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1 / 1)

二下西洋破锡兰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九月,郑和、王景弘第二次出航。

这次郑和的目的地很明确,就是锡兰山,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为什么选这个地方,众说纷纭。由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始档案已经全部被焚毁,后人已经无法得知他的具体动机。

我们只能结合郑和航海寻找建文帝的主要目的来判断,可能是在第一次远航过程中得到了建文帝在锡兰的消息。因为锡兰是当时该区域最大的佛教国家。

但是,似乎佛祖不是很喜欢这里:“相传释迦佛昔经此山,浴于水,或窃其袈裟,佛誓云:‘后有穿衣者,必烂其皮肉。’自是,寸布挂身辄发疮毒,故男女皆**。”(8)原来佛祖在这里洗澡被偷了袈裟,然后佛祖也很烦心,就诅咒这里的人永生永世不得穿衣服,一旦穿了衣服,身上就长毒疮。搞得这个国家男男女女都赤身**。

朱棣当时很可能认为,建文帝如果出家当了和尚,又选择逃往外洋的话,那么锡兰是他最有可能的落脚地。所以,这两次出使间隔非常短,郑和急着赶过去,可能就是为了找到并把建文帝带回去。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关于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和第三次下西洋有过争议,《明史》中记载是一次,有学者认为是两次,被明史误解为一次。这里不参与这个讨论,仍然尊重《明史》的记载,把郑和的这次锡兰之行,视为他的第二次远航。

这一次由于安南叛军在张辅的打击下,已经灭亡。明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已经渗入中南半岛。当地各国对明军的力量颇感恐惧,锡兰也是一样。也因为这样,郑和和锡兰国国王亚烈苦奈儿进行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军事冲突。

郑和前脚刚刚到了锡兰和不穿衣服的亚烈苦奈儿展开国事会务。锡兰国的习俗是“日取牛粪烧灰涂其体,又调以水,遍涂地上,乃礼佛”(9) 由此看来,这次会晤估计是在牛粪堆里进行的。

双方谈了什么史无明载,我们知道郑和在锡兰周边走了一圈,发现周边所有国家都在投诉锡兰国,当然不是环保问题,而是这个亚烈苦奈儿喜欢拦路抢劫过往商旅。

本来就不喜欢他的郑和,回来的路上遇上亚烈苦奈儿,对方再次起了歹心,就像当年土著人偷走佛祖袈裟一样,他们又想把大明王朝在下西洋途中获得的宝物一并偷来。

于是,国王竟“乃诱和至国中,发兵五万劫和,塞归路”(10)。

这下郑和兴奋了,早就想打你,正苦于找不到借口,你既然主动来挑衅,那就让你好看。

结果,郑和亲自率领2000名精锐步兵,把这5万大军打得稀里哗啦。

由间道乘虚攻拔其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妻子、头目,献俘于朝。廷臣请行戮,帝悯其无知,并妻子皆释,且给以衣食。命择其族之贤者立之。有邪把乃那者,诸俘囚咸称其贤,乃遣使赍印诰,封为王,其旧王亦遣归。

自是海外诸蕃益服天子威德,贡使载道,王遂屡入贡。

朱棣麾下将领跟他一模一样,不服就干。郑和也不例外,而且郑和特别有策略,看到对手把所有人都集中到了他面前,立即选择迂回,直接占领对手的国都,致使敌军大溃,亚烈苦奈儿被俘。

国王及其老婆孩子最后被郑和带回京师,在朱棣面前接受处罚。朱棣对这种不穿衣服的人没啥兴趣,于是放了他们。

当然,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郑和在锡兰寻找建文帝时和当地发生了激烈冲突,但是明军几经折腾也没能找到建文帝的踪迹。

郑和这次来还在锡兰立了一块碑。有意思的是这块碑分别用汉文、泰米尔文、波斯文致敬佛教佛祖释迦牟尼、印度教破坏神毗湿奴和伊斯兰教真主安拉。这种宗教大融合的状况,世所罕见。

这块具有历史意义的石碑于1911年在斯里兰卡被发现,上面刻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11)等文。

此时,张辅的军事行动也已结束,于是郑和很有可能根据在南洋获得的线索,在安南登陆,率人从陆路赶往云贵一带继续寻访建文帝。

这一路下来郑和是否找到建文帝的线索不得而知。但是他确实利用这个机会回了一趟自己幼年时期居住的昆明。这一趟衣锦还乡,郑和重新修缮了父亲马哈只的陵墓,并将早就请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为父亲撰写好的墓志铭刻写为碑文。等到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郑和在第三次出使西洋前回乡祭扫,又一次来到了父亲的墓碑前。该碑全文如下。

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公生而魁岸奇伟,风裁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过,辄面斥无隐。性尤好善,遇贫困及鳏寡无依者,恒保护赒给,未尝有倦容。

以故,乡党靡不称公为长者。娶温氏,有妇德。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公勤明敏,谦恭谨密,不避劳勋,缙绅咸称誉焉。呜呼!观其子而公之积累于平日,与义方之训可见矣。

公生于甲申年十二月初九日,卒于洪武壬戌七月初三日,享年三十九岁。长子文铭,奉柩安厝于宝山乡和代村之原,礼也。

铭曰:身处乎边陲而服礼义之习,分安乎民庶而存惠泽之施,宜其余庆深长而有子光显于当时也。永乐三年端阳日,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撰。(12)

由于郑和本人是宦官,他在《明史》中的文献史料相当简略。这块《马哈只碑》记录了郑和的家世出身,因此极具价值。这块碑在公元1911年被发现,并拓片并作题跋,收藏在清人袁嘉谷《卧雪堂文集》,此碑遂为世人所重视。

正是由于这块碑的出现,这才让今人得知郑和的祖籍以及郑和父兄的基本情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的面貌才能更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朱棣对郑和的工作很满意,于是决定第三次派郑和继续出使:下西洋的伟大航海事业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