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教与学方式转型(1 / 1)

马福贵[1]

学习科学自诞生以来,发展非常迅速。1991年第一届国际学习科学会议在美国召开,1999年出版了《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进入21世纪,学习科学方兴未艾,基于学习和生物等生理认识不断深入,学习者地位不断提升,学习科学涉及认知科学、教育心理、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今天的报告,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基于学习者的思考

(一)学习者的内部需求

深化教育改革以来提出了:“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其实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更具有价值?”“它的标准又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更具有价值?”这也就是学什么的问题,再就是“什么样的方式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地监测学习效果?”

我们认为学习者的内部需要实际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性

实际上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看,关于教师“教什么”,一定是具有阶段性的,因为不同的阶段对教育的要求是不同的,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所以不同的阶段教不同的内容。同样地,关于学习者“学什么”一定是具有社会性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发展的机会,所以根据社会的不同需求,从识文断字到掌握技能,再到熟悉网络,体现出学习是具有时代性的,包括学习者的认知习惯,学习者的环境、学习评价等同样具有社会性。

2.心理性

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学习都来自每个学习者的内部需求,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自然不同。例如,随着学习者的生理年龄的变化,学习者的社会需求也会发生变化。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0~3岁学生的视觉、听觉,对来自外部的声音及颜色的感知,会直接导致脑部的后续发展不同,自然就会带来行为、学习习惯倾向性的不同。

3.生理性

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还会受到脑部兴奋周期性的影响,学习过程持续的时间长短受到脑部兴奋时间的影响,还包括学习者学习的新理性,使他有存在感、获得感。在前面的报告中,专家们也很好地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存在感和成就的作用和帮助,包括社会性,学生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合作交流的需求。基于人的生理结构、脑结构、兴奋周期的产生阶段,自然就会对学生学习性持续的时间有影响,所以经常有教师会发出一些埋怨:为什么教不会学生?花了大量时间讲课学生竟然没有听进去。这也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处在兴奋周期。

(二)学习者的外部驱动

基于人的认识规律,环境激励,我们的教师课堂的行为,多感官的互促,对于学习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人的记忆特点,关联性记忆、刺激性记忆,对于学习者能够对更多的知识形成记忆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曾说过:人是天生的学习者。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只是静等花开,更多的是需要改变和提升学习者的效率,深度挖掘学习者,并对学习者进行外部驱动和培养,在习惯方法、目的动力、环境氛围、心智行为、学习内容与过程的提供等方面做研究。这几个方面实际上直接决定了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这些问题。

二、基于教与学的定位

(一)面向未来的学习

面向学习者的教学实际上也具有社会性,一方面是面向未来的学习,美国的学者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本书中提到,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其实我们现在每一位教育者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是不可能教育出学生未来的模样,未来的世界需要学生自己进行自我探究,而教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去学习、去掌握创造未来的方法。

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也提到,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学习也叫联通学习,其实在这种背景下,知识驻留于网络,不管是神经网络、知识网络、社会网络,还是计算机互联网,学习是一个通过联通专门结点和信息连接的网,通过这种网,学生可以自主地获得知识。

(二)面向现实的学习

当然对于学生们来说还要面临现实的学习,其实每一类教育者都很辛苦,定位决定实施,过程决定责任。同样的课堂教师决定层次,我们都知道清华附小的窦校长是一位非常知名的教师,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学课程,拿给一个年轻教师去讲,他未必能讲出这样精彩的内容,可见教师对课堂实施的影响很大。不一定只是学习载体的问题,同样的学习过程决定收获,只有不同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才能决定收获,所以我们才从传统模式的灌输学习到现如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这个转变。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自主的探索过程,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过学开车的经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绝不是教练让学员坐旁边看着,他简单地告诉学员方向盘、刹车、离合器,这样学一个月也依然不会开。学开车的过程一定是让学员坐在主驾驶室,而教练坐在旁边指导,由学员自己来掌握离合器,车速是快了还是慢了,油门给大了还是给小了,方向盘应该往左还是往右,只有在这种方式下才能掌握开车技巧。同样地,学生在这种体验式环境中去学习才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当然关键是学车教练有一个副刹车,在关键时刻他可以脚刹车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导引。我们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也起到相同的作用,同样的学习内容,同一堂课,每个学生的兴趣投入不同,有兴趣的学生怎么也不会觉得累,没兴趣的学生干一点都觉得烦,所以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同样的学生选择决定路径,同样的生活视角决定认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方法的讨论,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实施,这样才是面向现实的学习,这就是教的核心和学的关键。

(三)面向目标的学习

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因为应试教育这一大环境导致教师过多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方法的传授。实际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的核心即知识是学习的起点,方法才是生存的手段,兴趣是持续的动力,素养是发展的源泉。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核心,即学知识重在理解,学方法重在体验,学习能力重在交流,上层次重在梳理。学习只有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流程,在其中有更多的参与,才能够成为最终的获得者。

三、基于学习技术的教学

(一)把握学习技术 营造学习动力

把握学习技术,营造学习动力,学习技术绝不等于学习工具,学习技术也绝不仅仅只是技能,正如前面一位专家所提到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学习,这些都需要学习技术的支撑。例如,问题的设计,问题的维度、深度直接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深度,问题链也是学习者提升的台阶,太高或太低都会使学习者逃离。合作学习也不应该成为优秀学生展示的舞台,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因为没有经历过合作学习,在组织、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控制每一个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使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不管是同质化的分组学习,还是异质化的分组学习,在其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使分组真正发挥出合作的作用。所以小组学习也需要学习环境的营造,需要更多细节的关注。

(二)把握学习技术 适应时代发展

把握学习技术,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在网络教学翻转课堂、虚拟技术等已经在学校无处不在了,也被在各种学校中所采用。社会和技术的进步以及技术的发展,不管用不用网络,它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工具,手机不管进不进校园也已经普及了。另外,在改变教学的流程和项目当中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东城区很多学校的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进行了很多次的探讨,发现在课堂中如何使技术能够成为教师学生互动的采集者、推动者、分析者,如何使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师解决他们平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才是技术学习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见图1)。

图1 东城区的教学改革探索

(三)把握学习技术 驾驭未来课堂

把握学习技术,驾驭未来课堂。2014年12月31日在上海外滩发生了踩踏事件,这件事情过后大家才发现其实大数据早有预见,只是没有被重视,当时大数据对大家手机定位的数据点,在上海外滩其实已经能够发现其中的逆流,但是对这个逆流产生的影响没有进行分析,所以没有避免这样一个事故。同样地,在学习科学中,很多规律,比如说学科内部知识点、能力点之间学段,不同学段的学习之间以及跨学科相关的广泛的存在都还没有被发现和利用。教育工作者也在努力地尝试,例如,东城区正在进行的课堂大数据的挖掘,就是通过课堂的这种试错、系统的数据采集来分析教与学的问题,来发现师生教学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问的每一步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都值得大家去关注和分析。再者东城区也在进行作业大数据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学生作业效果的采集来分析教与学的效果,进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还有的就是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做的关于考试大数据的分析,通过分析教与学的差异,不只是简单地停留于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更多的是在于分段学生群的分布、不同的知识点、能力点之间学生的表现以及它们的相关性,甚至对于语文阅读和英语阅读的相关性、数学的运算能力和物理的演算规律的相关性,东城区也在做相应的分析。

四、思考与展望

在教育领域中,关注学习者和学习体验的教学,越来越被教育者认同。基于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基于学生学习,注重师生的互动,注重教学方式;基于学科素养,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学科思维方式;基于技术引导,合理使用教学,发挥资源使用优势;基于科学评价,营造学生展示的空间,保证学生个性的发展。还有现在热门的核心素养,2017年国家发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于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要求,那么学习科学主张的自主学习、团队学习、深度学习、实践性学习以及基于技术的学习、倡导的情感投入、批判质疑、自我计划、勤于反思等都聚焦到核心素养这一关键问题上,因此得到了充分的关注。但是三个纬度、六个方面、十八个基点的落地,应该是各学科教学广泛的关联与课堂的教与学方式的密切关联,通过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地使素养与课堂相融合,让教育进入学生们的心灵。

[1] 作者简介: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