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1 / 1)

诸子夺嫡永乐难

永乐年间的夺嫡之争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处在旋涡中间的太子朱高炽反而是最淡定的一个,处在高位的朱棣反倒像热锅上的蚂蚁。

朱棣实在是喜欢朱高煦。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特别好,几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白沟河大战中,南军骁将翟能父子几乎杀到朱棣眼前,此时朱高煦赶到“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6)。他的骁勇善战,斩杀了南军最厉害的猛将,彻底扭转了局面。

东昌大战时,北军被南军击溃,主将张玉战死,形势万分危急,“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他带领部队猛杀了一阵,打退了追击朱棣的南军,救了孤身逃跑的朱棣一命!

灵璧决战时,朱棣自己打累了,让朱高煦指挥蒙古骑兵再战。还是朱高煦,第三次不负众望,“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 因此,史书上称,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

更重要的是,朱棣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对朱高煦说了一句非常有水平的话:“勉之!世子多疾。”(7) 努力啊!孩子,你大哥身体不好!)

这句话高明就高明在听这话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理解出不同的意思。朱高煦完全可以理解为,太子身体不好,他就可以上位。朱棣却可以解释为:你哥哥身体不好,你更应该为我分忧啊!

在“靖难之役”中几次三番的立功,朱棣的另眼相看,让朱高煦有了争太子之位的资本。他也迎来了离皇位最近的一次机会。

但是他忘记了,朱棣虽然有心,但是废立太子不是朱棣一个人说了算的。

朱棣就太子人选问题,多次征求了大臣们的意见。朝臣分为两拨,简单说就是文官支持朱高炽,武将支持朱高煦。

第一次公开讨论是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九月,武将这边地位最高的淇国公丘福明确表示支持朱高煦,理由很简单,朱高煦功劳大,一路砍人杀过来的战友情,不是说说而已。这基本就代表了武将和朱棣旧臣的根本态度。

当然,朱棣旧臣这边也有支持朱高炽的,如中层官员金忠,虽然他一直跟在朱棣身边有过功劳,但是和丘福这种元帅级别的高级将领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边,文臣之首解缙,则主张“立嫡以长”(8)。这个话没有问题,但是在朱棣面前总有点讽刺的味道——“立嫡以长”那不就等于说朱棣自己夺权不合法!解缙很聪明,又补了一句:“好圣孙。”(9)这意思是说朱高煦的儿子们不如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这句话多少打动了朱棣。因为和朱棣讲立嫡以长的道理,没什么意义,关键是立谁更能确保大明基业的稳定,解缙给的理由是孙子更棒。

朱棣开始犹豫,朱高煦虽然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可朱高炽也有功,北平城下郑村坝一战,朱高炽亲自率领一万人马顶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攻势。“靖难之役”中的反复拉锯,朱高炽为朱棣守住了北平城根本之地,还保障了朱棣的后勤。就连朱高煦的援兵,也是朱高炽派的。按照汉高祖刘邦的评功标准,朱高煦是“功狗”,朱高炽才是“功人”。

两个人功劳比较相当,最后解缙把朱瞻基这个砝码押了上去,成了压倒朱棣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支持朱高炽的文官势力和支持朱高煦的武官势力不成正比。文官大多数是无实权,尤其是兵权的官员,武将却都是“靖难之役”的名将。明显后者势大,前者势微。

此时,一个人的表态就至关重要,他就是朱棣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姚广孝的做法比解缙高明得多,当着朱棣的面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退掉了朱棣的所有封赏,专心穿起僧衣,重新当了和尚,不再上朝。

朱棣问姚广孝想做什么工作,姚广孝表示“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说?书”(10)。

朱棣就立太子这个问题问过姚广孝吗?史书上的记载是没有。为什么这么大的事情朱棣不问他最信任、最有水平的人呢?很简单,姚广孝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态度:朱棣出兵靖难,姚广孝“辅世子居守”(11),现在又去辅佐皇长孙。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支持朱高炽的太子党。

那么,姚广孝为什么支持朱高炽呢?他不是喜欢战乱的人吗?不是,姚广孝只是希望能够自我实现的人。可当他通过靖难之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之后,他得到了什么呢?

其至长洲,候同产姊,姊不纳。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复往见姊,姊詈之。广孝惘然。

衣锦还乡的姚广孝得到的只有老姐不纳,老友不见。人混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别人还不愿意跟你玩,那就只能说你人品有问题了!天道自在人心,你为了自我实现搞乱天下,自己爽了,大家都惨了,实际上姚广孝实现了人生目标,却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零了。

于是,姚广孝变了,他决定不要再乱搞了,他成了太子朱高炽的太子少师,并专门辅导太孙读书。他用行动影响了朱棣的选择。这是非常高明的办法。

要知道夺嫡斗争一直都是特别敏感、特别残酷、特别血腥的斗争,任何大臣只要轻易卷进去都会头破血流,甚至身死族灭。

姚广孝懂,解缙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