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的情绪,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情绪,迅速化解不好的感觉,而且可以增强我们觉察情绪的能力,有利于了解和我们互动的人的情绪。现代社会,情商至关重要,而习惯性地觉察自我情绪的变化则是高情商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情况下,能够及时觉察自我情绪的人,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积极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判断情绪的影响、作出合适的行为反应。这样一来,必将使你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人生。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这种觉察自己情绪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即使每天清晨都伴着悲痛醒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悲伤的;即使是在怒火冲天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生气。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当强大的情绪之流在生活中大爆发并且扰乱了正常的活动时,他们才能感受到情绪。其实,在漫漫人生路上,如何体验情绪是每个人所要面对的很困难的任务之一。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与他人打交道,都难免置身于各种各样的旋涡之中,不管是面对自己喜欢还是讨厌的人,不管是面临自己有能力解决还是无力面对的事情,我们都必须学会怎样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平安相处,理解并且接纳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渐渐地走向成熟。其实,每一个负面情绪都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反思自己、接纳自己,活出真实的自己。
阿诺德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拉扎勒斯所提出的定义与阿诺德类似:“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20世纪70年代,另一位学者给情绪下的定义为:“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由此可见,情绪尽管是一种心理状态,但是却能够带来表情的改变和身体的反应。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情绪的奴隶,一旦情绪爆发,他们就很难控制自己。研究证实,情绪能量在人们的身体中有着清晰的显化。假如想了解人的真正情绪究竟是怎样的,暂停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只有及时暂停,人们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原本的事情上。倘若一个人受到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那么,环境就可以决定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人完全失去了自主性,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因此,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外界的环境拉回来,这样才能看清楚自己的真实状况,这就叫感觉、体会或者关照。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种感触:同样一句话,当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觉得它是坏话;当人心情好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好话。
李杜是一名小学老师,带六年级毕业班。今天早晨,他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一边让孩子们读书,一边检查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检查完,李杜发现有几名同学没有完成家庭作业,因此他非常生气地让他们拿着作业本来讲台上补作业。但是,一个叫张来宾的同学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起来。见此情景,李杜不由得火冒三丈。正当他想大声训斥张来宾的时候,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怒火,转念一想:这些学生已经是六年级的大孩子了,不仅有自己的思维,而且也有自己的面子。再说,他们处于青春叛逆期,说懂事吧也懂事,说不懂事吧还真是不懂事。这时,其他同学都瞪大眼睛,观察老师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李杜强拉硬扯,非但闹得自己下不来台,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因此,李杜决定把这件事情留到下课之后再解决。然而,全班同学还在等老师的反应,如果不正确引导这种现象,以后同学们就会争相效仿,导致班级风气恶化。因此,李杜对其他同学说:“还有没有和张来宾同学一样的?大家认为他的做法正确吗?”结果,同学们议论纷纷,都不同意张来宾的做法,都说他做得不对。借此机会,李杜大力表扬其他同学,称赞他们能够明辨是非,不与张来宾同学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对同学们提出要求,要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规避对方的缺点,扬长避短。
张来宾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尽管学习成绩不太好,上课听讲也不太认真,不过,从来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下课后,李杜把张来宾叫到办公室,让他先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想法,找到了事情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问题的根源对张来宾进行思想教育,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发生冲突,也让张来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危害,不再重犯。
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面对缺乏自制力、经常犯错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有自我克制的能力。无疑,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未必每个学生都是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因此,教师难免会生气,甚至火冒三丈,在这种情况下,就更有必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了。
很多时候,因为冲动,人们往往会把自己逼到一个无可回旋的死角中。那么,假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能够给自己留有余地,从而能够灵活回旋。很多时候,“有台阶要下,没有台阶创造台阶也要下。”只有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转移自己的情绪,才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事情,使自己从容处事,不被某些人和事情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