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 结盟李继迁(1 / 1)

约辽景宗、辽圣宗时期,活动于今宁夏和陕西、甘肃、青海一部的党项部族势力迅速壮大,成为宋、辽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为能全力应对宋朝欲收复燕云地区的企图,当国的萧太后十分注意笼络党项贵族,以侧击宋朝的陕西地区。

唐朝初年,党项拓拔部首领被封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至唐末,拓拔思恭因参与镇压黄巢农民起义有功,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权知定难军节度使,治所在夏州(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南白城子)。五代时期,党项部族趁中原动**之机,迅速发展其势力,但同时仍然向中原王朝朝贡,以求中原政权对其割据现状给予认可。至宋太宗初,宋朝已剿灭南方诸割据政权及北方的北汉政权,且宋太宗亲征燕京惨败,从而对党项贵族多方笼络,故党项首领李继捧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辽乾亨四年)率族人入朝宋帝。宋太宗大喜,特赐李继捧姓赵,官封节度使。但李继捧之族弟李继迁不愿归附宋朝,聚众起兵反宋,于二月遣使归附辽朝。萧太后此时正为抵御宋军三路大举北攻燕云地区而忧心,故得李继迁叛宋来归,自然大喜过望,即刻授任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不久,北攻燕云的三路宋军先后惨败,但李继迁却在与宋军的战斗中大败。于是李继迁连连向契丹遣使纳贡,以求得辽人的支持;并于年底亲率五百骑兵来到辽境,向辽廷上表“愿婚大国,永作藩辅”。这种出自政治目的的和亲,是古代各政权或部族间用于政治结盟的常用手段。为能牵制宋人,萧太后即刻同意了李继迁的请求,诏令封宗室、王子帐节度使耶律襄之女为义成公主,嫁给李继迁,并特赐良马三千匹。

得到辽朝支持的李继迁,其势力迅速恢复,经常发动对四周诸部族以及宋朝边境地区的攻掠,并不断将击败宋军的捷报和掳获的宋俘等献告辽廷,以求得辽朝更大的支持。萧太后亦投桃报李,于统和八年(990年)十二月赐封李继迁为夏国王。由于夏政权统治区域位于中原地区之西北,故通常被称之为西夏。

但西夏处于宋、辽两大敌国之间,处境颇为艰难,故不得不依违于两者之间,同时接受宋、辽两朝的封号,但又利用宋、辽之间战争不绝,进而扩展自己的势力。统和九年(991年,宋淳化二年)七月,李继迁与李继捧勾结密谋,李继捧向宋廷报告说李继迁愿“悔过归诚”,宋太宗颇喜,便授予李继迁银州刺史之职。但李继迁并不是真心归附,随即将宋廷所赐封的官爵诰命上送给辽廷以明心迹,并说服李继捧叛宋归辽。见到李继捧上表来归,萧太后于十月拜李继捧为检校太师兼侍中,封西平王。此时李继迁在袭击宋军的战斗时身中流矢,遁去;伤愈后又统兵围攻夏州。宋军来援,李继迁迫于形势不利,又不满李继捧的官爵高过自己,不乐,就赶紧上表宋廷“谢罪”,半信半疑的宋廷因无歼灭李继迁的良策,故于十二月又任命李继迁为银州观察使,赐姓名曰赵保吉,其弟李继冲亦赐姓名曰赵保宁,官拜绥州团练使,其母罔氏封西河郡太夫人。萧太后获知此消息,即遣西南路招讨使韩德威率兵马携诏前往责问李继迁,李继迁托故不见,韩德威亦不敢过于深入,便大肆劫掠西夏边境地区而归。李继迁随即遣使向萧太后述告此事。由于辽朝正全力对付宋人,故对叛服无常的西夏政权实亦无力压服,只得采用羁縻政策加以笼络,以共同对抗宋人,而防止李继迁倒向宋人,成为宋军对付自己的帮手。因此,萧太后只得下诏抚慰李继迁一番,使此事不了了之。有鉴于此,李继捧亦悄悄地归附了宋朝。此后,李继迁又连年遣使朝贡辽朝如故。

萧太后的羁縻之策虽未能彻底降服李继迁,但李继迁的叛服不常,给宋军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有力地牵制了河北、河东战场上的宋军兵力。充满野心的李继迁便又不断攻击、劫掠宋朝边境州县。统和十二年(994年,宋淳化五年)初,宋太宗以大将李继隆为河西都部署,率军征讨李继迁。此时李继捧暗中又与李继迁相勾结,欲共御宋军。但不甘人下的李继迁为增强自己力量,打算吞并李继捧的兵马,便出兵偷袭李继捧的兵营。猝不及防的李继捧单骑逃出,走归夏州,被宋守将所擒获,押送京城。宋太宗为招降李继迁,故特封李继捧为宥罪侯。李继迁见形势不利,又逃入沙漠深处,然后遣使宋朝贡马谢罪,同时亦遣使辽廷朝贡。宋廷得到李继迁的上表,于统和十三年(995年,宋至道元年)六月遣使拜李继迁为鄜州节度使。已被辽朝封为夏国王的李继迁对此官爵不感兴趣,坚拒不受,并随即率军进攻宋清远军(今甘肃环县西北)、灵州(今宁夏灵武)。进攻清远军的西夏兵马被宋军所击败,但灵州却因援军不至,被李继迁围攻长达一年有余,期间宋军曾五路来援,却是或大败而溃,或望敌而撤,终究未能解灵州之围。

统和十五年(997年,宋至道三年)三月,鉴于李继迁给宋边境的严重威胁,并且李继捧已被宋廷所擒获,故萧太后进封李继迁为西平王。不过,辽朝虽然在政治上给西夏以很高的待遇,但在经济方面,西夏党项人更为依赖宋人的物资供给。故李继迁虽然与宋朝连年发生战争,却始终与宋廷保持一定的朝贡关系,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是时,正逢宋太宗驾崩,宋真宗继位,李继迁便乘机又奉表请归附,并要求宋廷同意授任其祖先曾官拜的定难军节度使。新即位的宋真宗疲于应对,便同意了李继迁的请求,并割夏、绥(今陕西绥德)、银(今陕西榆林南)、宥(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静(今陕西米脂西)五州之地给李继迁。

获得五州之地的李继迁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见辽、宋双方在两河战场上鏖战正急,无法脱身之机,不断向辽、宋双方施加更大的压力,以获取更多利益。对此,在河北战场上握有主动权的萧太后便依照既定策略行事,仍以虚的官爵笼络李继迁,赐李继迁之子德明为朔方军节度使。但正竭力抵御辽军南侵的宋朝,却苦无良策对付连年来贡且又不断率兵侵扰边境州县的李继迁。统和十七年(999年,宋咸平二年)秋,李继迁会合河西羌人进攻麟州万户谷,宋军迎战小败,数员武将阵亡;不久,李继迁在埋井峰遭到宋军的伏击,失利而回。次年九月,宋将王荣、徐兴等护送粮草辎重去灵州,但在经过瀚海时遭到李继迁的缴击,宋军大败,辎重全失,知灵州李守恩、转运使陈纬等战死。统和十九年(1001年,宋咸平四年)夏,李继迁率军抄掠宋陕西恒、环、庆诸州边地,然后回兵攻破宋清远军,并迫使宋河外砦主将李琼降西夏。在肃清灵州外围诸城寨后,李继迁亲率大军猛攻宋河西重镇灵州,于统和二十年(1002年,宋咸平五年)三月城破,宋知灵州裴远战死。李继迁以灵州为西平府,作为西夏都城居之,然后引兵东攻宋麟州,但被宋金明寨巡检李继周击败。李继迁本想利用宋军正在全力抗御频频南下的辽军而无暇他顾之机,袭击宋之侧后以得利,现见宋军对西夏的防御甚严,便引军转向西方,袭占了为吐蕃部人所据的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吐蕃首领潘罗支伪降,乘隙会兵袭击李继迁,西夏兵大败,李继迁中箭,逃归灵州后伤重而死。其子李德明继立,为稳固其权位,先后向辽、宋遣使朝贡。

当李继迁与宋人大战之时,萧太后亦指挥辽军频频南下河北,欲夹击宋朝。故李继迁伤重而死的消息传来,萧太后即命赠李继迁官尚书令,遣使臣吊唁;次年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宋景德元年)七月,于统三军大举南下亲征宋朝之前,又封李德明为西平王。是年末,辽、宋订立“澶渊之盟”,罢兵约和。于是一直出兵侵扰宋朝边地的李德明有见于此,便在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宋景德六年)九月遣使入宋,“奉表归款”。于是宋真宗亦学契丹之法,即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赏赐甚厚;但要求李德明遣子弟入宋为人质,李德明借口此“非先世故事”,不遣,宋廷亦无可如何。

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萧太后死,亲政的辽圣宗继续奉萧太后结盟西夏的政策,册立李德明为夏国王。此后,辽与西夏大体保持着较好的关系,西夏连年入辽朝贡,辽朝亦在宋、夏历次交战中保持着偏向西夏的中立立场,一方面避免国力较弱的西夏在与宋朝作战中吃亏,另一方面亦压制西夏势力坐大,而威胁其统治。所以当宋、夏议和后,辽、夏之间一度因利益冲突而发生战火,但总体而言双方关系较好,继辽圣宗为帝的辽兴宗还以兴平公主下嫁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因此,萧太后审时度势而订立的结盟李继迁之策,使辽在与宋朝的长期对峙中处于颇为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