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每一个人心灵的避风港,现实的社会总是充满了各种无奈,这个时候,不妨让自己暂时抛却那些烦恼,把自己融入到家庭这个温馨的氛围中来。这个时候,你会变得简单纯粹,看着父母的笑脸,感受着爱人的体贴,体会着孩子的纯真,你还会那么烦恼吗?
家是心灵永恒的歌谣
三毛说:“家就是一个人在点着一盏灯等你。”
当你受伤的时候,当你孤立无援的时候,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别忘了回家,家会轻轻抚平你的创伤,家会用真情温暖你孤独的心。漂泊良久,你会发现,唯有家才是你最忠实的港湾,唯有家才是你可以停靠的码头。
有个故事讲得很好,有个年轻人离别了母亲,来到深山,想要拜活菩萨以修得正果,路上他向一个老和尚问路,寒暄之际,年轻人说明动机,并问老和尚哪里有得道的菩萨。
老和尚打量了一下年轻人,缓缓地说:“与其去找菩萨,还不如去找佛。”
年轻人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那么请问哪里有佛呢?”
老和尚说:“你现在回家去,在路上有个人会披着衣服,反穿着鞋子来接你,记住,那个人就是佛。”
年轻人拜谢了老和尚,开始启程回家,路上不停地留意着老和尚说的那个人,可是都快到家了也没见到。年轻人又气又悔,以为是老和尚欺骗了他。他回到家时已经是很深很深的夜里,他灰心丧气地抬手拍门。他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回来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连灯也来不及点着就去开门,慌乱中连鞋子都穿反了。年轻人看到母亲衣衫凌乱的样子,不禁热泪盈眶,也立即领悟了老和尚的话。
屋檐虽低,门槛依旧,不管你是衣锦还乡,还是失魂落魄、蓬头垢面而归,家的门永远为你敞开着。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家永远执著地为你抵挡外来的风风雨雨,为你撑起一柄爱的巨伞。
我们从出生到老去,谁能离得开家的怀抱?谁能挣脱家那永远不变的炽热情怀?小时候,家是母亲,长大了,家是父亲,我们就是被父母从鸟笼中放飞却又被紧紧牵挂的雏鹰,脆弱又坚强,翅膀虽稚嫩但充满着崇高的理想。结婚后,家是妻子那温情脉脉的眼神,家是孩子那甜甜的醉人的笑。再往后,家是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风雨同舟几十载的老伴的唠叨。
家是心灵永恒的歌谣,无论我们是在茫茫黑暗中,还是在冰天雪地里,充满祝福与爱的歌声永远会萦绕在我们的耳畔,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真实的温暖!
顺其自然是爱情的本质
爱情问题错综复杂,但世间“真爱”并不多见,至情至性的人更是少有。一般的人总是把爱情加上种种功利的条件,又有许多人把爱情看作了唾手可得的东西,更有人把一时的幻觉当作了爱情。
大多数人认为这很正常,其实这都是假象,绝非真正的爱情。
当两人之间有真爱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到年龄、经济条件、相貌、个子等等外在的无关紧要的因素的。假如你们之间存在着这种问题,那你还是先问问自己是否真正在爱才好。
如果你明明已看出了对方有不值得你爱的地方,却还偏偏要执迷不悟的话,那就是自讨苦吃。为爱情牺牲自己,说起来很美丽,但假如对方并不值得你为他这样牺牲,或你的牺牲换不来你们之间的幸福,那你就要当心,不要让自己做傻瓜才好。
请你找一个值得你爱的人去爱。让那些爱慕虚荣的,见异思迁的,虚有其表的,不了解你的思想、情感和人格的人,去找他志同道合的伴侣去吧!你总有一天会暗自庆幸你没有得到他呢!
失恋的痛苦多半伴随着自尊心受到损害的痛苦一同到来。而这时维护你自尊心的唯一办法,就是不要再继续向他表白你的爱情。
要想使你所爱的人觉得你尊贵,千万不要用哀求作为追求的手段。哀求会使一个好好的人看起来卑微和笨拙,从而影响你原有的风度和气概。
如果一个人不能在适当的时候,在“礼”字面前让步,那他当初的“情”也就值得怀疑了。
当你知道你的爱对对方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的时候,当这种爱使自己和对方陷入众叛亲离的时候,当自己和对方的爱危害到无辜的第三者或更多的人的时候,就是你的爱情应该止步的时候了!
人与人之间靠一个“爱”字,会显得何等融洽亲密,会鼓励多少颗积极进取、乐观无畏的心!我们一定要好好地运用它,不要污蔑和亵渎它!
当你不能得到你所爱的对象时,你不要悲伤。应该好好地祝福他,好好珍惜自己的现在。这样虽然你们没有在一起,但彼此仍会以对方为荣,仍会永远记得对方的。恋爱只有在可以认真的时候才认真,如果你对你恋爱的前途没有十分的把握,那还是抱一种欣赏的态度比较妥当。
在爱情上,只有骗取对方的爱情才是罪过,而不接受对方的爱情却是诚实。
最重要的是,情场上的失败并不是人生的失败。不论原因在你还是在对方,这种失败都仅仅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意义——你找错了对象。用不着消沉灰心,否定自己。
世间表面上有缺陷的事情往往会有一种凄艳的美,表面上美满的背后反而隐伏着空虚和悲哀。爱情的结局是否美满,有时并不能从表面上去推测和衡量,表面上结局不美满的,也许正因此而留下了永恒的美。
简单、顺其自然,这个原则是不会错的,人们之所以困惑,并不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所遵守的原则,而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是例外。所以他们会明知故犯,会做错事情。对爱情不必勉强,对婚姻则要负责。这就是爱的智慧。
放开之后你才能拥有爱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问母亲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情呢?”母亲听了女儿的问话,温情地笑了笑,然后从地上捧起一捧沙。
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的,没有一点流失,没有一点撒落。
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间泻落下来。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子已所剩无几,其圆圆的形状也早已被压得扁扁的,毫无美感可言。女孩望着母亲手中的沙子,领悟地点了点头。那位母亲是要告诉她的女儿: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和谅解,爱情也会因此而变成毫无美感的形式。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那么不妨学着用一捧沙的情怀来对待爱情,好好珍惜,好好把握,爱情必定会圆圆满满。
常听结过婚的人谈起自己婚后生活的不顺心。“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为什么两个人都极为珍视对方的结合最后会成为感情的障碍?为什么为了更好地拥有对方而结婚却使两人离得越来越远?
有人曾把婚姻分为四种:可恶的婚姻、可忍的婚姻、可过的婚姻和可心的婚姻。第一种因为其质量的低劣让人忍无可忍,肯定是要解散的,而最后一种则是一种理想,我们常用一个词来形容:神仙眷属。但这种婚姻就像一见钟情的爱情,可遇而不可求,我们的婚姻大多是可忍或可过。它当然是不完美的,让人心酸而又无奈,继续下去不甘心,放弃又有太多的牵绊。它是我们心头的一根刺,隐隐地痛着,又拔不去。
放弃可恶的婚姻能轻易为自己找到足够的理由,并因此获得勇气。但放弃可过、可忍的婚姻,则需要一点破釜沉舟的勇气,当然,还要有一些赌徒的冒险精神——谁知道,这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还是把自己逼向更危险的悬崖。许多离了数次婚又结了数次婚的人,还是没有寻找到他们理想的生活,这样的局面让他们沮丧,甚至没有再试一次的勇气。
但选择婚姻就像是射箭,无论你感觉自己瞄得有多准,在箭射出去之后,它能否正中靶心,谁也不敢肯定——如果当时起了一阵微风,或者箭本身有些小故障,总之,一些不可预知的小意外,常常令结果扑朔迷离。婚姻也充满了意外,相信大多数男女在互赠钻戒的那一刻,心中都欣喜不已,以为自己的婚姻肯定会是圆满的。但后来,他可能变心了,她可能失去了如玉的容颜,他可能失业了,她可能性格变恶劣了,这些在结婚前没有预想过的意外,一样样地凸显出来,让人措手不及。
其实,婚姻是一种有缺陷的生活,完美无缺的婚姻只存在于恋爱时的遐想里,当然,那些婚姻屡败者也许还固守这个残破的理想。上帝总有些苛刻,或者说公平,他不会把所有的幸运和幸福降在一个人身上,有爱情的不一定有金钱,有金钱的不一定有快乐,有快乐的不一定有健康,有健康的不一定有**。向往和追求美满精致的婚姻,就像希望花园里的玫瑰全在一个清晨怒放,那是跟自己过不去。
破坏婚姻也许不如建设婚姻。许多被大家看好的婚姻可能因为当事人的漫不经心、吹毛求疵、急不可耐很快就破碎了。在众人眼里粗陋不堪的婚姻,因为两个人用心、细致、锲而不舍的经营,反而会长长久久,就如一棵纤弱的树,后来居然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可忍或可过的婚姻大抵也是如此,当事人稍一怠慢,它可能很快就会枯萎、凋零。而若双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修补、保养、维护,奇迹就会发生。
经营婚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对对方好,时时处处关心对方,还不如以平常心看待婚姻,把它看成是有缺陷的生活,顺其自然。爱,有的时候只有放开才能真正地拥有。
赞赏是婚姻的兴奋剂
赞赏是婚姻的兴奋剂,批评则是一剂毒药。要想让婚姻幸福、家庭快乐,就要学会赞赏的技巧。
赞美得表现在口头上,落实在行动中。记住,如果你想赞赏对方,任何小事都会有闪光之处。
纽约的专栏作家罗伯?普洛先生,娶了一位美丽聪慧的太太,很多男士都羡慕他。但他的太太珍妮却认为罗伯才是世界上最好的丈夫,因为罗伯知道如何让珍妮有这种骄傲的感觉。每当他有什么新书要出版,总不会忘记在首页写上“献给珍妮——我的妻子、我生命的全部”。这些题字比起支票上的数字当然有意义得多。
生活中一件非常小的事,你也可以让对方感到你的欣赏与感激。比如,她煲汤煲得很好,你就赞美她,使她知道你欣赏她的手艺,并且对此很依赖。当你做出这样的表示时,不要怕她知道她对你的快乐是如何的重要。法国上等社会的男子都要接受对女人的衣帽表示赞赏的训练,而且一天不只一次。英国政治家狄斯瑞利曾经在访问中说:“我沾光于我夫人的多于世上其他任何人。我在儿童时,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帮助我勇往直前。在我们结婚以后,她节省每一镑钱,然后进行再投资,她为我储存了一个家当。我们有五个可爱的孩子。她一直在为我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庭,如果我有成就应归功于她。”对于这种表扬,他从不羞于出口。
有一位歌唱家西尔维亚,她为了丈夫麦格拉而放弃了灿烂的舞台事业。但她事业上的牺牲并没有使之失去他们的快乐。“她失掉了来自舞台成功的鼓掌称赞,”麦格拉说,“但我已尽力使她完全感觉到我的鼓掌称赞。如果一个女子完全要从她丈夫那里求得快乐,她必须在他的欣赏与真诚中得到。如果那欣赏与真诚是实际的,那她的快乐也就得到了答案。”
人们都喜欢被别人认可和肯定,尤其是女士。通常,男士们比较容易知道自己的定位。假如他们工作表现不好,上司很快就会提醒他们;假如他们做成了一笔大生意,也很快就会晋升、加薪或在同事之间得到表扬。但女士们就不同了。她们更喜欢生命中的另一半告诉她、肯定她。家人的感谢和赞美是她们唯一的奖励。当你拥有一个舒适的家庭,有情爱,有乐趣,食物也可口……这些都来自你温暖的家庭。所以,我们更需要时时全心全意地感谢对方,赞美对方。
赞美是储蓄感情的良方。大凡有矛盾的家庭,都是表扬严重不足的。正因为表扬的欠缺,才会常常自我表扬。自我表扬在女士身上,又往往以絮叨这种表现形式为开始,在男士的沉默或暴躁中结束;男士的自我表扬多闷在心里,急了时会千言万语归为一句话:“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表扬不是人事鉴定,更多是一种感受性的东西,是对对方价值和付出的肯定、认可和尊重,可以起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化怨气为力气。仅在心里记着对方的好处是没用的,还得表现在口头上,落实在行动中。要记住,如果你想赞赏对方,任何小事都会有闪光之处。
人人都把家看成自由的港湾,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在单位,领导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同事也是一团和气地你好我好他也好,客户更是得罪不起的。憋了一天,回到家终于可以彻底放松了,脾气也就上来了。但很少有人想到,最影响你生活质量的恰恰是身边的那个人,最不能伤害的也是你的另一半。要知道,爱、恨多由小事生。寻常夫妻吵架就像小虫啃噬树根一样,吵多了,伤人的话难免会说出口,天长日久就会影响夫妻感情。
学会倾听,对男士尤为重要。女人爱唠叨,那是天性。其实她在说今天谁如何如何了、工作不顺心了、菜价涨了、交通堵了、天要下雨了,都是一种表达惯性,只要你给个耳朵听,做出认真听并思考的样子就行了。多数时候,女性要的是一种“你关心我”的态度,而不是你提供的答案。这是一个感情体贴与否的问题。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凡爱听妻子唠叨的家庭,都夫妻和睦,且妻子大都身体健康(调查没说丈夫是否健康)。聪明的丈夫会在认真听(起码是显得认真)时适当地发出“嗯”“啊”“唉”“是吗”的回应,然后巧妙地引出别的话题,于是天下太平。
最有效的交流,应该是让你的话走进对方的心。虽说是“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心理学研究早就证明,人在接受负面信息时会产生自我防卫心理。说话者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到了听话者耳中就变了味儿。聪明的做法是,把苦口的良药包上糖衣喂给对方。
人际关系专家指出,夫妻之间可以讨论,但不能争论。争论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陷阱,在争论中是没有赢家的,对夫妻来说更是如此。
在交流中应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如,说话要看场合及对方心态,在朋友面前要互留面子;增强反馈意识,及时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注意男女有别,避免交流失误;说话的态度和情绪有时比说话的内容还要含义深刻等。
如果没有赞赏,只有批评,那婚姻就不会幸福。婚姻撞击礁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批评——无用的、令人心碎的批评。
毫不吝啬地去赞美你的爱人吧,为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平凡的生活,真正的快乐
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婚姻,总是那么神奇美妙、缠绵悱恻。但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却很少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有的只是生儿育女和锅碗瓢盆的一大堆细节。殊不知,正是这些蕴含在家庭生活中的细节,比文学作品中轰轰烈烈的故事更真实、更弥足珍贵。这样的平凡的细节是散落在生活中的珍珠,能用欣赏的眼光将珍珠串起并珍藏的人,才会感到幸福。其实,不必埋怨婚姻,静下心来,将生活中的细节细心品味,相信你也会得出结论:这恰是一个情节起伏、**气回肠的爱的故事。
芝加哥一位法官塞巴斯曾接触过4万宗婚姻案子,并调解过2000对夫妇,他说:“细琐的事情是多数婚姻不幸的根源。一件简单的事,如妻子在丈夫早晨去工作的时候向丈夫招手说再会,就能避免许多离婚。”百老汇演员高恩习以为常地给他母亲每天打两次电话,直到她去世。他并不是每次都有一些新奇的新闻讲给她听,这种小小关注只是给她传递一种信息:他想念她,他要使她欢喜;她的快乐及幸福,对他极宝贵并且极密切。家人的相处往往就这么简单。
鲜花经常被认为是爱情的语言,它们并不费你许多钱——特别是在盛开的季节。但是,人们往往在重大节日、家人生病的时候,才会送上一束。为什么不在明晚就给她带回几朵玫瑰花呢?不信你马上试一试,看看结果如何。男人也很喜欢细节的惊喜。不如在丈夫回家时,给他准备一碗热汤或是洗脚水,这些细节会让男人感动万分。当然,还有几个纪念日不可不记:妻子的生日、丈夫的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等。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家庭中,妻子每天早上起来都习惯随手倒水洗脸,热水瓶总是满满的,她从没有留意。直到有一天,丈夫累了一天睡下了,却忽然起身说:“我去烧开水。”妻子大惑不解,睡觉了还烧开水干嘛?丈夫说:“省得你明天早上事多来不及。”妻子才突然间明白丈夫无微不至的爱。丈夫和她一样,结婚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洗澡水都要爸妈放好。但婚后,丈夫却总是无声无息地在每一件小事上细致入微地体贴她。
有一次,妻子在车库里找不到自行车,于是急匆匆地上楼“求救”。丈夫二话没说,连忙起床就随她下了楼,-2℃的气温,他却没来得及穿袜子、戴手套,就启动了摩托车,将她送到了单位。这样的事情能让她感动一天。
生活中的轰轰烈烈毕竟少之又少,美好的细节就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平淡的生活之中,它承载的爱意需要我们发现并体味,能够拾到的人,才会感到最幸福。
勃朗宁及其夫人应该算是一对模范夫妻。勃朗宁对生病的妻子极为体恤,他从未忙得忘了对夫人用小小的恭维及注意来保持爱情的活力。他的妻子有一次写信给她的妹妹说:“现在我自然而然地开始好奇,到底我是否可成为一种现实的天使了。”勃朗宁经常对自己说:“我从这里只经过一次,所以,我所能做的任何好事,或我能对任何人表示的任何仁慈,让我现在就做吧。让我不要拖延,不要忽略,因为我将不会再从这里经过了。”
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在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融汇着快乐的纽扣。细品着细琐的每一点每一滴,你都会觉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品味生活要多想些美好之处。因为生活毕竟不是只有鲜花,时时充满阳光。我们要想成功地走出郁闷和哀愁,就要多思考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从中品味幸福。比如下班了,妻子做好可口的饭菜,这就是一种快乐,不要因为她时常埋怨而懊恼,也不要因为她心胸狭窄而叹息。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品味生活的快乐是从小处着眼,不要因为事情小而忽略了别人对你的关爱。你上班迟到了,同事帮你打扫了地板,擦干净了桌子;下雨了,有人将伞伸到你头顶与你共享;当你向朋友借钱,哪怕发生屠格涅夫《兄弟》中的“我”遇乞丐的情景也无所谓。所有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深深地怀念,让我们感动。
难得糊涂,太认真不好
“难得糊涂”是清朝末年书画大师郑板桥的名言。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家庭中,“糊涂”可以化解矛盾,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云开雾散,可以使家庭气氛轻松。“糊涂”一点可以使人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可以消除生理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痛苦。
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做到糊涂呢?
一要胸怀宽广,也就是要宽容大度。胸襟开阔、宽容大度表明一个人的自我修养,表明这个人明白事理,宽以待人。居家过日子往往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比如,丈夫的一位朋友急用钱,丈夫把钱借给了朋友,但是妻子是个小心眼,知道后就会琢磨,他背着我借钱给别人,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次告诉了我,可能下次就会瞒着我。如果妻子光琢磨借钱这一件事还好,如果琢磨着就往其他方面瞎琢磨了,想着他不信任我了,他是不是把钱送给了人,借他钱的是男还是女,平常让他拿出点钱还挺难的,怎么借给别人钱却挺大方等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心眼、钻牛角尖。遇到这样的人就不要和他计较。
在家庭中宽宏大量的丈夫,能够使家庭关系化险为夷。比如,妻子的特点是说归说,干是干,妻子每天做家务,心里觉得不平衡,难免嘴里要唠叨几句,发发牢骚,对此,丈夫不要计较,拿出“宰相肚子能撑船”的气量或开开玩笑。与宽宏大量的丈夫一起生活,妻子会安全、放心,没有后顾之忧。
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伤、消沉、焦躁、恼怒。他对自己伴侣和亲友的不足之处,以爱心劝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听者动心、感佩、遵从,这样,夫妻之间就不会存在感情上的隔阂、行动上的对立、心理上的怨恨。
二是对小事不要斤斤计较,不要过于注重生活琐事,不要求全责备。居家过日子每天都要遇到一些大事或小事,因此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很难避免。如果遇到事夫妻之间总是斤斤计较,非要弄个谁是谁非,硬要讨个“说法”,这种较真会带来烦恼和忧愁。久而久之,不利于身心健康。特别是作为丈夫、作为男人就更不应该在小事上斤斤计较。有的丈夫,在妻子买回东西后,问得特别仔细,菜多少钱一斤,在哪里买的,都要问清楚;单位出差就问和谁一起去,去几天,都去哪,怎么去等等。同样,有的妻子也对丈夫买回的东西品头论足,这东西你买贵了或者是质量上有问题,你就没好好挑等等。
对生活中不触及原则性的事,不必认真计较。从心理学角度看,对无原则性、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装作没听见、没看见或随听、随看、随忘,这种糊涂处世的做法,不仅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亦是家庭和睦的秘诀。
幸福的生活是可以经营的
一对相爱的男女结了婚,然后生儿育女,接下来应该是“从此以后,就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了,现实情况却不完全是这样。其实,家庭也是需要“经营”的,而且需要用心地“经营”,否则便没有幸福可言。
幸福家庭应当如何“经营”呢?
1.家庭和睦的先决条件是夫妻恩爱。在家庭中,有不少关系类别,如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等等。每一种关系都很重要,但是各类关系的主轴是夫妻关系。有人认为妻子可以再嫁,丈夫可以再娶,但他们的父母却不能再换,所以按照父母的意愿,为了孝顺而舍弃夫妻之情离婚。可到头来还是苦了自己的父母,此举实属不智。有人为了子女的将来,不惜夫妻两地分居,最后导致家庭破裂,此举更属愚拙。其实,夫妻关系是任何亲情关系都不可取代的。
2.家庭无可取代。分析目前很多家庭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是夫妻双方认识不到家庭的重要性。不少人认为工作比家庭重要,结果夫妻感情日渐冷淡;不少人为客户比子女优先,结果亲子关系日渐疏远;不少人认为赚钱比婚姻重要,结果家庭关系濒于破裂。而那些深谙家庭重要性的人,则想方设法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家里人,他可能因此而失去不少赚钱的机会,但得到的是全家人的欢乐相聚。
3.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西方某位先哲曾说过:“做妻子的要爱自己的丈夫……做丈夫的也要爱妻子……做儿女的要孝敬父母……做父母的要爱护儿女……”这些话看似老生常谈,却都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原则。当然,在这个原则之下,还应该讲究一些技巧。更重要的是,大家应有“角色互补”的概念。比如丈夫应该体谅妻子,这里不存在什么面子的问题;而妻子也应学会对丈夫放手,这是聪明女人的做法。须知,当一个人因深深地爱着对方而不作无谓的计较时,对方也就会更乐意精心扮演好自己的家庭角色。这些小道理中包含着大学问。
4.用“心”来“经营”家庭。幸福的家庭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需要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应当安排出彼此沟通的时间,使夫妻间能够敞开心扉、诉说衷肠,共度美好时光。为达到这个目的,有必要考虑制订一些“家规”,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家中的“仪式行为”,如全家人尽可能在一起吃晚餐;家庭成员中如有人过生日应尽量到齐;每天有固定的“圆桌”时间,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吃水果,聊聊天。这些由家庭成员共同遵守并参与的“家庭仪式”,可以使家庭氛围更加浓厚,使人真正体验到天伦之乐。
5.培养良好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绪,目的不是不许家人发脾气、闹情绪,而是要让每个人学会在何时哭,何时笑,如何哭,如何笑。拥有幸福家庭的人通常活得很轻松,可是他们却不放肆;他们会发泄情绪,却不沦为“情绪化”,因为极端的“情绪化”很容易造成人身攻击。如果家庭中出现了矛盾,大家可以坐下来讨论,不妨让一个人先讲三分钟,然后另一个人再讲。若是其中一方情绪正处于激动状态,应待其稍微冷静后再谈,以免在“火头”上彼此恶语相向。
以上几个原则有利于家庭的稳定与和睦,夫妻双方均应做出自己的努力,不断沟通,相互礼让,这样才能使“家”更像个家,使更多的人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
幸福的摇篮是尊重和理解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必须加强夫妻双方的心理修养,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勉、互让、互谅。夫妻之间要经常进行情感沟通,彼此相敬如宾,恩恩爱爱,琴瑟和鸣,使家庭成为生活中平静的港湾,在家里能得到鼓励、关心和欢乐,让家庭生活充满生气,充满绚丽的色彩。
读过西方哲学的人,大多知道尼采的一句名言:“你到女人那里去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这条给男人带来无限风光的鞭子,同时也给无数的妇女儿童带来一片凄风苦雨。家庭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情感的驿站,一旦充满了暴力,港湾将不再宁静,驿站也不再祥和。中国古代在夫妻关系上一直强调婚姻是合两性之好,夫妻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一直是受到人们称赞的。《诗经?小雅?棠棣》上说:“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夫妻应如琴瑟一样相互和谐,共同演奏生活的乐章。清初大儒李颙说:“夫妻相敬如宾,则夫妻尽道,处夫妻而能尽道,则处父子兄弟君臣上下,斯能尽道。”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就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
无礼是侵蚀爱情的祸水。在我们对别人彬彬有礼的同时,我们很容易对和自己亲近的人无礼。我们绝对不会想到要阻止陌生人说:“哎哟,你又要讲那旧故事了吗?”我们也不会未经许可就拆朋友的信,或窥探他们私人的秘密。只有家中的人,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才敢因为他们的小错而指责他们。狄克斯曾说:“那是一件惊人的事,但真实地对我们说出刻薄、侮辱、伤感情的话的人,都是我们自家的人。”
家庭礼仪仿佛是婚姻中的营养剂,能带来加分效果。丹姆罗希与他夫人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除了慎重选择自己的伴侣外,”丹姆罗希夫人说,“我以为结婚后的礼貌是最重要的。年轻的妻子们对她们的丈夫应该像对刚见面的人一样有礼!无论哪一个男人都要逃避一个泼妇的口舌。”
有人说:“婚姻幸福的普通人,比幽居的天才快乐得多。”俄国小说家德琴尼夫受到世界各国的敬仰,但他说:“如果什么地方有个女人关心我回家吃饭,我情愿放弃我所有的天才及我所有的书籍。”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招待会,男主人是个相当出名的杰出人物,对每个人都极为殷勤有礼——独独对自己的太太例外。无论是他的眼神或举止,似乎都没有显示他重视太太的存在。他的太太在陌生人群当中显得很不自在,而她的丈夫则如鱼得水,在人群当中显得容光焕发,十分得意。其实,在这种公共场合当中,分一点关注给自己的太太并不会影响他的公共关系,反而会提升他的形象,更可增进他与太太之间的关系。后来,听说他们的婚姻果然恶化,濒于离婚的边缘。有时对待丈夫或妻子,就像宾客一样,会让他(她)觉得自己的地位很重要。
Let it to be,Let it to be,就让它这样吧!在家庭生活中,这句话很重要。
首先,你是否对你的配偶不满,而试图改造他(她)呢?赶快停止行动,因为这是一个错误。
其次,Let it to be不光是对配偶,对自己也同样。千万别对自己苛求,那只会使两个人都痛苦。保持相互宽容与尊重,就会好很多。
如果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性穿着俏皮的少女装,脚上踏着三寸高的皮鞋,头上又戴了一顶谁也看得出来的假发,会不会觉得很滑稽?她们深信女性的迷人之处,是在于年轻貌美,因此不顾一切地想尽办法要天天维持二十九岁。一个安静内向的女孩,由于认为豪放的笑声能增加吸引力,便利用酒精或其他古怪的动作来达到这个目的。殊不知,这些奇怪想法实在过于一厢情愿。没有人能够改变自己的个性。何况,你原来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们更应该把假面具除去,让原来的品质发出亮光来。彰显自己好的部分,摒弃坏的部分,表现出最好的自己来,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家人有时会有一些临时的建议,你却因为这个或那个原因加以推脱。你也许只是因为身体不适或是你对自己不满意。久而久之,推辞就造成了裂痕。不如干脆就说“好啊,让我们……”,如此偶尔为之,又有什么损失呢?我有一个朋友,她的丈夫很喜欢三两天的短假期,常常在见到一些旅游小册子的介绍之后便突发兴致地说道:“亲爱的,收拾行李,我们明天早上到夏威夷去吧!”他的妻子早已精于此道,立刻把泳装丢进行李箱,打电话取消一切约会,然后便等着第二天早上飞机出发了。不要思前想后顾虑太多,现在的你已经很不错了。
婚姻是自然的、纯真的、无须掩饰的。如果整天忙于工作还想着如何改变自己或家人,那真是太累了,也不会享受到家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