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后早亡诸子争
朱棣大儿子朱高炽的太子位本来没有任何争议,因为确定他继承人位子的是他的爷爷朱元璋。
朱高炽出生时,徐皇后梦见“冠冕执圭者上谒”(1)。所谓“冠冕执圭”这是标准的帝王、圣人之象。也就是说,仁宗不是一般帝王,而是圣君级的皇帝。
而且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朱高炽小时候就擅长射箭:“稍长习射,发无不中。” 朱高炽的这项技能在日后帮了他大忙。当然,射箭对于腿有残疾的朱高炽来说还是一个附属技能,他的主要技能——“仁”更厉害。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亲自加封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四个王的世子,并且把这四个孙子召到南京来亲自教育。
有一天,朱元璋想要让四个孙子分别检阅各自麾下的卫队。结果三个为了讨好皇爷爷都老早搞完这个事,唯独朱高炽回来得最晚。朱元璋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晚。
朱高炽说了一句让基层士兵特别暖心的话:“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2)意思是,早上太冷了,我让士兵们吃过早饭后再检阅,所以晚了。作为一个王子能说出这样一句话,太棒了!因为站在高位的人,往往是晋惠帝这种“何不食肉糜”的主儿。
朱元璋特别忌讳在文中提“和尚”“秃子”这些词,但是朱高炽完全无所谓。
有一次,朱元璋让几个孙子帮忙批阅奏章,当成是布置给王子们的家庭作业。结果检查的时候,朱元璋发现朱高炽的作业里有一处犯忌讳的文字,于是训孙子说:“儿忽之耶?” 那意思是,说你小子不认真干活,做作业马虎啊!
朱高炽则回答:“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意思是说,没疏忽,只是瑕不掩瑜,小错不影响皇帝之形象成德。
不光是这种细节上的问题,在一些朱元璋特别介意的大问题上,朱高炽也喜欢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有一次朱元璋又问几个孙子:“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 意思是说,以前的时候老百姓凭什么对抗水旱灾害?朱高炽的答案是:“恃圣人有恤民之政。” 靠的就是当君主的好政策。这既是朱高炽的本意,又是对朱元璋的吹捧。
因为朱元璋有一个重大的进步:他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皇帝中,第一个把孟子作为官方思想的皇帝。孟子的核心思想是“民贵君轻”,朱高炽的说法和这一思想吻合。朱元璋大为高兴,称赞他是“孙有君人之识矣”
(3)。
由此可见,朱高炽自幼就可以推己及人,还关心身边人。对于行政大事更多的是抓大放小、“民贵君轻”,说明他具有“仁君”的优秀素质。
“仁”是儒家的终极技能。儒家“仁”的核心含义就是“爱人”。所谓“爱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推己及人。这个要求看似容易,其实特别难。现代人都强调“不要你觉得,就要我觉得”,这就和儒家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做法不同。
后来,朱高炽庙号为“仁宗”可谓名副其实。有资格获得这个庙号的大一统王朝皇帝很少:中国历史中仅有宋仁宗、明仁宗、元仁宗、清仁宗四人而已。其中,元仁宗、清仁宗大抵徒有虚名,只有宋仁宗和明仁宗名副其实。漫长的历史,也只有这两位皇帝真正关心身边的普通人。
言归正传,朱高炽的世子身份得到朱元璋的法律认同,传统儒家思想更进一步加强了他的合法性;同时“仁”义无疑让他在世子位上又加分不少。就这样一个好人,好孩子,徐皇后当然喜欢。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母亲往往偏爱较为弱势的孩子,因此朱高炽身体有些残疾反而成了优势。
朱棣称帝之后,徐皇后就建议朱棣:“尝言汉、赵二王性不顺,官僚宜择廷臣兼署之。”(4)意思就是找人管着这两个儿子。这种偏向已经表现得比较明显了。
但是朱棣在登基之后立即立了皇后,却没有立即立太子,一直拖到了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才立太子。这直接说明一个问题,朱棣不愿意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更喜欢汉王朱高煦,理由是汉王特别像自己。如果说朱高炽是个腿残疾的老实孩子的话,那么朱高煦就是个调皮孩子。
但是,早年的朱高煦在朱元璋面前不太讨好:“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5)这和朱高炽就明显有差距。
之后朱高煦又和他大舅徐辉祖闹矛盾,在南京当人质的时候不服从大舅管教,导致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 意思就是把他当成无赖对待。结果,最后这家伙临走还偷了大舅家的好马,让徐辉祖很气愤。可见,朱高煦不讨徐皇后娘家人喜欢。
这一来二去,徐皇后自然是更加倾向大儿子一些。由于徐皇后在朱棣心目中地位很重,又是几个皇子共同的亲妈,所以朱棣虽然有想法,但碍于皇后还在,没法处理,所以换太子的想法就一直拖着。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徐皇后病逝了,享年46岁。朱棣很是悲伤,在此后十几年的岁月里再也没有立过皇后。悲伤过后,徐皇后的三个儿子就开始了大明王朝又一场夺嫡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