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继昌[1]
党的十九大对教育的部署,体现了系统性、全局性的特点,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具体安排;既有集中部署,也有贯穿通篇的基本要求。其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总战略;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总定位;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总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总任务。
继续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半壁江山”,在各类教育中,继续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距离最近,具有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独特优势。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谈及继续教育:一是办好网络教育,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发展的战略方向,继续教育战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才培养任务,都应当作为新时代继续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比如报告中提及促进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从十九大报告中可以看出,继续教育要把实现“学有所教”作为新时代发展目标与要求。
终身学习本身是人类进步、统领各类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发展的伟大思潮。构建基于“互联网+终身学习”时代特征的终身教育体系是人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事件。
一、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一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二是包含学校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学习型社会”的根本目标;四是学习能力是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各级各类学校最重要的责任;五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统筹与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的“龙头”。
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两种不同载体
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横向载体;学习型行业、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纵向载体,共同构成学习型社会的两种不同载体。
学习型行业、学习型组织的企业通常由行业部委主导,教育需求相对一致,主要解决劳动人口能力和素质提升问题;通常会把具有学科专业优势的普遍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大学定位为建设主力军。
横向载体通常由地方政府主导、人员年龄跨度大,各行各业,教育需求不一;主要解决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当然也有提高国民素质问题;各级政府通常会把电大系统和社区学院定位为建设主力军。
劳动者素质能力提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三个主要动力之一。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力是当前我国继续教育的第一任务。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调结构、转方式。转方式要转向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能力提升、依靠管理制度创新转变。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素质能力提高需要专业学科支撑,没有专业学科支撑,高校或学院只能做低层次继续教育。因此有学科优势的普遍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企业大学)是劳动者素质能力提高的主力军。
三、继续教育应密切契合国家发展战略
(一)要进一步确立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意识
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的创新发展,首先就要考虑如何服务党中央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教育质量,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为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二)关注国家发布的“二个重大工程包”
一是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二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工程包。这两个工程包是目前我国最具迫切性的国家发展战略工程包。
(三)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战略,高校要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作关系,使转型高校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积极争取政府、行业企业支持,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
四、高校继续教育要瞄准《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紧缺人才提供服务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主动开展六类人才的教育培训活动:一是培养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干部;二是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三是培训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四是培养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五是培养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六是培养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
高校的专业本身就是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发挥普通高校学科与专业优势,以更新知识和提高素质技能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助力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机构、单位)建设,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继续教育的光荣使命。
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到今天,必须从仅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藩篱中脱离出来,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型。高层次学员本身的精英特点和丰富社会阅历决定了高端培训,不能是简单的知识讲授型,而应该尽量有针对性地、有个性地满足学员在前沿知识、文化底蕴、管理技能、人脉拓展等多方面的需求,使高端培训成为高端学员的学习圈、交友圈和生活圈,从而成为学员在学习型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此,原有的以“名校、名师、名课程”等为优势和重点的讲授式培训,必须向着重提供学习、交友等多功能信息化高端生活平台的服务型培训转型。
乔布斯曾说过,凡是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商业模式一定是成功的。这句话对高端培训学员俱乐部的建设很有指导意义。必须做高端培训项目的向后延伸,建立学员俱乐部并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相关后续服务和增值服务。一个高端培训项目的结束,就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服务的开始。要通过经常的信息支持和集体活动,继续将学员凝聚在一个熟悉的学习群体和交往群体里,并在此基础上将学员俱乐部打造成具有联络感情、扩大交际、获取信息、整合资源、促成项目的多功能平台。
五、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朱之文部长曾经指出,要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拓宽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提供教育服务。
在“互联网+”等发展战略和取消审批权的形势下,国家会鼓励更多社会资金(尤其是互联网教育企业)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更多互联网企业的参与和开放大学试点,使得地区公共服务和行业公共服务以及面向特定人群、特定任务的公共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重组服务对象、重组服务内容、重组服务范围成为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鼓励资源共建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取消审批权和专业调整之后,应该尽快建立区域联合体、行业联合体,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引领下,走资源、平台和渠道的共建共享之路。
平台建设和资源积累都需要大量投入,建设周期长,在资金、技术都缺乏的情况下,高校没有必要孤军奋斗、重复建设,独立封闭办学已不合潮流,也不可能有竞争力。联合、跨界、共享才是出路。
六、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国家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并由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覆盖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
发展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目的在于为调结构、转方式服务,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其中教育链应该包括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也有高校继续教育的任务,还有企业大学及其他机构的任务。与人才链、产业链相对接的教育链不会自然形成,需要一个黏合剂把各类教育机构黏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学分互认,全方位为产业链所需的人才链服务。
基于职业教育集团的合作办学思路,全国高校远程教育协作组于2014年10月在青岛倡导筹建了百所高校和近百个企业参与的“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重点开发建设两类MOOC,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专业学科优势,面向行业劳动者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一)面向行业的MPOC
主要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牵头——中国好老师在线行动计划、中国农业大学牵头——新农村新农民绿色培育e计划、北京大学医学院牵头——全民健康教育e路前行计划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牵头——依法治国e行动计划等。
(二)面向特定群体特定领域的SPOC
主要包括北京大学牵头——新生代产业工人素质提升e计划、清华大学牵头——校企合作促企业大学发展e行动计划等。清华大学面向行业、面向特定人群的SPOC主要开展面向央企班组长岗位能力认证培训、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企业管理高级研修、残疾人就业指导员岗位培训、中国残联协会主席远程培训、中国妇联家政管理远程培训、中国民航地勤服务远程培训、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远程培训、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远程培训等。
西南交通大学组建的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基于中国高铁国际化的背景和发展需求。随着高铁走出去,中国铁路的建设标准、技术标准、设备标准、管理标准也会全面走出去,就蕴藏着对继续教育的极大需求。
为应对这一行业需求,西南交通大学牵头组建了轨道交通行业MOOC,从低端、中端到高端,职教集团将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细分为上百个工种,对每个工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应配备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就是行业MOOC。
七、对加强联盟建设,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建议
第一,无论是学历还是非学历,行业MPOC或SPOC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主要面向行业办学(校内学生、社会公众为辅),成为一批相近专业学科的高校、高职、中职学校继续教育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因此联盟不是牵头单位的独奏,而是联盟成员的合唱,既要统筹,更要众筹。
第二,联盟资源建设和办学活动要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秉承扩大行业有效供给、聚焦内涵发展,着力提升质量的宗旨。
第三,联盟资源建设和办学活动要体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要有利于资历架构立交桥的搭建和实施。
第四,资源建设起点要高,统一规划。资源一定要形成专业化、系列化。要重视MOOC的在线教育规律、重视微课建设、翻转课堂运用,统筹学历与非学历资源建设,及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学习需要,努力营造适合“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泛在学习环境。
第五,联盟起步阶段可按项目合作制运作,用利益来黏合,用项目来推动。但最终目标希望能发展成为全面合作制,企业化运作有法人地位,统一形象,有清晰的使命和价值观,能体现联盟在行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有清晰的发展愿景,并持续为之努力。
[1] 作者简介:清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