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通过微博发酵的“李阳家暴”事件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一时间各大门户网站竞相转载,此事是女性权益受到严重侵犯的具体表现,但妇联网站对此缺乏敏感性。维护女性权益,促进两性平等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妇联网站作为妇联工作的网络平台,却没有抓焦点、热点来进行反家暴宣传,表现出妇联网站在利用网络宣传维权等方面的迟钝。
尽管妇联网站中有创新者,如上海女性网,但从总体上看,偏重宣传工作的妇联网站为数较多。这些网站除了宣传工作之外,附带少量美容服饰、持家理财、婚姻感情方面的内容,呈现出定位不明、服务功能不到位等不足之处。
一、妇联网站的不足
1.宣传作用明显,服务内容不足
妇联网站既是妇联的宣传窗口,也是妇联沟通女性的纽带,但妇联网站的沟通互动功能并不明显,这在妇联网站的栏目设置方面略见一斑。网站的功能需要通过它所提供的内容来实现,一个网站的内容都是用栏目组织起来的。[19]通过统计分析妇联网站内容,可观察到妇联网站建设的现状及其功能。对中国妇女网和地方妇联网站首页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宣传类内容占妇联网页内容总量的56.4%,其中工作动态宣传比重最大,妇联网站成为发布妇联工作信息的平台。
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妇联网站基本都设置了维权、创业就业、家庭教育、健康、婚姻家庭等服务性栏目,但服务类内容所占比例较少,其中“创业就业”“维权”“教育”等服务类的文章仅占文章总数的26%,内容单薄,满足不了广大女性网民的需求。
网站为妇联沟通女性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它除了承担宣传工作的平台之外,还应发挥纽带作用,为网民提供切实的服务。在妇联网站的页面上,宣传内容居多,而联系女性的桥梁作用发挥不足,对妇联网站的定位把握不到位。同时,网站通过网络信箱进行沟通的做法效率低下,及时性差,而运用微博、在线实时通讯方式进行沟通的网站还很少。
这种状况是由于传播者本位和服务意识不足造成的。由于这种原因,妇联网站发布大量工作性报道,报道领导活动和妇联工作,缺乏可读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网站的会议报道表现出强烈的程式化特点,许多妇联会议都是简单介绍会议日程安排,报道的可读性差,信息量少。
2.以单向传播为主,互动功能不足
妇联网站不仅是妇联展示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妇联与广大妇女群众沟通的桥梁,这种沟通主要靠网络的互动功能,但是妇联网站的互动功能严重不足。一些网站利用互动性设置了网络调查,但参与者数量极少,网络信箱在回复来信时间隔时间长。绝大多数网站都开设了热线和主席信箱,部分网站开设了问卷调查、留言板、论坛,但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使用还不多,网站互动功能较弱。
二、发挥优势,改进妇联网站建设
历经十余年的建设,妇联网站已取得长足发展,各级妇联均建立了官方网站,技术已不再是制约地方妇联网站发展的主要因素。办好妇联网站,扩大自身影响力,需转变观念,认清定位,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摆脱单纯的宣传窗口角色,增强网站作为沟通女性大众和政府的桥梁作用,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女性需求。
妇联网站的优势是其严肃性和权威性,网站应利用该优势,发挥政策宣传、公共服务的功能,实现妇联与女性的沟通互动,成为推进性别平等、维护女性权益的便捷媒体。
1.发挥权威性,做好“下达”工作
由于依托妇联组织,妇联网站具有商业化女性网站无法比拟的权威性,其在国家妇女政策的解释和传达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妇联网站的权威性还表现在它是弘扬女性意识的主阵地。弘扬女性意识,表达女性追求自由、维护权利等内容是妇联网站的优势。妇联网站曾做过此方面的报道,如广西妇女网曾经以“独守五年空房 法院还妻子自由身”一文报道阿霞为结束有名无实的婚姻,两次向法院要求离婚,还己自由身。网站还转发了《当代生活报》报道“广西妇女维权宣传周启动 为妇女答疑解惑”的文章,受害者何女士不堪家庭暴力寻求法律支持。在这里,女性不再默默承受婚姻的不幸,而是以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信息发布方面,妇联网站的优势是发布权威信息,对关系女性权益的政策、法律进行解释。这种解释要考虑受众需要,从接近性上做文章。有关女性权益的法律政策如何解读,关于妇女工作的会议如何报道,都要站在一定高度,根据受众的需要和心理进行传播,突出权威性,强化可读性,吸引更多的浏览者,发挥妇联网站独特的影响力。
2.履行“纽带”和“桥梁”角色,做好“上传”工作
妇联网站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征求妇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为政府的施政方针提供参考。在这方面,可借鉴“香港妇女发展联合会”(Hong Kong Wome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Limited)[20]的做法。它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征求香港妇女对工作、社会的意见,力图对香港政府的施政方针提出建议。例如,2005年的问卷调查是“妇女对行政长官曾荫权的期望”“妇女对行政长官施政报告的期望”,2006年的问卷调查有“妇女对五天工作制的看法”“双职妇女面对的角色冲突——香港双职妇女工作及家庭生活状况”。大陆的各级妇联可利用各种调查方法,了解当代女性关注的问题,为妇联建言献策、维护女性权益、促进女性发展提供依据。为扩大调查问卷的影响,妇联网站可联合其他大型新闻网站,突出权威性、体现可读性。上海妇联与东方网的合作,就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
3.服务基层,突出维权和服务的特色
妇联网站的权威性使它在提供服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政策咨询、法律帮助、权利救助等,而网站的便捷沟通为开展这些服务提供了条件。妇联上连政府,下接民众,妇联网站对服务职能和宣传职能应有均衡表现,但实际上服务职能发挥得远远不够。
妇联网站坚持社会性别意识,为女性开辟就业、技能培训等信息服务,是商业女性网站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在社会转型期,女性在参政、就业、劳动保护、婚姻家庭等方面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需要妇联能反映其呼声,代表其利益。大多数妇联网站都开设了维权服务栏目,有的还开通维权热线,但网站还需进一步利用网络的即时互动功能为网民解答问题。例如,用律师在线、在线说法或点击打开飘浮式小窗口等方式,为女性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对妇女权益受侵的重大事件和典型案例,及时通过媒体公开表明妇联立场,声援受害妇女,维护女性权益。
帮助女性维权是表现妇联网站权威性的重要一面,但这种维权一定要扎实可行,切实帮助女性解决问题,最好能在妇联的带动下,发挥系统的社会救助力量。在这方面,澳门妇女组织的做法值得借鉴。1950年成立的澳门妇联总会是非营利性社会服务团体,[21]其下属的妇女庇护中心“妇联励苑”为深受家暴困扰的妇女提供切实而细致的帮助。该机构的宣传口号是“忍受家庭暴力,并非唯一办法。身心受创的你,可以不再独自承受”。为此,“妇联励苑”设置24小时求助热线,由专业社工及受训义工接听;还为深受家庭暴力困扰的妇女提供临时居所(第一周免费,其后需缴付服务费)。同时开展的服务还有:危机介入,接受警方、医院及社会服务专业转介,为受虐妇女提供服务;情绪辅导,由专业社工提供情绪及咨询辅导服务;小组支援,通过小组活动,协助受虐妇女重建自信、积极面对生活;法律咨询,向受虐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儿童功课辅导,为入住儿童提供功课辅导;离舍跟进服务,个案将转介妇女联合总会下属家庭服务中心及相关服务机构跟进。在对女性提供服务和援助方面,“妇联励苑”的服务细致、全面,其对妇女的维权和救助,切实付诸实际行动,能够真正为处于困难中的女性提供服务。
作为社会团体,香港妇联和大陆妇联的职能不同,前者主要是监督政府施政,通过调查妇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来影响政府,最终促进妇女的发展;后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维护妇女儿童权利,促进妇女发展。尽管特区的妇女组织与特区政府的关系不同于大陆的妇联与党和政府的关系,但前者在调查妇女关心的问题与想法、妇女维权救助、联络妇联与民众等方面的做法,可为大陆妇联所借鉴。
4.策划和举办活动,增加妇联网站的现实影响力
策划和举办活动能把妇联的权威性变为现实影响力,同时,设置不同主题也能吸引不同的参与者。目前,妇联策划的活动不少,但多与工作宣传有关,如上海妇联的“上海妇女联合会建会60周年”、北京妇联的“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等,都是从宣传妇联工作的角度出发。如果妇联能根据女性的现实需要,策划一些当地女性感兴趣的活动,则可在活动中切实增强妇联的影响力。这些活动策划均可利用网站这个交流平台,发布信息、及时交流。
在这方面,澳门妇女联合总会策划过不少社区活动,拉近妇女组织和普通女性的关系。2006年暑期,澳门妇联开展一系列教育培训活动,访问者可根据网上提示,依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兴趣班。成人兴趣班有编织、舞蹈、普通话等,儿童兴趣班有学习电脑、趣味英语、儿童舞蹈、写作技巧、少年武术等。妇联的青年委员会还主办“《怀旧·流行·金曲迎仲夏》青年歌唱比赛”,为青少年提供有益身心的活动,发挥唱歌潜能,在网页上即可下载报名表,非常方便。澳门妇女联合总会举办活动的频次很高,范围很广,既有比较严肃的法律宣传推广,又有实用性强的培训活动,还有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等。2006年8月1日至20日,妇女联合总会下属的不同部门共举办19次活动;2013年6月,妇女联合总会网站公布了不同部门举办的各种活动,共13项。这些活动内容包括妇女法制推广宣传、自助游讲座、歌唱和摄影比赛、和谐家庭选举、澳门世遗半天游、儿童厨艺培训、儿童暑期兴趣班、子女管教方法培训、女性腰痛中医防治讲座、产前产后及婴幼儿健康,还有亲子头饰DIY等。
新形势下的大陆妇联,需充分利用网站,在增强服务功能、加强与女性沟通的同时,发布权威信息,策划和举办活动,调动普通女性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增强妇联网站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