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传千古
《永乐大典》是朱棣平生的得意手笔。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认为自己除了武功之外,还必须编一部配得上自己武功的巨著,彰显自己的文治不输于父亲朱元璋(也为了修改历史)。
于是,朱棣召来解缙,让他以“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1)为宗旨,编一本集成古今的类书。所谓类书,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百科全书,具体是指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于是,解缙召集了147个人,在一年之内就修成《文献大成》,呈现给朱棣交差。
朱棣一看差点把解缙和《文献大成》一起撕了!解缙完全没有理解自己的意图,朱棣决定请来他的帝王师姚广孝,全面监督主持修书。姚广孝学问可能不如解缙,但是他了解朱棣就跟了解自己一样,朱棣是要编一本前无古人的巨著,才不是什么《文献大成》。于是,姚广孝指点了解缙,后者立即领悟,开始第二次编撰工作。
这一次解缙下了大功夫。光抄书就用了2000人以上。由于没有打字机,《永乐大典》数亿字全部用明代官用的馆阁体楷书,一笔一画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各类书籍中抄写完成!
除了抄写之外,《永乐大典》中所绘山川器物也全部由人动手画上。这数亿字的编纂过程,是由参与编书的官员先按照解缙确定的书目,再由抄写员抄写一遍,然后送姚广孝审核,不达标者罚重新抄写!
解缙主持修撰《永乐大典》时,坚持根据文献中的语词来确定条目,并按照音韵进行分类。不过,解缙按照类书编辑的规范,要求所有人员不得擅自撰写任何文字,只用把各种典籍中出现过这个条目的所有书籍,按照个人理解整段、整章、整本、整部全部清晰抄录下来,同时注明采自文章、书籍的出处,标明作者,方便皇帝查考。
2000多人连编带抄,足足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一直干到了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姚广孝完成任务后受到朱棣嘉奖:书成,帝褒美之(2)。
对在姚广孝监督下,由解缙完成的这项工作朱棣非常满意,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900卷(目录60卷,共计22960卷),11095册(3),汇集了古今图书近八千种。
朱棣定稿定名之后,姚广孝继续指挥人用两年时间进行重新腾清重抄。姚广孝重新抄的这一部《永乐大典》被称为“永乐正本”,嘉靖末年“永乐正本”不翼而飞,至今成谜。有人说,“永乐正本”被嘉靖皇帝带入坟墓陪葬;也有人认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把《永乐大典》的正本留在了南京,由于长期没有人使用和监管,逐渐被虫蛀、偷盗毁掉了;还有人认为,这样一部重要的书,明朝还有专门官员守护,不可能被偷走,“永乐正本”是毁于一场大火。
现存的《永乐大典》为“嘉靖副本”。嘉靖年间,十分喜欢《永乐大典》的嘉靖皇帝决定重录《永乐大典》,此即“嘉靖钞本”或“副本”。“嘉靖副本”一直保存于皇史宬。清末历经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劫毁,现在仅存800余卷,国内收藏不过400卷,其余部分被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者收藏。两者相较,“永乐正本”应当更为优秀。嘉靖时,负责主持“嘉靖抄本”重录工作的内阁首辅徐阶见到“永乐正本”后,曾感叹“永乐正本”缮写“无与伦比”。由于嘉靖年间国家财政已经不如永乐时代宽裕,因此就很难再找到那么好的抄写人。
和清人边抄边毁的《四库全书》不同,朱棣命令姚广孝、解缙编的《永乐大典》较为完整保存了明以前的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献和百科杂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珍品。
《明史》称赞《永乐大典》:“即有怪奇驳杂出乎其间,亦足以考风气之正变,辨古学之源流,识大识小,掌故备焉。挹其华实,无让前徽,可不谓文运之盛欤!”(4)
征战一生的朱棣,最后流传千古的却是这样一部震古烁今的伟大巨作,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