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1 / 1)

天子迁都戍北疆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元月,朱棣颁诏:“以北平为北京。”(8)

当时朱棣做出这个决定很不容易,尽管朱元璋时期就准备迁出南京,但是没有落实;而且朱元璋时代迁都的最终选择是西安,这是一个相对居中的位置。

而北平作为首都则弊端很多。

其一,距离蒙古游牧区太近。大明王朝的宿敌由北元演变而来的鞑靼、瓦剌、兀良哈等部就隔着燕山山脉。朱元璋时期,每一年都派兵去北平“备边”,所以整个北平区域就是一个军事防御区。

其二,距离核心经济区太远。历史上,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不断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而今要把首都迁回黄河流域就已经很难了,这下一口气迁到永定河流域的北平,离经济重心江南诸省更远。

最后,还有一个心理因素:直到北宋时,沧州一带都是发配罪犯的地方,让皇帝到那边居住,难不成是准备发配皇帝?

但是,朱棣必须选择北平重启,因为他的根基在北京。自朱棣就藩北平起,他在那里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对朱棣而言,迁都北平是衣锦还乡。

另外,迁都北平还和朱棣本人的特点有关。他习惯塞上的金戈铁马,厌烦江南的儿女情长。既然要自己上去砍人,那么离敌人近一点,无疑更方便一些。

当然,朱棣迁都不光是简单地搬家,他还要好好地保护这个家,于是他开始重组明朝的北方边防。解决了防御问题,还要解决生活问题。皇帝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都是要首先解决住房问题。

北京当年作为大元帝国的首都宫室完备,战争当中北京又是被徐达、常遇春和平解决,损坏不大。朱棣受封燕王之后,这里就变成了燕王府。

现在当了皇帝,回到故地,朱棣决定把旧房子扩建一下,彰显自己天子的威严。于是在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闰七月,朱棣下诏:“建北京宫殿,修城垣。十九年正月告成。”(9)

朱棣给自己修的这个新房子就是今天的紫禁城。紫禁城有两重:里面一重是宫城,这里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家;外面一重是皇城,这里是大明主要行政办公机构重地。

这个新房子有多大呢?紫禁城最初的规划大概是这样的:

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门八:正南第一重曰承天,第二重曰端门,第三重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宫城之外为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门六:正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门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

明朝时代的一里大约等于现在的600米,一里为360步,明朝时候的一步,实际上是左右脚各向前迈一步,等于今天的两步约为1.67米。朱棣的家周长3400米左右,占地面积差不多72万平方米!

很遗憾,今天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最初并不在规划中。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修建的承天门是天安门的前身。看来皇帝装修房子也和我们一样喜欢改设计方案。至于天安门的名字,要等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来改了。

整个皇宫的修建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项工程前后历时十四年,到了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已初具规模。北征回来的朱棣亲自视察工程后,十分满意,下了迁都的决心。但朱棣迁都的决定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许多家庭基础在南方的官员坚决反对迁都。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一月,朱棣“诏文武群臣集议营建北京”(10)。朱棣不喜欢民主,灵璧决战时讨论是进是退的问题他就是少数派,差点功败垂成。这次他吸取了教训,不再征求意见,上疏反对迁都的直接被他的锦衣卫收拾了。因此,反对的人虽然多,但在永乐大帝面前统统无效。

于是,大明的各级武官一起上疏,齐声称颂。

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实为天府之国,帝王之都。县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云集,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中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11)

紧接着,各级文官也一起上疏。

北京乃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关,西峙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南俯中原,沃土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实为帝王万世之都,应敕所司营建,以成国家悠久之计,符臣民之望。

果然脖子再硬,硬不过刀。在朱棣的威严面前,文武百官的意见很快统一了。

为了顺应迁都的需要,在行政机构上,朱棣也有改变,把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相呼应,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清朝。

当然,在迁都之前,朱棣必须要打通南北大动脉——大运河。