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1 / 1)

妄议废立解缙死

在立太子这个问题上,解缙其实就多了“看圣孙”那一句嘴,他最后倒霉就始于这句话。

因为后来这个事情朱棣还问了黄淮和另一个小官尹昌隆,他们都只说了一句“立嫡以长”。话停在这里,因为这是当时儒家学者最基本的修养,朱棣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看圣孙则有管得太宽之意,难道是你拥立了太子还不够,还要拥立太孙?这功劳可是不得了。如果到了从孙这一代,解缙就可以说你爸爸、爷爷都是我立的,那谁还管得了?解缙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因为他的头脑类似于东汉三国时代的杨修:有小聪明,无大智慧。

解缙做事情不拘小节,口头老是得罪人。朱元璋就对他有评价:“缙以冗散自恣耶。”(12)这个意思浓缩起来就是一个字——“狂”。所以,朱元璋让他回去读十年书再用他。

但是解缙不觉得,他觉得自己是有才,不是狂。所以,他在朱棣面前卖弄小聪明。

比如,关于朱高炽得太子位有一个小故事。一天,朱棣给解缙看了一幅画,画上有一只大老虎和几只小老虎。解缙题了一首诗:“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朱棣被这首诗感动,于是定了朱高炽的太子位。

这个故事编得很好,但是作为正史的《明史》《明史纪事本末》都没有记录这件事,而且故事本身也有问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初朱元璋的宰相汪广洋,也更符合汪广洋的水平。

这种故事流传下来,恰恰证明解缙这个人不够谨慎,是当时人对他的印象。这个才子把最高层机密当成儿戏来玩。

当然,朱棣也还是很欣赏他的才华。对解缙等进入内阁的七位辅臣,朱棣曾经说了这么一番话:“若使进言者无所惧,听言者无所忤,天下何患不治?朕与尔等共勉之。”(13)

一般理解,进谏是大臣的事情,所以前半句是说给大臣的,后半句是说给皇帝自己的。这话表面上看是朱棣鼓励他们多提意见,“进言者无所惧”,要求自己“听言者无所忤”,虚心采纳大家的意见,一起共同治理天下。

不过,朱棣的底线是:你们都可以提意见,但是我决定的事情,你们不能忤逆我的意思。

很可惜,解缙没有听懂后半句的意思。朱棣出兵讨伐安南的时候,解缙是内阁唯一一个不同意的人,不停进谏,搞得朱棣下不来台。

这就又没摆正自己的位置。永乐年间的内阁只是秘书机构或者皇帝办事机构而已,没有太大的决策权,更多是秉承皇帝的旨意,拟定诏书而已。

就攻打安南这种军国大事而言,解缙这个五品的厅级干部真没有资格参与讨论,甚至朱棣压根就没想过要和他讨论这个问题。此时插嘴就显得很不明智,自讨没趣。当然,这还可以用公事来解释,朱棣不高兴,也没说什么,可能两个人之间还需要磨合。

朱高炽被正式封为皇太子后,朱高煦不满被封到云南,到处抱怨“我何罪!斥万里”(14)。朱棣心里多少觉得有点对不起打仗出了大力的儿子,于是默许了他不去云南就藩的举动,还给了他很多赏赐。

这件事本来和废立没有关系,最多就是朱棣给二儿子点补偿而已,但是,解缙急急忙忙跑过去提醒朱棣:“是启争也,不可。” 解缙这一句话,把自己打进了地狱。

为什么?

解缙不太懂朱棣本质上是个军人。他从小在军营里长大,“靖难之役”时和燕军士兵不分尊卑,经常把马给普通士兵骑,朱高煦不仅仅是他的儿子,更是他的战友。

当过兵的都懂,战友之间的情谊,不是能用简单的利益交换来衡量的。一旦觉得对不起战友了,那一定是拿自己所有的一切来补偿。这就是朱棣对朱高煦的心理。这一点连朱高炽都看出来了,所以他根本没说什么。当事人都没意见,解缙却急了起来。

朱棣很不高兴,把解缙一路踩到底,最后又让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