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讲话中,多次提到“少将连长”这个词。他说:“少将有两种,一是少将同志当了连长,二是连长配了个少将衔。”
在华为2013年干部工作会议上,任正非提出了华为将放弃集权式管控,试点“少将连长”,让具有少将能力的人去做连长。公司内部考核要按已产生的价值与贡献,拉开人才之间的差距,合理配置管理团队及专家团队。
少将的能力强,安排少将在金字塔型组织结构的底层去工作,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底层工作当中的复杂局面。
“我们是要让具有少将能力的人去做连长。支持少将连长存在的基础,是你那儿必须有盈利……我们要从有效益,能养高级别专家、干部的代表处开始改革,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只有从优质客户那里赚到更多的钱,才能提高优质队伍的级别配置。我不支持雷锋少将,雷锋是一种精神,但不能作为一种机制。”
华为公司出现“少将连长”至少有两个途径:
第一,高级干部下到基层一线,当基层主管,带小团队冲锋陷阵,充当尖兵;或者如同重装旅,作为资源池,到一线协调指挥重大项目、建立高层客户关系、建设商业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优势。
第二,“连长配了个少将衔”,就是提高一线人员的级别,一线基层主管、骨干因为优秀而被破格提拔,职级、待遇等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样,就会引导优秀人才到一线、长期奋斗在一线,逐渐筛选出优质资源直接服务客户,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据华为的一位高管介绍,任正非提出试点“少将连长”背后的理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华为自2009年开始,按照授权一线的战略方向不断进行组织调整。任正非有个形象的说法:从金字塔模型到铁三角模型。
金字塔管理是适应过去机械化战争的,那时的火力配置射程较近,以及信息联络滞后,所以必须千军万马上战场,贴身厮杀。塔顶的将军一挥手,塔底的坦克手将数千辆坦克开入战场,数万兵士冲锋去贴身厮杀,才能形成足够的火力。
而现代战争,远程火力配置强大,是通过卫星、宽带、大数据,与导弹群组、飞机群、航母集群等来实现。战争是发生在电磁波中,呼唤这些炮火的再不一定是塔顶的将军,而是贴近前线的“铁三角”。千里之外的炮火支援,胜过千军万马的贴身厮杀。
华为公司现在的“铁三角”,就是通过公司的平台,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一系列调节,调动公司的力量。今天华为的销售、交付、服务、财务,都是这样远程支援前线的。前线“铁三角”,从概算、投标、交付、财务等,都不是孤立一人或一个部门在作战,而是后方数百人在网络平台上给予支持。
二是华为的业务增长逻辑越来越清晰。2013年,华为电信设备业务的增长速度放缓,固网负增长,无线由于LTE的发展,实现了9%左右的增长。但在电信设备业务增长放缓的同时,整个服务业务的增长百分比却达到了24%。价值正在从设备向服务和软件业务转移,而服务和软件业务都是以项目为驱动的。
为了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任正非提出,要打造以项目为中心的拉动式、眼镜蛇式组织。
那么如何取得变革的成功呢?任正非发现,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策略:将最优秀的人才,配置到最能创造价值的岗位上。
于是“少将连长”的概念由此而生。所谓“少将连长”,就是指直接面对客户的一线销售将会是经验丰富、高度专业化,且具有资源整合能力的员工。尤其是针对优质客户和重要的老客户,要用精锐的全能型“海军陆战队员”来攻克难关,并给他们配置合适的资源。
原本不起眼的一线主管,在华为的新战略中被定义为最重要的岗位。这也正是华为和任正非最了不起的地方:战略思维并不是全面改善、追求完美,而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到系统中的杠杆点,集中优质资源,一击而破局。
【故事点评】
任正非在华为推行“少将连长”的目的,是要让具有少将能力的人去做连长,解决传统金字塔最底层配置低的问题,并且不允许公司愈做愈大,管理却愈搞愈复杂。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一线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也才是锻炼人才的地方。于企业而言,也应该将最优秀的人才放到有价值的一线去,当个“少将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