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江南成佳话
帮助朱棣完成这项大业的姚广孝和解缙,都是他亲自选拔的人才,看来《明史》称赞他“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非常恰当。同样,朱棣也非常擅长选拔专业人才,比如,治水人才。
水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遇到的最大麻烦。从大禹时代开始,中国人和水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朱棣也不例外。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夏四月,“时嘉兴、苏、松诸郡,水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5)。朱棣决定修浚江南农作物主产区的河流水利工程。
除了疏浚运河之外,朱棣在江南治水也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功绩。朱棣手下负责治水的是户部尚书夏原吉。夏原吉制定了相关治水方针呈送朱棣。
江南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常、嘉、湖三郡土田高多下少。环以太湖,绵亘五百里,纳杭、湖、宣、歙诸山水,注淀山诸湖,入三泖。顷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苗稼。拯治之法,宜浚吴淞诸浦港,泄其壅淤,以入于海。吴松江袤二百余里,广百五十余丈。西接太湖,东通海。前代屡疏,以当潮汐,沙泥淤积,旋疏旋塞。自吴江长桥至下界浦约百二十余里,虽稍通流,多有浅窄。又自下界浦抵上海南仓浦口,可百三十余里,潮汐壅障,茭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臣相视得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茆港,径入大江,皆广川浚流。宜疏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平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海。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滨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此即《禹贡》“三江入海”之迹。俟既开通,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时,修圩岸以御暴流。(6)
夏原吉的意见可以归纳为,疏浚长江下游,同时让支流接于太湖,通过量地建闸,按季节不同开闭闸门,从而达到调节水量,控制水位的目的。
朱棣非常同意夏原吉的设想,他虽然不懂水利,但对夏原吉的能力是认可的。于是夏原吉亲自出马,前往指挥长江下游的疏浚工作。一位部长级高官挂帅,事情就好办得多。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冬,疏浚工程正式开始。
役十余万人。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民劳,吾何忍独适。”事竣,还京师,言水虽由故道入海,而支流未尽疏泄,非经久计。(7)
看来这项工程完工之后,夏原吉对工程本身并不满意。他认为虽然对主河道进行一定修复,但是支流都没有搞定,一旦长江发大水,那么这些淤塞的支流很容易被长江大水倒灌进去,还是会把江南淹掉,影响农业生产。于是,夏原吉再次前往江南,疏浚长江下游主要支流。
明年正月,原吉复行,浚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大理少卿袁复为之副。已,复命陕西参政宋性佐之。(8)
夏原吉在工地上从正月一直待到了九月,才回到南京向朱棣复命。朱棣对他的功劳、苦劳和疲劳都很认可,多次褒奖他:“高皇帝养贤以贻朕。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
之后,朱棣把大明帝国的整个财务调度全权委托于他。
夏原吉主持财政工作时,朱棣有很多地方要花钱,比如功的赏赐,原本诸王麾下的诸籓护卫要裁撤重新合并改设为武卫百司;南征北战要钱粮,兴建郑和统率的超级无敌舰队要巨资;重新大规模修筑北京城的宫阙……哪样都要花大钱,朱棣全部都需要夏原吉来帮他理财解决。
但夏原吉能够做到“供亿转输以钜万万计,皆取给户曹。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绌” 。夏原吉的理财能力,可见一斑。
朱棣和夏原吉都特别看重民生。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夏,江南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再发大水,朱棣让夏原吉主持救济工作,亲自对夏原吉说:
四郡之民,频年厄于水患。今旧谷已罄,新苗未成,老稚嗷嗷,朕与卿等能独饱乎?其往督郡县发仓廪赈之。所至善加抚绥,一切民间利害,有当建革者,速以闻。(9)
朱棣看重的长江下游平原就是中国主要农产区,只有这些地方治理好了,朱棣北伐才有稳固的后方。夏原吉没有辜负朱棣的信任,在治水江南时,多次利用朱棣授予的权力,解决问题。
夏原吉首先治标:“率俞士吉、袁复及左通政赵居任往振,发粟三十万石,给牛种。” 用发放粮食的办法暂时解决春耕出现的问题。
但是,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等于肥沃的良田,一些短视的地方官员立即就要求“有请召民佃水退淤田益赋者”夏原吉对这种好了伤疤就忘了疼的做法嗤之以鼻,立即上疏朱棣要求马上制止。得到朱棣认可后,夏原吉开始执行一系列治本的措施。
首请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
夏原吉的做法首先通过公平服役的方法分摊了长江下游劳役问题,其次对盐和钱两项坚决加以严控,禁止私人染指,最后将耕种面积扩大,修复道路设施,方便商贾活动,搞活江南经济。
他的整顿,为日后大明在江南的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做出了示范。整个江南一直到大明王朝灭亡都是国家财富重地。
夏原吉本人也是朱棣的重要“遗产”,他先后经历五朝,明宣宗宣德年间去世,时年65岁,赠太师,谥忠靖。
朱棣留给儿孙的能臣去世了,他留给儿孙的羁縻四夷的办法却没有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