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运河连南北
朱棣迁都北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以文武百官和军队为首的人口大量迁入北京周边之后,如何让这些人吃饱饭?当时,北方的粮食产量远远不足以供给规划中的人口数量,因此必须找到办法把江南粮食转运到北方,保证官员和军队的需要。这就要疏浚大运河,打通南北交通命脉。
大运河是隋炀帝的遗产,但是隋炀帝的运河并没有从头挖到尾,他也把之前历朝历代挖好的运河重新连接起来,形成今天的大运河雏形。
整个唐代,运河都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大运河年久失修,出现淤塞,逐渐丧失了联通南北的功能。两宋时期开始,大运河最北端的燕云十六州长期被控制在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手中,整个大运河只有南段被长期利用。因此,大运河北段常年失修,河道淤积严重,不堪使用。
洪武年间,收复北平,军队加上移民,北方驻军粮食需求巨大,运输只能依赖海运:“航海侯张赫、舳舻侯朱寿俱以海运功封,岁运粮七十万石,止给辽左一方。”(12)明初海运可以解一时燃眉之急,但是海运的运力有限,一年只能供给北方70万石粮食,这远远不够。
因为运河依然淤积,所以只能继续海运粮食。但是海运无法借助人力,加上海上季风影响较大,导致当时海运粮食的量不能满足北方需求。
永乐大帝朱棣为了增加运输粮食的数量,决定设立“总督漕运总兵官一人。永乐二年,设总兵、副总兵,统领官军海运。后海运罢,专督漕运。”(13)
朱棣特设的总兵官就管运粮的事情。最早担任这个职务的是平江伯陈瑄,这个帮助朱棣渡过长江的水军将领,不光会打仗,更会修河。
陈瑄的做法和洪武年间不同,“令江南粮一由海运;一由淮入黄河至阳武,陆运至卫辉,仍由卫河入白河至通州。是为海陆兼运”(14)。经过他的努力,每年的运粮量增加到了一百万石左右,但仍然满足不了北方日益庞大的人口需要。
为了海运粮食方便得到储存和保护,陈瑄“建百万仓于直沽尹儿湾。城天津卫,籍兵万人戍守”。这个海运粮食的大仓就是今天天津,也叫天津卫。
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永乐初年南粮北运的数额增长到二百五十万石。但是即便是这样,和迁都北京计划中的每年三百万石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朱棣下诏:“命工部尚书宋礼、都督周长开会通河。” 工部尚书宋礼成为疏浚运河的总指挥。
宋礼是河南永宁人,水利专家,他要解决的问题是大运河北段的会通河。会通河是元朝开挖的一条运河:“河至临清,引汶绝济,属之卫河,为转漕道,名曰‘会通’。” (15)但是当时修会通河所引的几处水源地水资源都不是很丰富,因此这条运河“岸狭水浅,不任重载” ,也就是走不了大船,运力大打折扣。更要命的是洪武二十四年年间,黄河在武原决口,整个会通河彻底淤塞,无法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礼一改过去清淤的方法,使用了老人白英策之法:构筑戴村坝蓄水。这位在古代历史中留名青史的老百姓,提出了“筑坝东平之戴村,遏汶使无入洸,而尽出南旺,南北置闸三十八” (16)的策略,确保运河水量充足,不再淤积。宋礼在永乐九年八月,完成规划回京复命“论功第一,受上?赏”。
之后宋礼还开出几条新河道,同时增设水闸,最终确定了会通河河道,让整个大运河北段被彻底打通。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宋礼病死在工部尚书任上。就在宋礼打通运河北段的时候,运河南段又出了问题。“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巨。”(17)为了打通运河最后的梗阻,陈瑄再次出马。他和宋礼一样走群众路线,采纳了老河工的建议,“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 ,可惜这位老人没有留下姓名。有理由怀疑陈瑄是朱棣看中的人才,而且早就有交情。因为陈瑄早年曾在大将军徐达幕府中工作,且擅长射雁,和朱棣年龄又相差不多,在徐达幕府中工作的时候就是在北平备边的那几年。
原来都是老朋友了!于是,朱棣就把陈瑄长期放在漕运总督的位置上,正是有了他疏通运河的功绩,朱棣才可能调动大规模军队多次北伐。
史称陈瑄在漕运总督任上“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
经过朱棣手下官员的精心擘画,劳动人民的不断创造,从江南一直贯通到北京的大运河终于被彻底疏通。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打通了大明王朝的经济命脉,让大明王朝的心脏北京获得了来自江南源源不断的“输血”,才可以有力量向北方蒙古游牧骑兵发起大规模进攻。
清理漕运为朱棣用兵北方扫清了后顾之忧。不过,朱棣登基之初发现了一个问题:帝国过于庞大,他一个人实在是管不过来。而且朱棣的兴趣不在下马当管家治国,而在上马拿宝剑杀贼。因此,干了几天皇帝,朱棣就不耐烦处理国务杂事。
为了找人来帮忙,朱棣设立了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