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华为销售收入220亿元,利润29亿元,华为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位居全国电子百强榜首,在这个让人振奋的时间节点,任正非却拉响了“冬天”的警报,给头脑过热的华为人降温。2001年3月,任正非在《华为人》报上发表了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他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写道:
我到德国考察时,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恢复得这么快,当时很感动。他们当时的工人团结起来,提出要降工资,不增工资,从而加快经济建设,所以战后德国经济增长很快。如果华为公司真的危机到来了,是不是员工工资减一半,大家靠一点白菜、南瓜过日子,就能行?或者我们就裁掉一半人是否就能救公司。如果是这样就行的话,危险就不危险了。因为,危险过去后,我们可以逐步将工资补回来,或者销售增长,将被迫裁掉的人请回来。这算不了什么危机。如果两者同时都进行,都不能挽救公司,想过没有。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华为公司总是喊“狼来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会来了。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那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怎样提高管理效率,我们每年都写了一些管理要点,这些要点能不能对你的工作有些改进,如果改进一点,我们就前进了。
我们怎样才能活下来。同志们,你们要想一想,如果每一年你们的人均产量增加15%,你可能仅仅保持工资不变或者还可能略略下降。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一年还不止15%。我们卖得越来越多,而利润却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多卖一点,我们可能保不住今天,更别说涨工资。不能靠没完没了的加班,所以一定要改进我们的管理,提高贡献率。
任正非具有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他来说,“危”是来自员工的盲目乐观、缺乏危机意识;“危”来自各级管理者没有做好迎接失败到来的准备;“危”来自公司业务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为了增强全公司的危机意识,不断提高华为公司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及时化解危机,谋生存、求发展,任正非还提出了十条应对之策:
(1)均衡发展,改进管理工作中最短的那块木板;(2)对事负责,建立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体系,加快流程的运转速度;(3)自我批判,提升干部的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使命感,促进组织改革和技能创新;(4)评价干部,推行任职资格管理制度,使有贡献、有责任心的人尽快成长起来;(5)压缩机关,“治大国如烹小鲜”,简化、优化、固化组织体系和流程体系的正常态运行;(6)规范管理,有效、快速地服务业务需要,以便创造和引导需求,取得“机会窗”利润,同时缩小差距,同步于世界而得以生存;(7)不以己悲,以平常心承受利益的重新分配,一切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长;(8)模板建设,善于引导已经优化、已经证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模板化;(9)向死而生,假定“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积极做好迎接危机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并备足过冬的“棉袄”;(10)严格自律,专注于本职工作,安静地应对外界议论。
任正非是低调的,但绝不是悲观的,他坚信冬天定会来临,也坚信冬天总会过去。他在文章最后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两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进入了惯性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曾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这篇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任正非为IT业敲响的警钟,也有人说任正非是在“作秀”,还有人猜测他是在给华为人事变动制造舆论。由于任正非很少和媒体打交道,因此,当时有很多人不了解任正非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真实用意。
事实上,华为第一次冬天的预警,原本是任正非针对华为内部作出的,但却让整个中国企业界感到浓浓的寒意。
作为一名具有忧患意识的企业家,任正非对市场细微的变化都了然于胸。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电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三倍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结合华为此前每年翻番的表现,1999年时的任正非,判断华为当年营收“仍然会翻番”。
不过,电信市场的分拆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各省的电信网络建设都停滞了下来,组织调整、企业内部建设、分拆业务成为各地电信部门的关键词,就在1999年,华为首次出现年增长率没有超过50%,任正非感觉到了寒意。
而从全球来看,2000年是科技股暴跌、互联网泡沫破碎的一年,纳斯达克指数一年下跌56%,思科、爱立信、摩托罗拉等电信设备巨头,纷纷告别了持续增长的状态。而包括朗讯和北电在内的巨头,都陷入亏损泥淖。
2001年上半年,北电、爱立信数以万计地裁员、思科出现26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朗讯差点被并购,标志着网络和电信设备供应商的冬天终于到来。任正非早就预料这一天终将来临,他在2001年初就写下了在业界广为流传的《华为的冬天》。
笔者观察发现,任正非的危机意识并非无中生有,是建立在对未来的科学判断和对自身清晰的认识之上的。因此,从2001年开始,任正非在公司内部进行预警。事实证明,在2002—2003年,冬天确实来了。2002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出现了首次下滑,从2001年255亿元跌至221亿元。如果说国内电信重组和互联网泡沫破灭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外因,那么华为在国内极高的市场份额和海外市场拓展遭受挫折,则是内因。华为苦心经营了5年的海外市场,到2002年时还不到整体销售额的5%。没有好的经营模式,而海外市场开拓的费用却长期高居不下。任正非的“过冬”言论,的确恰逢其时。这个时期,不仅仅是华为进入“冬天”,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企业都备感“寒冷”,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冬天”。而任正非通过不断强化、预警,为华为指明了正确的道路。通过不断强化管理、增强“体质”,最终华为安然度过了“严寒的冬天”。
【故事点评】
任正非写的《华为的冬天》这篇力透纸背的文章,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还适用于整个行业。接下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让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任正非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告诉华为员工一个简单而又真实的道理——要想使一个企业持续地生存发展下去,需要每位员工“居安思危,不断进取”。可以说,还是危机意识使华为在“冬天”得到了平稳过渡。任正非告诉我们:创业难、守成难,但是,知难不难。高科技企业的成功,往往是失败之母。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唯有惶者才能生存,只有“怕死”的企业才能活得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