小朋友作判断,哪两张图片放在一起最合适。美国小朋友多半把鸡和牛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动物;中国小朋友多半把牛与草放在一起,因为牛吃草。换句话说,中国小朋友根据事物的关系来分类,而美国小朋友根据事物的属性、性质分类。

另一个实验是叫被试报告,图6.3中下面的植物(Target object)是与左边的植物(Group1)相像还是与右边的植物(Group2)相像。被试有三类:欧美大学生、亚洲留美学生和东南学生。

图6.3 相似性归类实验用图(尼斯贝特,2006)

结果是,近70%的欧美学生认为下面的植物与右边的植物相像,因为下面的植物与右边的植物共有直的茎,这一特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而近60%的东南学生认为下面的植物与左边的植物相像,因为下面的植物与大部分左边的植物(3/4)有类似的花瓣,与大部分左边的植物(3/4)有类似的叶子。换句话说,东南学生以两者相似的部分(花瓣和叶子)的多少来判断是否相像。而亚洲留美学生的反应则处在欧美学生与东南学生之间。实际上,右边的4张图与下面的图共有一根直茎,这一单一维度的规律性的东西(a unidimensional rule)把两者联系起来了,而左边的4张图与下面的图整体上较为类似(大部分花瓣和叶子都相似)。欧美学生更多地以单一维度的规律性作为分类的依据,而东南学生更多地以整体上的类似性作为分类的依据。

(3)认为事物是变化的还是稳定的

西方人在他们的世界中看到稳定性(stability),而中国人在他们的世界中看到变化(change)。这种差别可能与西方人关注客体而中国人关注背景有关。如果一个人注意焦点上的物体及其性质,并把物体按性质分类(category),进而寻找抽象而静态的规律,那世界对他来说自然就显得稳定。然而,如果一个人主要注意多个物体及其关系,那世界对他来说自然就显得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Nisbett & Masuda,2003)。

季丽君等人(Ji et al. 2001)系统地通过实验比较了中国人与美国人对变化的看法。我们在这里仅介绍她们的两个实验。

一个实验考察是否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多地预期事情会发生变化。参加实验的有北京大学的学生63名以及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学生56名。实验材料为下面4段短文:

a.露西(女)和杰弗(男)都是同一所大学的高年级学生,他们恋爱已有两年时间。你预期他们毕业之后分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b.两个小孩在幼儿园打架。你预期某一天后他们成为恋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c.查理出身贫寒家庭但勉强上了大学。你预期他将来有一天变成富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d.文森特高中期间三年一直是国际象棋冠军。你预期在下一次对抗赛他输的可能性有多大?

实验中,美国学生用英文进行,中国学生用中文进行。对每个问题作判断的可能性从0~100%,实验结果见表6.1。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更多地认为事情在将来总是要发生变化的。

表6.1 中美学生预期变化的比较(%)

另一个实验考察中国人是否比美国人更有可能预期,某种正在进行的变化将要发生变化,或者说,已有的变化趋势将会改变。被试是75名美国学生和58名中国学生,实验与实验结果见图6.4。

图6.4 中美学生预期现有变化将会改变的实验结果(Ji et al.,2001)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给被试呈现(a)(b)(c)(d)图中的前三个黑方块,要求被试按自己对前三个黑方块形成的变化趋势的理解,填上4与5。(a)代表负加速的衰退,(b)代表正加速的衰退,(c)代表负加速的增长,(d)代表正加速的增长。实验结果中,美国学生填的4与5处用黑菱形表示,中国学生填的4与5用黑三角表示。实验结果说明,中国学生更倾向于已有的趋势要发生变化。例如,(a)中,美国学生的黑菱形与原来的三个黑方形形成一致的变化趋势,(负加速衰退),而中国学生的黑三角使整条曲线抬高了,即4与5处的黑三角改变了前三个黑方块的走向。又例如,(d)中,美国学生的黑菱形与原来的三个黑方块形成一致的正加速增长趋势,而中国学生的黑三角使整条曲线降低了,即4与5处的黑三角改变了前三个黑方块的走向。

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倾向于预期事物会发生变化。

总之,西方人更关注单个的客体,并按客体的性质对事物进行分类,从而寻找事物抽象和不变的规律,因而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多为恒常的;而东南人更关注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客体的背景,并从整体上的类似性把握和认识客体,因而东南人更倾向于世界是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